定国寺位于河南省安阳市东北侧九公里处的韩陵山之顶。名山,实丘,海拔87. 8米。据史料记载,始建于北魏永熙二年(公元532年),毁于1951年。占地66670平方米(折合市亩为100亩),1995年至1990年先后经安阳县,市宗教局批准为正式佛教活动场所。
“韩陵片石”为安阳八大景之一。相传丞相高欢为纪念韩陵山大捷,在山顶建定国寺,树碑旌功。其碑历负盛名,为安阳一大名胜,定国寺附近还有其他名胜古迹十一处之多。
定国寺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条件。有三条大道直通市区,西临107国道和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北临九曲漳河,南依滔滔洹河。晋,翼,鲁,豫四省通衢,安阳素有豫北咽喉之称。
原定国寺为南北长方形院落,纵深设五层大殿,雕梁画栋,雄伟壮观,一度香火旺盛,高僧辈出,闻名于国内外。然而,沧海桑田,斗转星移,由于朝代更迭,历经战乱,千年古寺,毁于一旦。见者无不为之叹息。
法不孤起,遇缘则兴。感应道交,不可思议。就在定国寺百废待兴,无依无靠之时,1997年秋,上法下空法师(法师情况详见简介)千里迢迢来到安阳,以大悲心大智慧眼观察此地,不见三宝,无有僧团,弘法力微,几乎衰弱到了极点。面对着穷乡僻壤,且又有负债的惨淡景象,应当地佛弟子渴望苦留,上法下空法师慈爱众生之大悲心自然流露,发大誓愿,作狮子吼,毅然接收了定国寺。从此,开始了常人无法想象的创建金刚道场之艰难历程。
上法下空法师受任于颓废之壤,应允于磨难之间,发深宏大愿,报佛祖深恩,开甘露门堂,励精图治,于满目疮痍,一片废墟之上,修建简易房屋46间,使出家僧众勉强有了栖身之处。法师带领僧众惜时如金,清苦精进,承担提振宗风,历年坚持子夜上殿礼佛诵经,勤修戒定慧,每天讲经说法,从无间断,兴成如法如律,精进修持之大道场。(法师当年作狮子吼:"我一天不讲法,我就一天不吃饭!")而过度的劳累,亦使法师数此吐血。尤其法师在开讲《菩提道次第广论》之时,磨难重重,口腔严重溃疡,也正是此无法讲法之时,法师一连数日,粒米未进……
上法下空法师真修实干的光辉榜样迅速传开,佛弟子们欢喜踊跃,人天称颂,道风日隆,善男信女,于日俱增。大庆,吉林,辽宁,内蒙,郑州,新乡,鹤壁,林州,邯郸,上海,山东,广东,山西等等全国各地在家居士无不欢喜亲近法师。法师以大悲心慈爱众生,劝众行善,广结善缘,收皈依弟子一千四百多人,而全国各地闻听法师事迹后生欢喜心欲亲近法师者,更是源源不断。短短几年,寺院出家二众已从当初包括法师在内的三人发展至近六十人。有道是: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庙不在大,有道则兴!
绍隆佛种,续佛慧命的机缘愈加殊胜,上法下空法师的福慧双修就愈加圆满。十方信众对他的崇敬与爱戴亦日益深厚,大家无不从心灵深处切实感到,今天能亲近善知识,跟随如此年轻有为的师傅学佛,真是三生有幸。而有缘去看望法师的居士们也无一不为法师的大悲心所摄受!这不仅是定国寺的骄傲,也是四众弟子前世修来的福德。这种师资道合的缘分,得天独厚。而定国寺荣获"模范宗教活动场所"的光荣称号,更是为定国寺的兴旺发达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