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戒_传戒法会
传戒是指设立法坛,为出家的僧尼或在家的教徒传授戒法的一种宗教仪式。亦称开戒或放戒。就求戒的人说是受戒、纳戒或进戒。佛教大、小乘的戒法有︰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和菩萨戒五种。比丘、比丘尼戒,必须具足一切条件──即一定僧数(中国十人、边地五人)、一定范围(结界立标)、一定程序(白四羯磨,即会议式),才能授受,故称为受具足戒,略称受具。
传戒的历史
佛教初入中国时,并无传戒仪式。据佛教史籍记载,当时度人出家,只为剃发披服缦条,即无条相袈裟(见《释氏要览》卷上),以不满五人,不能受具。大概只用三皈、五戒、十戒迭相传授而已。到了曹魏·嘉平二年(250)时,昙摩(柯)迦罗(《高僧传》卷一译云法时)来到洛阳,见众僧未秉戒法,乃就白马寺译出《僧只戒心》(戒本)以备用。并请梵僧立羯磨法受戒。这是中国依律传戒之始。魏·正元中(254~255)安息国沙门昙帝在洛阳译出《昙无德羯磨》,才具备羯磨仪式。中国僧徒之受具足戒,一般传说以朱士行为首(《僧史略》卷上),或即在此时。
东晋时(317~420),出家僧尼渐多,道安始提倡严肃戒律。他以为佛法东流未久,译人对于受戒之法考校者少,先人所传相承自以为是,至佛图澄乃多所改正(见道安〈比丘大戒序〉)。道安时值丧乱,转徙四方,常率弟子数百人,往来襄阳、长安等地。他所制定的僧尼轨范,有布萨(说戒)、悔过等法,可见其重视戒律弘传之一斑。
中国尼众之受具足戒实始晋代。晋穆帝升平元年( 357),僧建请昙摩竭多于洛阳,依《僧只尼羯磨》及《戒本》建立戒坛传戒。当时沙门道场以《戒因缘经》为难,认为他传戒结果不合法。昙摩竭多遂浮舟于泗河结坛,洛阳竹林寺净检尼等四人同于此坛从大僧受具足戒,这是中国尼众受戒之始,称为船上受戒(宝唱《比丘尼传》卷一)。
其后刘宋·元嘉六年(429),有师子国(今斯里兰卡)比丘尼八人至宋京(今南京)。当时景福寺尼慧果、净音等以先所受戒不如法,戒品不全;适罽宾沙门求那跋摩经南海至宋,于南林寺建立戒坛,因请求重受。求那跋摩引证佛姨母波阇波提最初为尼因缘,谓戒本本从大僧而发,虽无僧尼二众,无妨比丘尼的得戒。又以当时师子国八尼年腊未登,不满十人,且令学宋语;求那跋摩另托西域船主难提于元嘉十年(433)复载师子国比丘尼铁萨罗等十一人至,而先来诸尼已通达宋语;但这时求那跋摩已经去世,恰巧同年僧伽跋摩到达宋京,慧果尼等始在二众俱备的形式下,于元嘉十一年在南林寺戒坛,重受具足戒。这时次第受尼戒者达三百余人(《比丘尼传》卷二、卷三)。世传汉代妇女阿潘出家但受三皈,晋时净检尼只在一众边得戒,都未为全戒;故中国尼众于二众边受具足戒的,以慧果、净音等为始(《僧史略》卷上)。
五世纪初,《十诵律》(404年译)、《四分律》(410年译)、《僧只律》(416年译)、《五分律》(423年译)诸律部次第译出,中国戒律典籍遂大体完备。最初盛行者为萨婆多部(即说一切有部)之《十诵律》,其次《僧只律》、《五分律》次第流行,隋、唐时代,《四分律》始广行于世。
