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体验 >> 诵咒体验 >>

从念错咒的故事谈起

分享到:
  佛教故事中,曾经有一个关于念错咒的故事。其大体内容是:

  有某位修行者,由于他文化程度有限,也没有听过口传,自己看书学念六字大明咒,以致把咒文“嗡嘛呢八美哄”的“哄”(口+牛)错念成“牛”,但是,由于他非常诚心地用功持咒,以至其住处常放异光。后来,有一老一小两个修行人路过此地,看见异光,便前往亲近,随即便发现了咒语发音上的错误,于是,小修行便好心帮助持咒者纠正发音,但是,经过改正之后,持咒人的心失去专精,再念咒时反而没有光明,路过的一老一小两个修行人发现这个秘密,省悟到是自己造成的错误,于是赶紧纠正,让持咒人念回原来的咒音,光明于是再得显现。

  对于这个故事中的现象,一般读者的态度,往往倾向从“定”的角度去解释,认为不应该去打破原来的定。但是,如果依佛理深究,其问题实际上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正定与邪定问题

  持咒者只重修定而未发慧,所以虽然能够入定,但却依然自心不安,以致换个咒音便丧失定境,这应该是不修智慧的悲哀。

  根据佛教理论,定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心无挂碍的定(正定),一种是执着外缘的定(邪定),佛教所说的定能生慧,是就正定而言的,邪定乃是外道定,是没法引生清净觉性智慧的。所以,从光明的有生有灭来看,持咒者所念的虽然是佛教咒语,但其所修之定应是邪定。对于这种定境,如果是智慧影响力足够,帮忙打破应该是好事,但是,如果智慧影响力不够,那就只好任其进入邪定了。这样,至少相对于不定来说,开智慧的机会要多点。

  第二,修行的智慧问题

  跟这个故事的内容差不多相对应,禅宗有个关于大梅法常禅师的公案。明州大梅山法常禅师,初参马祖道一禅师时问:“如何是佛?”马祖道一说:“即心是佛。”法常禅师当即大悟,然后便去自行隐修。唐贞元年中,盐官会下有位僧人,因迷路而至大梅隐修之处,因而告知马祖。马祖得知法常住山隐修,于是派僧人前往询问:“和尚见到马大师后得到个甚么道理,便自己来此住山隐修?”法常禅师说:“大师向我道:即心是佛。我便向这里住下来隐修。”僧人告诉他说:“马大师近日来说佛法又不一样了。”法常禅师问说:“怎么不一样?”僧人回答:“马大师又说非心非佛。”法常禅师说:“这老汉惑乱人心,没有了结的时候。听任他说非心非佛,我只管即心即佛。”这个僧人回去之后,将法常禅师的话告诉马祖,马祖赞叹地说:“梅子熟了也!”

  这两个故事的主人,所面对的同样都是修法的迷惑问题,但是,由于其智慧的差别,结果也就自然不同。为此,没有智慧的定,是经不起外界考验的定,其不能真正解决烦恼,因而,这种定是没有多大意义的。

  第三、密咒传承问题

  故事中的持咒人念咒的发光与不发光问题,如果按照密宗理论解释,其中应该包括一个密宗比较强调的传承问题。

  虽然缘起性空理论是佛教的基本理论,但是,由于传承习惯,在解决佛教问题的行为特征上,汉传佛教比较重视性空而轻于缘起。藏传佛教则是比较重视缘起少谈性空。所以,对于修行中的某些问题,藏传佛教往往有比较深层的解释。

  密宗所强调的传承问题,从缘起的角度来说,实际上是修法种子的问题。由于传法人传授某种道理与修法时,其智慧功德以及烦恼习气,包括身业、语业、意业等隐秘因缘,都会成为一种种子,进入受法人的心灵。受法人如果按其方法修行,就会不自觉地与传法人的业力因缘感通,由此而形成特定的觉受以及心身状态。

  故事中的持咒人咒音念错时能够发光,这是以他自心的清净信念为种子的。其后来咒音念对时反而无光,这是因为他所培养的是过路小修行所给的种子。由于种子的业力因缘不同,因而其修行的结果也就不同。——这就是密宗的结论。

  密宗对于传承上师的选择是极为严格的。密宗所看重的不仅是上师的学识,而且包括上师所得到的传承,以及个人的戒行、智慧与功德等等一连串的因缘。

  包括给死人念经超度,密宗所重视的也不仅仅是经文。如果严格按照规定,如果没有见道位以上的证量,密宗也是不允许的。

  道理也的确应该是这样的。如果一个人所知道的佛法,尚且不能对自己产生受用,那么,怎么又能够保证,他所传的佛法能够让别人产生受用呢?——所以,传承的因缘也确是很重要的。

  第四、信心与善根问题

  持咒人开始念错咒音,为什么会发光?其原因在于由信心而产生的定境。后来念对咒音为何无光?其原因在于其信心的不纯。为什么其念咒的光明会有生灭?其原因在于内心不安——没有达到“信满成佛”的开悟境界。为什么有信心却不能开悟?其原因应该在于善根,因为除了信心之外,善根的成熟乃是达成开悟的重要关键。

  信心与善根都是佛法修行中的重要问题。这两个方面相结合,也就决定了信心的不同形式,譬如正信、善信、净信、智信、迷信、邪信,等等。依正信即可生人;依善信即可生天;依净信即可解脱;依智信即可悟道。相反,依迷信即遭沉沦;依邪信既成堕落。

  所以,对正信与善信,应予以鼓励;对净信与智信,应予以提倡;对迷信与邪信,应予以打破。只有如此,才是佛教徒的正确态度。

  第五、修行的境界问题

  在持咒人的故事中,一老一小两个修行,以念咒人是否能够发光来取舍修行状态,这种见解也是有所偏颇的。

  修行中所出现的境界与征象,一般都是由定力形成的,其本质都是某种业力(心气)的显现。一般来说,业力越重(心气越粗),其外相就越为明显。真正达到反朴归真的境界,除非是为了因应外缘而加以示现,一般情况下,基本上是少有外相显现的。
  真正佛法修行所产生的智慧力,其本质是没有任何形象的,而且智慧越是深入,其心气就越是微妙,旁人也越是难以发现。佛经中说“初地菩萨不知二地菩萨境界”,其道理也在于此。

  所以,修行人中,那些经常显示某些光明气象的人,往往正是习气与烦恼粗重的人,他们虽然能够玩弄某些东西骗人,但是其内心绝对没有安乐自在。

  第六、结论

  正定不同于邪定,定力不同于智慧,
  道理不同于功德,经典不同于法脉,
  正信不同于邪信,境界不同于安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