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乘一乘之分,以般若波罗蜜多为界线。超出界线之上方称一乘;未及者虽发一乘大愿,尚未入门也。释尊自云:灭度后,以大乘般若波罗蜜多法门付嘱文殊师利菩萨受持。见六波罗蜜多经此名实大乘;一乘教摄;与三乘中之权大乘异趣。小乘正法时期,权大乘尚未易行世;何况实大乘,故文殊菩萨虽受释尊遗嘱,住世弘化;亦曾结集大乘三藏为标准教典;见智度论末卷而机缘未至,唯留寿俟之。直至佛灭后四百五十年小乘正法末目将临之时,有马鸣菩萨应迹,发扬大乘真实教义;文殊乃入涅磐。参观文殊师利般涅磐经
佛灭后二百余年,小乘大众部隆盛之时,大天比丘始建立大乘法帜;即权大乘之提倡者。又二百年,第四次结集,已由菩萨罗汉共成之,或说各五百人;足觇大小乘有并驾齐驱之势。从此可以提倡实大乘,于是马呜菩萨出现。
马鸣生于中印度,蒙富那奢尊者开示“离识见佛”之旨,悟入真如境界;后遂继承一乘法印为禅宗十二祖。见付法传观察时机,应由大乘入道,不必拘于迦叶教系。为欲引众生之发心,不可不建立大乘真正教理,爰有大乘起信论之作”仍以“离识”为主旨,与禅宗表里相应;是为真如法门;亦称性宗。
罗什三藏译马鸣传谓:是胁尊者禅宗十祖弟子。盖初习外道,以世智辩聪擅名于时,莫敢与抗;遂起大我慢,目中无人;后被尊者折伏,出家为僧;由是博通众经,明达内外,辩才无碍,四众咸伏;中天竺王珍若国宝。厥后小月氏国索当赔款三分之一,遂北上弘化说法;不惟动人,兼感群马悲鸣;故有马鸣菩萨之号。若论禅宗继承次序,则尊者再传弟子也。起信论以少许文字赅摄性宗全部义理,诚绝作也。然多简括之词;非补充无以喻众。左列三特点本其,意而贯通之。
其一 缘起观
世界本虚妄不实。然而秩序如此严整,必有真实缘起之道焉。起信论推源于众生心之波动。然众生心又是何物?不可不定中观察;结果知是末那译曰意留滞于清净法体也。经五度缘起,遂由众生心开出虚妄世界递以五相标之:
(甲) 无 明 业 相
众生心非凡夫能知;亦非三乘能了。法身菩萨始有所觉:初则泯绝一切尘相而汇归六根;继则追溯六根来源而发见“阿赖耶”识;即众生心之所寓也。此阿赖耶识,内与清净本体相应;外与六尘境界相熏。然“末那”识若不停滞其间,惟感一道净气流行;不致缘起世界假相。惟其停滞,幻成妄念,掩蔽清净本体;遂呈无明业相。此为“末那”第一步作用。
(乙) 能 见 相
无明业相虽众生心动机所在,微细不可见也。依之活动,发为气分,则为色法质素;原属根性,亦不可识。末那复执持其间,幻成能见相。能见之者,带迷“觉性”转而为细识也。此为“末那”第二步作用。
(丙) 境 界 相
众生根性以同类气分互相融合,则钟成众力共举之境界。势力浓厚,支持良久,本亦无迹;以末那从中提挈,乃幻成境界相。虽为五尘所依,尚未落五尘粗迹。此为“末那”第三步作用。
(丁) 智 相
前相只摄浑略质素;欲观其详,须由末那采取局部材料而以意识展开之;浑略质素遂得借空间形式显示排比有序之色相矣。以属现量,假名智相。此为“末那”第四不作用。
(戊) 相 续 相
采取材料过多,非一见所能顿了;则轮流认识,而仗末那之不断注审焉。无量智相遂得借时间形式鱼贯出现;是名相续相。即“末那”第五步作用。
经以上五度作用,世界假象遂告成立;此与寻常唯心论不同。要在众生心各以同类根性互融气分为物质本;众生加以认识乃幻作物质世界。
其二 实相观
依众生心缘起世界,固末那之作用;而以前六识助成之。泯其末那,一念不生;则世界顿归乌有;是名实相。此相字乃借用念之生,恒与识俱;识所在处,假相随起;实相不可得见矣。今欲讨论实相,总不离识;终被假相笼罩耳。然能于笼罩之中默喻假相所依之妙性;是亦因指见月之道。起信论之实相观,意不外是。所谓实相,以真如名之;即清净本体也。要义有二:
(甲) 如 实 空
末那起处辄生晕影;昏蔽众生清净心;是谓无明。觉性原来直契净心全体;因被末那钧牵,所觉变为赖耶相分;能觉变为赖耶见分;各带一重晕影,灵明真心遂昏成无明妄心。扩为六尘,亦被晕影遮盖;世界现象皆失真相。如实空者,消灭一切假相;回复真如本体也。本体具足无量真实之性;故曰真,亦曰实。虽具无量性种,而如如然融成一片;故曰如。
(乙) 如 实 不 空
真如本体所具无量性种,起信论名性功德;随缘各得显为妙相。而随现随隐,绝不留滞,无所牵惹;故曰无漏性功德。如实不空者,谓真如复具无量妙性,为一切妙用所依。若一味契会如实空而不知不空者,即落偏空;甚或流为恶取空,陷于魔道!
觉性遍一切处,末那拘之则成见分。能见失真,所见自假。即虚妄相分此通于诸识,非惟阿赖耶为然也。世界之相虚妄不实,正被末那所生之法执蒙蔽而成耳。末那一除,觉性回复,如实空中兼见不空理趣矣。
其三 熏习观
熏习者,外境频来浸润,令原状渐次变化,终与能熏同类也。语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喻意正同。众生心本来清净,为交互酬应,气流冲动,而求认识其详;遂起念观察,注意一处,忘失真如全体;致陷无明状态。局部认识愈详;枝末执著愈固;真如益不可见。然真如灵活本能,亦时有冲破无明之势;是故无明真如各有熏习力用。
(甲) 无明熏习
无明掩蔽真如本体,致觉性不彰。唯赖认识力从假相上考察,祗知局部经验之状况;乐其适而苦其所不适,而生执著。以意识思维苦乐之因,得趋避之法,而造相当之业焉。此本假相上枝末关系,与真如净性无涉。然末那密提其经验成法熏于阿赖耶中,习为染种。不净种子熏习至饱和程度,则放其气流与同类众生气流和合;形成同趣之身;是为无明熏习之果。
(乙) 真如熏习
真如原具灵活妙用,自熏其心;众生执著方殷,无由觉知。一旦若有厌离生死之念,而与真如内熏之力暂相应;能于心中植一解脱之因;则名净种。更得诸佛菩萨法流为缘,渐令净种日益强大;潜破无明障碍。破至不碍平等性智之发现,则能自放清净法流,与佛菩萨法流和合;遂觉自身列入庄严净土。是为真如熏习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