南朝宋、齐时代(420~501),律学巨匠志道、法颖等,皆盛弘《十诵》。志道(412~484)住钟山(南京)灵曜寺,特长律品。北方先时(446)魏太武灭法,后虽复兴,而戒授多阙。志道乃携同契十有余人至河南虎牢(今汜水县北),于引水寺集合洛、秦、雍、淮、豫五州僧众,讲律明戒,更申受法。北魏僧戒获全,实得其力(《高僧传》卷十一)。法颖(416~482),敦煌人,精研律部,元嘉末(453)至宋都居新亭寺,受命为都邑僧正;齐时复为僧主。他于宋、齐二代在金陵盛弘《十诵》,被推为七众宗师。着有《十诵羯磨》并《尼戒本》(《高僧传》卷十一)等。其门下出智称和僧佑,都是后来知名律师。
梁、陈二代,受菩萨戒风气盛行。梁武帝、陈文帝等均称菩萨戒弟子。菩萨戒之弘传始于罗什。敦煌写本中有题罗什撰《受菩萨戒仪轨》一卷。至于受戒的作法则以昙无谶(385~433)在姑臧(今甘肃武威)为道进等十余人受菩萨戒为嚆矢。梁武帝以戒典东流,人各应受,但所见偏执,妙法犹漏。乃掇采群经,更造圆式戒坛,并诏慧超授菩萨戒。天监十八年(519)四月八日,自发弘誓,暂屏衮服,受福田衣(袈裟)于等觉殿从慧约受菩萨戒,太子公卿道俗男女从受者四万八千人(《续高僧传》卷六〈慧超及慧约传〉);一说武帝将受菩萨戒,命僧正推选戒师。僧正略举法深、慧约、智藏三人,武帝意在智藏,遂从他受菩萨戒(《续高僧传》卷五〈智藏传〉)。后至隋代,文帝杨坚从昙延受菩萨戒,炀帝杨广从智顗受菩萨戒,均称菩萨戒弟子(《广弘明集》卷二十二)。
北方在元魏时,多行《十诵》及《僧只》。魏·法聪本学《僧只》,后依昙无德羯磨得戒,始弘《四分律》;然是口传,未载简牍。门人道覆继之,始制《疏》六卷(《僧史略》卷上)。北齐时代,慧光始弘《四分律》。他在北齐任天下僧统,世称光统律师,着有《四分律疏》,并删定《羯磨戒本》,盛行传戒(《续高僧传》卷二十一)。慧光弟子有法上、道凭、僧达、昙隐、道云、道晖等十人。为魏、齐二代僧统四十年,常为众僧授戒(《续高僧传》卷八)。北周沙门慧远,依法上僧统受具,光统律师十大弟子并为证戒,时以为荣(《续高僧传》卷八)。
晋、宋以来,南方所立戒坛很多。东晋·法汰先于杨都(今南京)瓦官寺立坛,支道林于石城、沃州(今浙江新昌县境)各立一坛,支法存于若耶(今浙江绍兴)谢傅隐处立坛,竺道一于洞庭山(今江苏吴县太湖)立坛,竺道生于吴中虎丘立坛,宋·智严于上定林寺(在今南京)立坛,慧观于石梁寺(在天台山)立坛,求那跋摩于南林寺立坛,齐·僧傅于芜湖立坛。又有三吴戒坛(似与法献有关)。梁·法超于南涧(在今南京)立坛,僧佑于上云居、栖霞、归善、爱敬四寺(俱在今南京)立坛。到唐初为止,自渝州(今重庆)以下至江淮(江苏、安徽)之间,通计戒坛有三百余所(道宣《关中戒坛图经》)。这些戒坛形制如何已不可考。至唐·干封二年(667)道宣于长安净业寺建立戒坛,始有定式。其制凡三层,下层纵广二丈九尺八寸,中层纵广二丈三尺,上层畟方七尺。其高度下层三尺,中层四尺五寸,上层二寸,总高七尺七寸;周围上下有狮子神王等雕饰(《戒坛图经》)。
戒场本无建筑屋舍之必要,只要随处有结界标示即成。道宣《四分律行事钞》卷上之二云(大正40·17c)︰‘外国戒场多在露地,如世祭坛郊祀之所。’但为防风雨起见,古来大抵是堂内受戒与露地结界受戒并行的。道宣以后,戒坛的建立遍于全国,如广州扔寺、嵩山少林寺(义净重建)、长安实际寺、嵩山会善寺(一行建)、洛阳广福寺(金刚智建)、罗浮山延祥寺、庐山东林寺、长安大兴善寺、洪州龙兴寺、抚州宝应寺、交城石壁寺、魏州开元寺、五台山竹林寺、泉州开元寺、吴郡开元寺等都有戒坛。戒坛名称亦有种种不同︰嵩山会善的名‘五佛正思惟戒坛’(《金石萃编》卷四十九)、洛阳广福寺的名‘一切有部石戒坛’(《不空三藏表制集》卷三)、交城石壁禅寺的名‘甘露义戒坛’(《金石续篇》卷九)、建安乾元寺的名‘兜戒坛’(《宋高僧传》卷十二〈大安传〉)。
