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禅宗积极的现实意义
禅宗重视“人”的作用,因为人是善恶的主体,是宗教实践的主体,佛是人成。而一般人在日常生活里,往往会被外界牵着鼻子走,失去了作为人的自主性。会因为别人一句话,左右了自己的喜怒哀乐,失去了自我。禅就其功用而言,是启发个人展现灵活生活的艺术,它帮助人们从参透生命的究竟、解脱纷扰的烦恼,展露本我的活力。人应该有自己的信仰和目标,要修炼和确立自己的价值观和处世准则,而这些都可以在禅心中找到答案。禅心就是包容的心、淡泊的心、平等的心、感恩的心,这些也是我们这个社会所倡导的道德风尚。而禅心就是自我要求、自我惭愧的心。要体悟佛教至真至善的精神理念,只有通过在现实的世间生活中去证会。
对于生活在中下层的普通大众来言,对社会现状的不满,对某些现象的不公,都是需要一种精神的寄托和籍慰,而佛教恰恰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每个人在生活中就可参悟,在参悟中可以解脱。面对无法抗拒的自然灾害,面对老年迟暮不可抗拒的到来,社会保障体系的压力在加大,老弱病残的物质与精神抚慰成为社会性的一个问题。对生死的渴望与惧怕,必须有一定的信念支撑和安慰,才可能处之泰然。禅宗的信念可以引导人们彻底检讨生活的状况、苦乐的根源、成败的关键。它能解开并抚慰内心不平的情结,引发达观的态度,清晰生命价值的本义,辨析并抵御现实世界种种诱惑,以冷静的眼光和智慧,看到并拥抱积极而有意义的人生。
另外,社会在变革,体制在不断的发生变化,职位的竞争商场的竞争,无所不在的竞争的日益激烈,学子面临升学的压力,中、青年面临着社会和家庭的双重压力和考验,如果没有精神理念和意志,那么社会将面临着动荡和风险,越来越便捷的科学代替不了精神,越来越充足的物质替代不了信念,德伦理等精神层次留下的遗憾,是任何先进的科技都无法攻克的难关。禅宗承袭大乘佛教的伦理精神,为现代人的心灵实现向上提升与超越,对于促进个体生命的净化与总体社会族群的和谐,促进人心转化,禅宗独具特色的人间性伦理诉求可以说具有一种指标性的道德典范意义,富有时代的重要的伦理价值。
参考文献:
[1] 阿·恩·科切托夫,佛教的起源(苏联)民族出版社,1960译自苏联科学院出版
[2] 屈小强,白马东来—佛教东传揭密,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
[3] 凌海成,中国佛教,五洲传播出版社,2004年
[4] 钟明译注,金刚经·坛经,书海出版社,2001年
[5] 释传正总主编,关于禅的研究与探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