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理论 >> 佛教理论总论 >>

佛经中真的有很多观点自相矛盾吗?

分享到:

包括我的一位大学老师在内的不少人都认为:“佛经中的很多观点自相矛盾。”那么,佛经中真的有很多观点自相矛盾吗?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论语》中的一个片断:子路和冉有先后问老师孔子“听到了就实行起来吗”这个问题,孔子开始回答子路说:“有父兄在,怎么能够随便听到了就实行起来呢?”而后面对冉有的回答却是:“听到了就实行起来。”同一个问题,孔子却有两个截然不同的答案,对此公西华感到迷惑。孔子跟他解释道:“冉有做事往往畏缩不前,因此我鼓励他;而子路的勇气一人抵几人,敢于作为,所以我让他慎重。”孔子在这里就巧妙地运用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

又如,同样是去北京,在哈尔滨的人要“南下”;而在广州则要“北上”。依此类推,众生所处地方不同,去北京的路线也因地制宜而不尽相同。

佛教的精神宗旨是兴利除弊,以大慈大悲、大智大勇从轮回的苦海中拯救一切有情众生。佛教认为众生之所以在苦海中漂流受苦受难的总根源是愚昧无知的俱生无明,消除无明愚昧的主要办法是进行教化,点燃众生自己心中的智慧明灯。由于众生心态各异、根器不同。为了适应一切众生的心态、根器,在开发真智、消除无明的大前提下,佛祖设置了种种方便之教。所谓方便,就是不拘一格,对症下药,如佛法包括世间法和出世间法,以文教化之法和以武制恶之法(教化是佛教的主要手段,但并非唯一手段。对那种说理教化起不了作用的恶众,有时只有采取威慑杀伐的方便手段才会起到拯救、挽度和收摄等止恶扬善的教化作用,佛经里面就有悲心船长杀短矛黑海盗保护船民的故事。由于众生的业缘各异,随缘施度就需要各种方便手段,只用温柔慈善的手段度化还不够。),等等。一切利众和度众之法,不拘一格,对症下药,都是佛教的方便之法,佛教的这种适应一切众生心态、根器的大方便,包含着佛陀的无滞无碍、深明圆通的大智慧。执著之人,又怎知佛门的无限大方便呢?把一切智慧和方便都集中到度化众生这一终极目标,这种超出世俗道德规范的大方便中还包括那些一般人往往无法理解的男女之情(如文殊师利的化身热罗多吉扎比丘的“亲近女色”)和吃狗肉、喝酒(如济公圣僧)等。这些修得高成就的通达之士的这些现象,和那些借密乱搞的堕落之徒与伪装持戒的花和尚这类自然不可相提并论。

总之,外行所谓“佛经中的很多观点自相矛盾”的说法,往往就是不懂佛门的大方便所造成的误解。佛教度化的对象如果只限于一种心态,那么,对机之法也只需要一种,其余诸法与此一法也许有相互矛盾之处;但是无量众生有无量心态,每个众生各得其所,又有什么矛盾呢?佛对众生说法,都是针对不同的根机,随着时空的不同而设教。佛法也是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的。佛因为教化的对象不同,就有不同的解释;同样的道理,由于时空的不同,佛就有不同的比喻和说明。佛法有三藏十二部,八万四千个法门(法门就是修行的方法)。这些修行的方法都是为适应不同众生的根器,为对治不同众生的烦恼而创设的。佛法传世二千五百多年了,能适应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众生,这就是它能够因材施教、因地制宜、随缘所致。而这种教育方法,也正是佛教的特色之一。

但是我们在强调“佛门的大方便”之余,也应该以比较全面、客观的实事求是的态度承认:佛陀也有一个不断修正、深化认识的过程,并不见得佛和佛经上说过的就都是真理,佛教和佛法也是不断发展和丰富、完善的,是“与时俱进”的。如:佛经上很多地方说,女性要成佛的时候,必须先要转男身,转大丈夫相,才能成佛。这是一种著相和重男轻女、男尊女卑,歧视女性的错误思想。但是在几本大乘经典中,佛都吃瘪了,佛碰到河上女,碰到胜鬘夫人,她们都结过婚,而且生过孩子,却即身成佛。她们把佛当面说了一顿,佛说:“如是如是”(“就是这样,就是这样”),夫人说得对,不可著相,没有什么分别相,女性也可立地成佛,而不需要转男身。是的,修学佛法也是男女平等的,一切众生皆可成佛,何况是女性呢?所以不要落在小乘知见上。后来的《金刚经》这部包含了大乘佛教般若学说的精华的经典中,反复强调“不可以著相”的真理,佛又自己把“女性不能即身成佛”这个片面的说法推翻了。佛陀这种知错即改的可贵品质,值得大家敬仰。再来看看《论语》,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我们要做到“四依法”:“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和“依了义不依不了义”。

 

作者姓名:刘永   邮编:414000  手机:13638402937

联系地址:湖南省岳阳市水泥厂邮政社区服务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