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命长安大兴善寺建方等戒坛,所需一切官供。又命京城僧尼各置临坛大德僧人,永为常式。临坛大德之设始此(《僧史略》卷下,此十临坛大德,即后世受戒时之三师七证)。其后会昌、大中年间(841~859)临坛大德见于僧传者有长安圣寿寺慧灵及福寿寺玄畅等。当时还有内临坛(宫中戒坛)、外临坛(一般寺内戒坛)大德及内外临坛大德之称。玄畅即当时有名的内外临坛大德(《宋高僧传》卷十六、卷十七)。
宣宗大中二年(848)、懿宗咸通三年(862)又各命建方等戒坛。此与声闻小乘教法有异。求戒者不拘根缺缘差,并皆得受;但令发大心领纲而已。此以禀顺方等之文而立戒坛,故名方等戒坛。宣宗又以会昌法难时,僧尼被迫还俗者达二十六万零五百人,在俗期间不免犯过,现欲再受出家,必先忏众罪,后增戒品,若非方等,岂容重入?取其能周遍包容,故称方等戒坛(《僧史略》卷下)。大中二年命上都、东都、荆、杨、汴、益等州建寺立方等戒坛,即为僧尼再度者重受戒法(《佛祖统纪》卷四十二)。到了大中十年(856),又命僧尼受戒给牒。这是中国僧尼受戒给牒之始(《释氏稽古略》卷三)。
宋·太平兴国三年(978)永智于杭州昭庆寺立万寿戒坛,后允堪重建,为江南着名戒坛(俞樾〈杭州昭庆寺重建戒坛记〉)。允堪自庆历、皇佑(1041~1053)以来,还于苏州开元寺、秀州(今嘉兴)精严寺建造戒坛传戒(《稽古略》卷四)。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命升州(今南京)崇胜寺建坛,名承天甘露戒坛。翌年又在京师(开封)太平兴国寺立奉先甘露戒坛。天下诸路皆立戒坛,凡七十二所。京师慈孝寺,别立大乘戒坛。使先于诸方受声闻具足戒(比丘戒),后至此地僧受菩萨戒(《佛祖统纪》卷四十四)。此为后世三坛次第传戒的开端。
明代中叶,封闭戒坛,受戒轨则遂遭废弛(《百丈清规证义记》卷七)。至万历间,如馨于南京灵谷寺,重兴南山,开坛传戒,三昧寂光继之,重立规制,开律宗道场于南京宝华山。弟子见月读体参照古规,撰辑《传戒正范》、《毗尼止持会集》,遂为近代传戒的典则。同时三峰法藏撰有《弘戒法仪》一卷,盛传戒法于江南;清初终南山超远加以补充,成《传授三坛弘戒法仪》一书。见月弟子书玉弘律于杭州昭庆寺,撰《二部僧授戒仪式》及《羯磨仪式》,有了这些着作,传戒的体制乃渐备。又清初广东弘赞,着有《比丘受戒录》和《比丘尼受戒录》;乐山老人着有《增删毗尼戒科》、智旭着有《重治毗尼事义集要》等书,俱行于世,为各地传戒时所依用。到了清末,湘僧长松以各地传戒遵守戒科不一,谓‘遵三峰者不少,亦因乐山颇多,集吴越间专遵华山更广矣’(〈戒科删补集要叙〉)。因依毗尼删补合辑《弘戒法仪》、《增补毗尼戒科》、《传戒正范》诸本,成《戒科删补集要》,盛行于湘鄂之间(苇舫〈中国戒律宏传概论〉,见《海潮音》第十五卷第七号)。
传戒的形式:
古代传戒唯属律宗寺院之事,近世禅寺、教寺亦相率开坛传戒。有些不定期传戒的寺院,常于数月前分寄‘报单’,实贴各寺山门,使远近周知。
