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戍(民国卅五年)端午节后,余由原籍福建永春来泉(泉州府现为晋江县)访同学王君,告作渡台之游,得王君赞许,并谓伊有帆船一艘,专驶泉台,惜船于日前出海,汝暂住我处,侯船回来搭往可也,余于是留住候船。
余素嗜山水,喜游访名胜古迹,次晨即游承天寺,该寺位于泉州城中,略偏东门,为泉城三大丛林(承天、开元、崇福)历史最古之梵刹。由南大街往承天寺,即抵寺前山门,壁上有“月台倒影”四大宇,内有数大石龟,经四天王殿,由青石甬道,过放生池桥,可直达大雄宝殿外之平台,在甬道旁有两石塔对峙,高宽(高丈许、宽仅数尺)模形均同。所异者,一塔洁净如洗,可谓一尘不染,闻苍蝇停息塔上,均头朝天,绝不尾部向上;另一塔则满堆鸟粪,脏秽不堪。
据传:寺中前有一僧,专事苦工,素鲜言笑,一日忽传京城诏圣(朝代未详)谓帝梦太后嘱请福建泉州承天寺得道高僧,晋京为伊超度事。寺中当即遴选一班僧仪修德俱优者应诏前往,临行时该苦工僧突上前请求同往,诸僧曰:“汝不谙佛事,何得同去?”苦工僧曰:“我虽不谙佛事,然可助汝等肩挑行李。”诸僧因感其平时勤谨操劳,不计苦累,遂许同行。
抵京至午门外,帝宣众僧入朝,诸僧皆入,独苦工僧伫立不动,帝问:“何故不入?”曰:“地下有佛,弗敢妄跨而过也!”帝强欲之入,苦工僧则俯身以头顶地,两足朝天,翻筋斗而进。帝奇之,命掘地,得金刚经一部。至是帝知太后欲请得道高僧者,即此人也。遂虔诚亲为厚待,帝请示超荐时应备诸事,曰:“除诸僧按照超荐仪式举行外,可另搭三曼,上供香案,中插太后魂幡。”在法事中,苦工僧突率帝登台,举幡三摇,而诵偈曰:“我本不来,是汝偏爱,一念不生,超生天界。”帝立见太后现于云端,向僧拜谢,冉冉上升。
法事毕,诸僧辞归,帝独留苦工僧,并亲自侍游于御花园及京都诸名胜。一日行经一石塔旁,僧怱止步凝视石塔。帝问:“师爱此塔乎?朕命上拆下运送师处。”僧曰:“陛下如肯相送,衲自取回。”言罢以袖一拂,塔竟收藏袖中,遂即向帝合十辞谢而去,帝命人迫送,已无踪影。回抵承天寺,诸僧尚在途中。诸僧抵寺后,其中有人讥谓苦工僧曰:“汝既超度太后,帝当厚赐于汝,可否分沾大众?”苦工僧曰:“有之,弟恐大家拿不动耳。”即从袖中倒出此塔,竖於甬道旁,故名“飞来塔”。后人雇工重建同样一塔与对。不久该苦工僧即离去。
又一传:福建漳州南山寺,有一龙裤祖师者,其行迹与上述同,惟偕帝游时,祖师辄注视帝之龙袍,帝问:“师爱此袍否?”师即拈裤笑曰:“裤破矣!”帝随脱龙袍,命工改制师裤奉送,师穿裤辞归,故得名“龙裤祖师”。是否龙裤祖师,即系承天寺之苦工僧,未得查详,弗敢妄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