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严寺位于湖南省衡阳市南岳区掷钵峰下,为“南岳第三古刹”。寺址坐落在磨镜台右侧,前有青翠苍郁的金鸡岭,左后有虎跑泉、高明台,右后有峭拔耸立的天柱峰。这里松杉茂密,修竹掩映,古藤纵横,幽深秀丽,收揽了南岳胜景。该寺是国务院确定的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福严寺是六朝陈代光大元年(567年)由高僧慧思和尚创建,距今一千四百多年。当时名叫“大般若禅林”,又名“般若寺”。唐朝先天三年,被尊为禅宗七祖的怀让禅师来到南岳,驻锡于此。因此在今天福严寺山门上有“天下法院”横额,两边有“六朝古刹”、“七祖道场”竖联。五代时曾改名“报慈三生藏”,又名“报慈东藏”。宋朝时,寺中有位叫福严的的僧人增修寺院,并栽杉树十万株,福严寺因此得名,明初福严寺尚颇壮观,至明中叶渐圮,从此衰落百余年。明崇祯十年(1637年),福严寺住持佛鼎始振殿宇,他从西岭到天台峰一线开山辟道,砍运巨材,建筑殿宇。清康熙中(1662-1722年)式庵禅师又大力整修,建宿云楼,“道风颇振,规制一新。”不久式庵因政治之祸遭清延通缉。湖南巡抚赵申乔抓不到式庵,便放火烧毁宿云楼。从康熙中到同治年间(1700-1874年),福天数寺几经修复‘:乾隆三年(1738年)重修,乾隆五年御赐藏经一部;嘉庆初(1796年)天山和尚献银300两,对围墙、壕崎、山林进行维修、垦复;咸丰年间(1851-1861年)寺宇圮毁,寺产又被攘夺;同治九年(1870年)海岸和尚住持福严,劝募四方,重建寺宇,其规模大体同宋朝;海岸还追回寺产,广开田土,寺院复兴。1931年,宝生和尚住持福严,再度全面整修,规模超过清朝。1945年,国民党将领孙立人在寺后捐建观音阁,作其岳母修持佛法之地。不久,寺僧又在观音阁旁边建华严阁。 “文革”期间,寺内的所有文物荡然无存。1984年5月间胡耀邦总书记视察时批评说:“菩萨毁了,经书烧了,和尚下放了,开放、旅游,游客看什么?湖南这一点搞得太厉害了。”自此后落实宗教政策,福严寺由南岳佛教协会管理,全面整修,重塑佛像。1986年寺举行开光大法会,福严寺又恢复了生气,与南台、祝圣、上封三寺并驾成为“南岳四大名蓝”,恢复了昔日梵呗庄严,钟磬清幽、碧树凌空、红墙绕寺的壮丽辉煌。 福严寺殿堂、佛像基本按历史原貌修复。进山门后有知客厅,厅前石柱上刻有“福严为南山第一古刹,般若是老祖不二法门”的楹联。寺内殿堂有岳神殿、方丈室、祖堂、莲池堂、右神堂、左齐堂、云水堂、藏经阁、法堂等建筑,虽规模不大,便布局规整,形成一个完整的寺院整体。 岳神殿是福严寺与众不同的建筑。相传在慧思创建般苦寺之前,南岳是道家天下,山上山下星罗棋布着道教宫观。慧思(515-577年),俗姓李,汝阳郡武津县人。15岁信仰佛教出家,20岁受具足戒。外出参访,投高僧慧文禅师,从受禅汉。他严守戒律,每日读诵《法华经》,常于林野间经行修禅,悟得法华三昧,声誉远播,随从他习禅的徒众不断增加。他主要在中原一带讲学,授《大品般若经》,因屡遭扰乱迫害,于567年带了信徒四十多人南下湖南,进了南岳。这时的南岳归岳神掌管。慧思得知岳神喜欢下棋,有“赢家所求,输家必应”习惯,就与岳神对弈,并连胜三局。岳神问他有何所求,慧思说:“求尊神赐一檀越之地,给小僧定禅”。岳神允许了。慧思就以锡杖择地,杖落之处方圆百丈归慧思使用。他把锡杖向空中一抛,锡杖就冉冉飘到天柱峰南边一块葱茏掩映的林地坠落,这就是般若寺的寺址。岳神一怔:“你选的这块地正是我看中的下榻之所。”慧思说:“尊神赐地,我定在禅场内设榻恭候,长年供奉,以谢恩赐。”就这样,从般若寺创建起,就修建了岳神殿,一直沿习至今,传说当年岳神常来此处与慧思对弈。 慧思在锡杖着落之地伐木取石,依山傍岩,建起了一座寺院,由于慧思擅讲《般若经》,便取名“般若寺”。慧思在这里传授禅法,弘扬般若,广度众生。般若寺在册僧人500人,每餐有上千人吃饭,可见其兴盛。因天台宗创始人智顗曾师其学禅,慧思被尊为天台宗三祖。 在福严寺东连,有一股清泉从方形石井里涌出,这就是“虎跑泉”。泉旁有块石碑,记载了这泉的来历。慧思建般若寺后,见寺周围没有水源,就将寺僧领到山下的山坷里,举起锡杖用力向沙地刺去,一会见,一股泉水涌流而出,徒弟们把泉口扩大成井,这就是“卓锡泉”的来历。有一天慧思和徒弟们来泉边汲水时,见丛林中窜出一只猛虎,从泉边衔起慧思的锡杖走到般若寺后的岩石前,大哮三声,是水就从岩石里流了出来,慧思在泉下修一石井,命名为“虎跑泉”。这两处奇异的泉水至今潺潺不断。 福严寺右侧有一棵古银杏树,据《南岳志》载,这棵古树是在慧思手里受过戒的,树下尚有一块青石碑记载银杏受戒年代,有一千四百多年历史。现在这棵银杏树仍枝叶繁茂,树围有1.5丈,成为福严寺一景。福严寺东,还有著名的“磨镜台”景观,相传这里是怀让磨镜传法之地。马祖道一在掷钵峰下筑茅庵修持佛法,按传统禅定方法修坐禅。怀让问之:“坐禅图何?”答曰“作佛。”怀让拿砖在庵前石上磨,道一问:“磨砖作何?”答曰:“作镜。”道一笑:“磨砖怎能成镜?”怀让反诘:“坐禅怎能成佛?”怀让又启发说:“如果有条牛在拉车,你该打牛还是打车?和尚坐禅,为学作佛。若只为学禅,禅并非为坐卧。若学作佛,佛非定相。于无住法,不应取舍。和尚学佛,就是杀佛。”这段话隐含着“心即是佛,心外无佛”的南禅顿悟哲理。道一闻之,顿时开悟,便向怀让执弟子礼。道一随怀让在南岳修法十年,尔后去江西、福建传法,南禅从此发扬光大。从道一起三传而创沩仰宗,四传而创临济宗,再传而发展为黄龙、杨歧两派。 福严寺前后,有许多高大石刻,有唐朝宰相李?的“极高明”石刻,此石刻就得名高明台。边上岩石上还有一石刻,中间是“佛”字,两侧为“高无见顶相,明不借他光”。这是注解李?“极高明”含义。还有“慧思禅师三生塔”,相传慧思三生遗骨都藏在其中。据说慧思告诉弟子,他的前一生、二生都在南岳修持,现在是第三生了。弟子们在禅林前一处岩隙中挖出一具老僧趺坐遗骨,遂名该处为“一生岩”;又在石壁上挖出法器和殿堂基石,遂名其为“二生藏”;而把慧思死后所建墓塔为“三生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