一般备戒之法都是连受三坛。凡新戒入寺求戒须交一定戒金,以充戒堂灯烛香花、戒牒、同戒录等费用。登记后男女新戒分别编入戒堂。以三人为一组(叫做‘一坛’),次第编号,登坛受比丘戒时,即依此序而行;初坛沙弥戒和三坛菩萨戒,皆另集体授受。每传一坛戒法,事先都要经过隆重演习,称为演仪,然后正式传戒。据《传戒正范》所载︰初坛授沙弥戒前请戒忏悔仪,有净堂集众法、通启二师法、请戒开导法、验衣钵法、露罪忏悔法、呈罪称量法等。二坛授比丘戒前请戒忏悔仪,有明习仪法、请戒开导法、通白二师法、教衣钵法、审戒忏悔法等。三坛授菩萨戒前请戒忏悔法,有通白二师法、请戒开导法、开示苦行法等。
初坛传戒仪式,于法堂或其他适当场所举行。至时鸣钟集众,待新戒齐集法堂,引礼作白教新戒请师开示。传戒和尚即为开导受十戒意义,并行三归羯磨。次为说沙弥十戒戒相(沙弥尼同),一一问以尽形寿能持否?众答‘依教奉行’,初坛告毕。
二坛传戒仪式,在戒坛举行。即为比丘、比丘尼授具足戒。受戒之时,鸣钟集新戒于法堂,迎请戒师入戒坛。十师入坛拈香礼佛毕,绕登坛上就座。传戒和尚依律命羯磨师作单白羯磨,差教授师下坛与诸沙弥询问遮难。教授师对新戒先说衣钵名相,随问‘今此衣钵是汝自己有否’?新戒答‘有’,即向师白受衣法,再口诵偈咒,身着袈裟。然后教授师次第询问十三重难,及十六轻遮;新戒必须一一肯定回答。这是在受戒前实施审查受具者是否犯有众罪以决定允许加入僧团的遗制。这时问的遮难,在戒律程序上为预审,坛上正式受戒时,据此一一重问。
问毕,传戒和尚即开导明授戒体法。次依白四羯磨(三读表决法)仪式,为诸沙弥授比丘戒。受具足戒已,传戒和尚又举四重禁即淫、杀、盗、妄四重戒或四不应作事,说明任犯一禁即失去比丘资格。比丘本(依用《四分律》)有二五0条戒相,比丘尼有三四八条戒相,俱以四重戒为根本,故戒坛上只宣四重戒,其余枝叶戒相,命受具者下坛后学习。
三坛传戒仪式,一般多就佛殿举行(若新戒多,丹墀中亦可)。正中敷一高座,供本师释迦牟尼佛位,左上高座供尊证师十方诸佛,羯磨师文殊菩萨,教授师弥勒菩萨及同学等侣十方菩萨位。右上高座候所请菩萨戒法师。受戒之日,鸣钟集新戒于佛殿,请师入坛仪式与二坛略同。以前一般在受菩萨戒之前,和尚为已受比丘、比丘尼戒者开示之后,即令每人燃香于顶,或九炷(菩萨优婆塞、优婆夷),或三炷(菩萨沙弥),或十二炷(菩萨比丘),谓之烧香疤(编按︰台湾之在家众,多燃于臂而不燃于顶)。烧香于顶之起源,相传始于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释志德主天禧寺,每与七众授戒燃香于顶,指为终身誓。此为中国汉族佛徒烧香疤之始(见谈玄《中国和尚受戒烧香疤考证》)。但燃顶之法为羯磨所无。
大众齐集,菩萨戒师即开导三聚净戒,即菩萨戒法︰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次起座拈香作梵,二阿阇黎同音,教受戒者奉请释迦如来为得戒和尚,文殊师利菩萨为羯磨阿阇黎,弥勒菩萨为教授阿阇黎,十方一切如来为尊证。继之教以忏悔三世罪业及发十四大愿。最后依《梵网经》宣说菩萨十重四十八轻(若授在家菩萨,六重二十八轻)戒相,授受问答方式与受比丘戒时略同。仪式完毕,戒师作礼下座,新戒归堂,三坛完毕。
