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动态 >> 慈善动态 >>

慈济大爱 震区播撒希望

分享到:

    台海网5月14日讯  (驻台记者 王炜)一年前,当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台湾佛教慈济基金会是最早获准赴灾区救援的台湾民间团体之一。当日,慈济会第一批志工20余人匆匆启程,从海峡对岸赶赴四川灾区。

  一年过去了,慈济人“轻轻地踏,稳稳地站,厚厚地爱”,用真心的付出,在灾区点燃起无数的希望。

走出阴霾,从一碗热食开始

  2009年5月的一天,慈济志工依照往常的行程,来到绵竹市汉旺镇九岭村刘正富爷爷的家里。刘爷爷年纪大,行动也不方便,志工常常来关怀他,假日更有小志工陪伴,往这个小小的帐篷里,灌注了欢声笑语。

  地震的重灾区汉旺镇,是慈济在灾后最早进入的地区之一。灾后第三天,16位来自北京、上海、广东、福建等地的慈济志工就连夜进入汉旺镇勘灾,并在这里设立了服务站。此后,他们一直就没有离开过。

  灾后的汉旺,只剩下一片瓦砾和废墟。千头万绪之中,慈济志工动手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提供 “香积”(热食)。

  “我们刚到灾区的时候,看到很多人因为只能以方便食品充饥,嘴角都起了泡,而且大家的眼神都是空空的。随着我们开始供应热食,把一碗碗热腾腾的饭菜端到他们的手上,灾区开始恢复生机,人们的脸上也渐渐出现了笑容。”这是慈济志工张益城到灾区后的最初印象。

  台湾9·21大地震的赈灾经验让慈济人知道,一碗平时看起来最普通不过的热菜热饭,是支持受灾群众最直接的动力。在灾后的第5天,慈济服务站就开始供应热食,白米饭配5样炒菜。

  为避免来领餐的乡亲在烈日下排队久候,慈济志工还搭起了遮阳伞,用心安排细节,用最尊重的态度服务。“这里的乡亲喜欢吃辣,我们在准备食物的时候就特别多放了些辣椒,希望合他们的口味。”

  在慈济志工的邀约下,许多受灾群众也不再坐困自家帐篷中,而是穿上志工围裙投入烹煮热食的行列。慈济志工上街去买菜,有人偷偷地在后面把钱付了;市价2块钱买不到的蔬菜,乡亲只肯收6角……在慈济的热食服务中,衍生着一段段受灾民众“人助自助”的感人故事。

  “那时,我们每天要煮一万多个便当,灾区没水没电,天气又非常炎热,没有乡亲们的帮助,是不可能及时做出来的。”慈济志工游美云感慨地说。

  骤然失去至亲的悲痛,再多的泪水也无法弥补,唯有把心打开,接受外界的爱,再把爱分享出去,才能缝补心灵的裂痕。

传递大爱,小志工有大作用

  “我很开心,因为我出了一丝丝的劳动力——— 我正帮着远道而来的台湾叔叔阿姨们呢!他们帮我们做饭做菜,我们也跟着打扫、收拾,虽然很累,但当大家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我也无比幸福!”

  这是绵竹市遵道镇的慈济小志工李冬萍日记中的一段摘录,像她这样的小志工,在地震灾区的每一个慈济服务站都有不少。除了清洁环境、搬运物资,遇到年纪较大或行动不便的爷爷奶奶来看诊或领便当,小志工会请他们到一旁安坐,恭敬地奉茶、奉点心,甚至为他们按摩、捶背、表演手语歌。

  由于很多前往灾区的台湾慈济人不懂四川话,小志工就当上了翻译,台湾大林慈院护理部的程培钰特别感谢这些可爱聪慧的小志工,靠着他们的翻译,才得以顺利为乡亲看诊。那时,每天平均有200多人次就诊,很多小志工甚至学着当上了“小医生”。

  游美云一直惦记着遵道镇的另一名小志工古虹。这个还在上小学五年级的小姑娘,在地震之后,每天都步行两小时赶到受灾严重的棚花村,去照顾那里的乡亲。大家后来了解到,小古虹家里的条件也不好,母亲患病,父亲残障,但正是这样的生活环境,让她更知道爱和关怀的珍贵。在慈济人的身上,小古虹看到了爱,感受到了关怀,于是,她当起一名慈济小志工,和叔叔阿姨一起,把更多的爱和关怀送给需要的灾区群众。

  对于那些悲痛中的灾民,小志工的歌唱和游戏有时就是最好的抚慰良药。每当稚嫩的童声欢快地响起,那些围坐在四周的大人们就受到感染,老人紧锁的眉头舒展了,女人呆滞的目光收拢了,男人愁苦的脸庞也绽放了笑容。

重建家园,慈济致赠“入厝礼”

  位于什邡市洛水镇北郊、龙门山脉与成都平原交界处的李冰村,是两千多年前修建都江堰、造福成都平原的李冰晚年工作、安息之地。这里的村民大多务农,主要生产木耳、稻米与蒜头。

  正值木耳收成之际,却遇上大地震,一夕之间,人们生活陷入百废待举的无奈。在最困难的时候,慈济在这里设立了抗震服务中心。

  去年8月间,随着灾后重建的推进,最困难的时期过去了,李冰村的乡亲也陆续完成乔迁,从帐篷搬进简易房社区或者自建平房。

  “中国人搬新家是件大事,是新生活的开始。在这个时候,我们要给予乡亲精神上的鼓励和祝福!”慈济的爱点点滴滴、润化人心。

  8月中下旬,针对德阳什邡市与绵竹市共计30个村、两个镇与4个社区,近2万户、5.4万多人,慈济启动了致赠“入厝礼”的活动。一个大大的“生活包”,里面有白米、食用油、糖、锅碗瓢盆、毛毯、环保袋等31样生活物资,再加上一份百元红包,代表着百圆千顺万福。

  “这些物资让我们省下一大笔花费,在最需要的时候帮了大忙,我们才能无后顾之忧出外挣钱。”九十度鞠躬,背着竹篓前来的一位村民字字句句都是感恩。

  2万户的物资相当庞大,从筹集物资、打包、规划路线、维持秩序到深入社区关怀慰问,100多位慈济志工分工合作,当地的居民也参与事前的打包与运送,就连来自慈济服务站的小志工都不缺席,左肩扛米、右手提油,帮着爷爷奶奶将沉重的物资运送到家。

援建学校,独特的“三合一”理念

  汶川大地震一周年之际,两岸媒体联合采访团来到四川省德阳市,采访慈济援建项目——— 孝泉中学的施工情况。在去年的大地震中,德阳市孝泉中学高中部教学楼垮塌,2000多名学生只得在板房教室上课。慈济捐资3000余万元,在原址上予以重建。

  汶川地震发生后,慈济共在绵阳、德阳、雅安、成都四地投入2.2870亿元人民币,捐建13所学校,预计今年全部完工。

  慈济营建处主任林敏朝,是经常往来于13所援建学校工地的大忙人,每次到孝泉中学,他都会停留一两周,代表捐建方同承建方、监理方一起动态调配工程资源,优化施工方案。他认为,完成一栋建筑,最重要的就是“人和”,捐建方、承建方、监理方聚在一起,只要彼此和和气气的交流沟通,便可以化解很多认知上的不同,慈济把这种建筑施工理念称为 “三合一”。“慈济‘三合一’的建筑施工理念,在四川灾区体现得是出人意料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