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名山 >> 匡庐山 >>

庐山云雾奇景

分享到:
“咫尺愁风雨,匡庐不可登;只疑云雾窟,优有六朝僧。”这是唐人钱起在《江行无题》中为匡庐的风雨云雾大为犯愁,发出“匡庐不可登”的感叹。而今,到庐山游览的人,同样也为“不识庐山真面目”而担忧。

载着游客的汽车沿登山公路上行,车到半山而入云。在迷雾中行驶的汽车开着黄灯,减慢速度,还不时地鸣着喇叭。而车中乘客如腾云驾雾,飘飘然,茫茫然,不知高低上下,不辨东西南北。“若看山下云深处,真是人间路不通。”车箱内一片叹息声。到了牯岭,游人下车后,顿时被迷雾吞没,远处不可见,近处的街道、房屋、树木、行人……一切都隐现在虚无缥缈之中。来往行人,先闻声而后见影;只见面而不识目。万物迷茫,神秘莫测,游人不知该向何方。一阵轻风吹来,雨点叭嗒而落,游人慌忙撑开雨伞,惊叹:怎么又下起雨来了?仔细一看,才发现这雨点不是从天上落下,而是树枝、树叶和电线上积蓄的雾水,被风吹落而下。再看地下,凡有树木的地方,其树冠之下都是一片湿润。连行人的头发、眉毛、胡须上也挂满了细小的水珠,时间一长,颗颗水珠连成一串,顺毛发下流。古人曾咏道:“匡庐山上采茶归,云雾迷空尽湿衣。”难怪庐山上的树木花草茂密郁葱,雾水的浸润在这里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游人徘徊于迷雾之中,就会感到雾中好像有一股味道。有人说庐山的雾“闻之有味,听之有声”。雾是由许多细小的水滴组成的,如果不是在工矿、都市的空气污染区内,雾是不会有异味的。这里所说的雾之味,可能是山上的树木花草之味,或者是微小的雾滴随呼吸进入人的鼻腔,刺激嗅觉器官而造成的一种错觉。有雾而无风时,如果站在悬崖峭壁上,可听到一种微弱的丝丝之声,此乃“云雾之声也”。云雾有声这一说法由来已久,清初学者黄宗羲曾在游记中称:“庐山云雾有三奇,云有声乃是三奇之一。”云雾是由密集的直径仅几十微米的小水滴组成,受山峪中一些上下气流的夹带,这些云雾微滴流经山岩、树木、野草时,会因摩擦而发出丝丝之声。

“身在此山中”的人们对弥天大雾早已习以为常,他们还能根据雾的干湿、浓淡、明暗来判断未来是雾抬高成浮云或是雾下沉为云海。风息雾静,天顶发亮,这是雾下沉的先兆,它告诉游人,赶快到大小天池、锦绣峪、含鄱口等处去观看云海。像拉开了台前大幕,像揭去了面纱,不知不觉,雾沿峰涌,露出了庐山的真容实貌。此时看,“如舟行大海中,四面波涛,不复知有世界”。古人的描绘一点不假。云呈层,连绵百余里,但见云波滚滚,汪洋无际,远近的峰峦尽显云层之上,如大海中的孤岛,似航行中的巨舟。“妙在非海,而确又似海”,云海之美名亦由此而来。此时此刻,游人再也不唉声叹气了,早已被雾中奇景和涛涛云海所陶醉,伴随那阵阵松涛声,真如临海边。小天池绝壁上是望江亭,平时可在亭中远眺长江,观落日晚霞。而今,亭前云海茫茫,波涛起伏,使亭中游人宛如大海行舟随波逐浪。望江亭倒成了名符其实的望“海”亭了。

锦绣谷内云波荡漾,谷中万物被淹于迷雾之中,游人行走在谷内崎岖的石径上,时而在浓雾之中,时而在云波之上,多数游人喜欢站在最高最险的石壁之顶,扶栏俯身向下,观绝壁之险,看谷中云波拍岸之奇。就在这身后红日高照、足下白云茫茫之时,绮丽的“宝光”出现在云层之中。游人看到自己投落在云幕的身影被一道彩色的光环罩住,惊奇万分,喜笑颜开,为自己身在这恍若仙境的云雾中,为自己能有观赏“宝光”的眼福,怎不感激那刚才还被人们抱怨的云和雾呢!“下方云雨上方晴”,也许,此时此刻,阴云下的九江市还下着霏霏小雨呢!

夕阳西下,雀鸟入林,游人纷纷返回各自的下榻之处,还有少数兴致甚浓的游人仍逗留在大天池一带,等待着观赏西边天空火球似的夕阳沉入涛涛云海那壮丽的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