戒期完毕,由传戒寺院发给‘戒牒’及‘同戒录’。从前宋代僧尼出家时领取度牒(出家僧籍证明书),受戒时领取戒牒(受戒证明书,具有法律效力),都由政府颁发。传戒寺院只发一种‘六念’。受戒时须呈验度牒,才能受戒(《庆元条法事类》卷五十道释令)。
到了明·洪武、永乐间(1368~1424)三次下令,许僧俗受戒之人,抄白牒文随身执照,凡遇关津把隘之处,验实放行(见明·如馨《经律戒相菩萨轨仪》)。戒牒的作用遂成为僧尼旅行的护照。清初废止度牒,僧尼出家漫无限制,各地亦传戒频繁,而戒牒改由传戒寺院发给,其内容和形式遂极不一致了。(林子青)
◎附一︰王景琳〈寺院的传戒与受戒〉(摘录自《中国古代僧尼生活》二)
(一)传戒受戒前的准备
寺院的传戒,像《水浒传》中文殊寺那样为鲁智深单独选择吉日良时传戒剃度的情况,并不普遍,显然是由于赵员外乃文殊寺大施主,长老不愿驳其面皮,才这样破例的。一般来说,寺院的传戒一年中有两次,一次在春季,一次在冬季。春季多在二月初八开堂,冬季多在十月十八日开堂,但也有些寺院的传戒是不定期的。
在传戒之前,寺院往往要事先发出文告,公布举行传戒仪式的日期,这个文告称作‘报单’,其格式及内容大致是这样的︰
本寺谨择□月□日,开新戒堂,传授千佛大戒。凡欲求戒者,预备三衣、钵具、经律等,宜早来山,进堂演习律仪,毋使临期仓促。特此预闻。
□□寺监院某甲告白
这是一张寺院传戒的‘宣民告示’。所谓‘开新戒堂’,即是吸收新人入寺受戒为僧。这张报单常于传戒前数月就张贴于寺院山门之外了。也有的寺院为了广招僧徒,扩大本寺的影响,避免让那些因不知开新戒堂日期的人们误了受戒,还把报单远近张贴,广为宣传。有的报单还写上传戒住持的法名。当然,也有的报单写得十分简约,仅注明‘今冬传戒’或‘今春传戒’等字样,下属‘XX寺’。
凡新求戒入寺者,除了按照报单的要求,须准备三衣、钵具、经律等寺院生活必需品,即《水浒传》中写到的赵员外为鲁智深订作的僧帽、僧衣等,还要交纳一定的戒金。戒金主要用于戒堂灯烛香花、戒牒等项开支,如清代入寺就须交纳银子一两五钱六分。戒金,也就是老百姓所说的‘攒单银’。如果受戒前已经在寺院中充当过‘行者’,服过杂役,‘攒单银’可以减半。寺院要求出家人自筹三衣等物,并交纳攒单银,既有经济上的原因,同时也含有考察求戒者皈依佛门之心诚与不诚、坚与不坚的意思在内。据说,戒金是不能用现成银两置办或由他人代办的,而需由求戒者亲身乞化得来。《一梦漫言》说,华山见祖未出家前,听说狮子岩大力、白云二位高僧,精修净业,持守戒律,德行甚高,极为向往,遂亲至狮子岩苦求二僧为自己传戒。大力为其诚心所感,命其置办衣钵等物。华山见祖友人闇初得知,欣然帮他筹备。不想白云以为如此出家,受戒太易,惟恐日后持戒不坚,故一定坚持要华山见祖去沿门乞化。这个故事说明‘攒单银’本是作为对求戒者的一种考验而产生的,但在流传过程中,却渐渐失却了这一层意义,只剩下经济因素了。
对于欲求戒出家的人来说,自筹了衣钵等物,肯交攒单银,并不意味着就一定可以受戒为僧,寺院在传戒之前,还要进行一定的甄别与选择。
按照佛教教义,除地狱中诸鬼因作恶太多,只能终日受苦,无暇皈依之外,其他一切愿意皈依佛门的众生皆可成为僧团成员。可是这种不分各色人等,三教九流一律不加区分的传戒受戒之法在现实中并不能行得通,往往会造成寺院人员的混杂,难免遭受社会的讥嫌。所以,在普度众生的原则下,寺院还需进行出家资格的审查。其审查内容大致包括︰小于七岁,七岁以上但生活不能自理者,不予传戒;年过七十,起卧需人照料者,不予传戒。一般奴隶、贼、负债人不予传戒。但如果奴隶征得了主人的同意,贼人痛改前非,负债人还清债务,便不再属于‘禁令’所禁之列,仍然可以出家受戒。
