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理论 >> 佛教理论总论 >>

老庄思想与佛教理论的浅深不同

分享到:
   以下提出六点来比较老庄与佛教的优劣:第一、时间相对:老庄只讲一生的现在事实,而佛教说三世因果。第二、神通相对:老庄五根皆有局限互碍,而佛教讲六根互用,即五眼六通。第三、即不即相对:老庄不能即万有为真空,而佛教能不坏假名演说实相。第四、立不立相对:老庄不能即真空无为而立万有差别,而佛教不动真空实际建立诸法。第五、绝不绝相对:老庄还存有得失分别之门,而佛教内外有无得失二际俱灭,绝言之理。第六、泯不泯相对:老庄不能外境与内心两灭,而佛教内外俱寂。由此六义来比较,更加明白老庄与佛教的优劣,如同小鸟与大鹏相比,水井与天池相比一样。

  这里从吉藏大师的《三论玄义》就可以更加详细说明了,吉藏大师从六种意义相比较,来说明老庄与佛法的浅深不同:1、“外但辨乎一形”。即老庄外人只讨论人生一世的事情,而不知过去、未来的事情(智短)。而“内则明监三世”,佛教则能通达三世的因果学说。2、“外则五情未达,内则六穷微”。五情即有情之五根,六通指神足、天眼、天耳、他心、宿命、漏尽。穷微的“穷”是远,“微”是小,即外人五根没有通达,只能看眼前,不能知久远之事,而佛教有五眼六通,能知久远和微细的事情。3、“外未即万有而为太虚,内说不坏假名而演实相”。“太虚”是老庄的宇宙观,认为太虚是“无”,为万物之母,是最究竟的无为,不能与世间相契合。“实相”是佛教对事物的认识理论,认为万物的实相是“无相”,本性相同,非空非相,万物与实相不二,空非灭有而空,万物因缘而有,当体毕竟空寂。4、“外未能即无为而游万有,内说不动真际建立诸法”。“无为”是老庄的最高理论,认为“无为”是最高最究竟的境界,与世间隔绝,而不能度众生,只是自己解脱,(其实并没有解脱,只是自以为)。而佛教则谈诸法实相,宛然而有,虽有而毕竟空,万有即是诸法实相,实相不离万有。“真际”就是诸法之本体。5、“外存得失之门,内冥二际于绝句之理”。“得失”即有善恶是非之分别。“绝句之理”,即一切法性空寂,理超四句,言绝百非。意谓老庄的真理学有善恶是非之分别,而佛教则能知诸法本性,内外生死二边皆空,绝一切言说,灭一切思惟,故为“言亡虑绝”。6、“外未境智两泯,内则缘观俱寂”。“境智”的“境”是外面的世界,即一切法相,“智”是内心境界,为思惟分别,“缘观”的“缘”是心所缘之法,为外境,“观”是自心观照,为内智。即是说老庄不能达到外境与内心全灭除,还有分别。而佛教能内外俱寂,空有不二。“短羽之于鹏翼”,“羽”是弱小,“翼”是宏大之义,短羽比喻蚂蚁、苍蝇之翅膀,“鹏翼”比喻大鹏之翅膀,“坎井”是地上挖的小井,“天池”即大海。“秦人疑其极”是指僧肇罗什诸人,谓秦人就已经怀疑老庄的理是否最究竟,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