(二)传戒受戒的程序传戒,是相对寺院而言的;受戒,则是就求戒出家者说的。但从仪式上来看,二者实为一回事。传戒与受戒在寺院生活中都属于庄严隆重的大事之一,其间的每一程序都极有讲究。
传戒之前,寺院首先要设立戒场,对于传戒的场所进行装饰。如果戒场设在露天,就需在绕场四周设立结界标示,并在四角悬旛,地面上喷洒香水。但更多的情况还是设在大殿、法堂或僧堂。戒场上除了佛像外,最主要的器物有香案、香烛、香花、各种法器以及住持、戒师、收弟子的师父等的座位。从晋代时起,不少大寺院还专门修建用于传戒的戒坛,如唐·干封二年,道宣于长安净业寺建立戒坛。据《戒坛图经》所载,其戒坛共建三层,最下层纵广二丈九尺八寸,高三尺;中层纵广二丈三尺,高四尺五寸;上层畟方七尺,高二寸;建筑四围上下还雕饰有狮子神王等图纹。此后戒坛的建筑,多以道宣所建为定式。
传戒受戒的具体程序,因时代的不同,地域的不同,颇有差异。如唐宋时,出家人往往先要到寺院中服各项劳役,此时可以垂发而不剃发,并可从师受沙弥戒。待政府规定的度僧之日到来,经过审查、甄别,得到官方给予的度牒,就取得了僧人资格,可以剃度为僧,以后还可接受比丘戒。这套程序到元代就被废弛了,明末则开始有了连受三坛的所谓‘三坛同受’制度,并一直延续下来。不过,需要指出的是,这些差异仅仅体现在传戒步骤的先后不同及一些细枝末节上,传戒中一些重要的步骤仍是大体相同的。
寺院的传戒基本分为四类,即居士戒(包括‘五戒’、‘八戒’两种)、沙弥戒(又称‘十戒’)、比丘戒(又称‘具足戒’)、菩萨戒(又称‘三聚净戒’)。其中惟居士戒属于寺院为在家修行的男女信徒举行的传戒仪式,其他三戒即所谓出家僧人‘三坛同受’的戒律。初坛传沙弥、沙弥尼十戒,二坛传比丘、比丘尼具足戒,三坛传菩萨戒,一般传戒皆连受三坛。
剃度
在初坛传戒仪式之前,还有一项必须先行举行的仪式,这就是剃度,即俗称的‘削发’。剃度是出家僧人与居士、俗人外貌上最为不同的显着标志。只有经过剃度的人,才具有可以接受三坛之戒的资格。剃度也意味着一个人已被僧团所接受,故而佛门中对削发剃度看得甚重,一般都在隆重的场合下进行。
剃度,标志着出家人告别红尘,遁入空门之始,由尘世──君主统治之世出世──进入寺院,在封建家天下的社会里,被认为是君主对自己臣民的极大恩赐。所以出家人在削发剃度的仪式上,首先要拜谢君主的‘开启功德’。这时,寺院中的众僧与新出家人要面北而立,由主持传戒的戒师(又称戒和尚)祝颂道︰
‘皇帝万岁臣统千秋,天下太平法车仑常转。伽蓝土地增益威光,护法护人无诸难事。十方施主福慧庄严,合道场人身心安乐。师长父母道业趋隆,剃头沙弥修行无障。三途八难咸脱苦轮,九有四生俱等觉岸。’
然后众人一起念佛号,新出家人则向戒师唱念道︰‘大德一心念︰我某甲今请大德为剃头受戒阿阇黎。愿大德为我作剃头受戒阿阇黎。我依大德故,得剃头受戒,慈愍故。’这番唱念,一般要念得字正腔圆,音调悠长。唱念之后,才可由戒师为之主持剃除须发。
人的身体在成年后仍不断生长的,惟有须发。佛教认为,不断生长的须发具有竞争之意,能诱发人的竞争之心,使人内心不得清净,故而做僧人先要剃去须发。而须发,尤其是头发,在中国传统观念中却是受之于父母,万不可摧残毁坏之物。《三国演义》中曹操马践青苗,为严肃策纪,曾以削发代头。可见头发在汉民族心目中的重要价值了。佛教要求剃去须发,自然也不能漠视这一汉民族特有的心理定势与习俗,而要益发把仪式搞得正式、庄重。削发之前,戒师要先手鸣引磬,率受戒者走出堂外,向北三拜,辞谢君主;复三拜,辞谢父母,以示自己从此即将脱离尘世,一心修行了。佛门称削发为剃度,意即剃发使人得以超度,由此岸度往彼岸,故要在辞别此岸之君主、父母之后,才能动刀为受戒者削去须发。
削发时,受戒者当换上僧服,先向戒师合掌跪拜。戒师则手持净瓶,以手指沾香汤,轻轻在受戒者头顶滴上三滴,据说这样可使受戒者心底清凉,烦恼不侵,摒除去俗人的气味。剃度和今日剃光头不仅意义不同,方式亦有差别。在戒师动刀前,先要将受戒者头顶中心的少许头发挽成一个小髻,然后举刀从下周旋剃上。待仅存头顶小髻时,戒师将再次手持净瓶,口念偈语,每念一句,在场的僧众即随声应和一句。如此念和三遍之后,戒师当对受戒者道︰‘我已为你削除头发,唯有顶髻犹存,你可最后慎重考虑再下决心。如不能忘身进道,忍苦修行,少发犹存,仍与俗侣相同,放你归家,尚不为晚。’如果受戒者回答︰‘决志出家,后无悔退。’戒师就将受戒人引至他日后的师父(教授阿阇黎)面前,合掌跪下,并把戒刀交其师父,由师父执刀道︰‘最后一结谓之周罗,唯师一人乃能断之,我今为汝除去,汝今许否?’答云︰‘可尔。’随之,师父手起发落,诵‘落发偈’,并授其袈裟。受戒者应顶戴而受,受了再交还师父。经过三次授与,受戒者在师父帮助下,穿着袈裟,即行礼佛,并绕坛三匝。最后礼谢僧众及戒师与师父。这样,就可以正式登坛受戒了。
初坛传戒
新受戒者,在寺院中也叫‘新戒’。新戒经过剃度,寺院一般先传沙弥戒(如新戒为女性,则为沙弥尼戒),也就是‘三坛传戒’中的第一戒──初坛传戒。初坛传戒仪式,多于露天设戒场或于法堂内举行。开坛时,要鸣钟集合众僧,含新戒齐集戒场,由新戒请师开示。这时,戒师即为新戒开导受十戒的意义,然后迎请十方三宝一切菩萨及护法龙神,这叫‘请圣’。请圣时,戒师要当堂鸣尺道︰
‘善男子,汝既能依教奉行,欲受此根本十戒者,理须迎请三宝,慈悲证盟,次屈万灵,威神镇卫。汝起立合掌,随我言音,作观远想,一心启请。’
于是,戒师一一道所请之圣,新戒应以十分虔诚的口吻,答‘弟子XX一心奉请’。请圣毕,即令新戒进行忏悔。忏悔后,由羯磨师(法事的主持僧)或戒师(亦可由师父)向新戒问‘遮难’。佛教以为俗世有十三重难,十六轻遮,在传戒时,当依次向新戒询问,新戒则必须如实回答。所谓十三重难、十六轻遮的具体内容,不同的寺院、不同的教派有不同的说法,但其中不少重要的内容,却各派皆同。一般在传沙弥戒中,不必将十三重难、十六轻遮一一问道,而只问其中重要的即可,如︰
汝曾盗现前僧物否?
汝曾于六亲男女中行淫否?
汝曾污破僧尼梵行否?
汝曾于父有病时舍去不顾否?
汝曾于母有病时舍去不顾否?
汝曾于师长有病时舍去不顾否?
汝曾杀害发菩提心众生否?
……
戒师发问时,新戒须长跪在地,双手合十,低头凝目,答以‘是’或‘否’。
经过问遮难,下一项便是‘授皈依’。‘授皈依’也叫‘受三归’,即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佛’指佛祖,‘法’指佛门教义,‘僧’指继承、宏扬佛教教义的高僧。‘归依’意为投靠,表示自己从此将以全部身心投靠于佛、法、僧。授皈依的本质实为信仰问题,但也须通过仪式加以体现。授皈依时,新戒仍须合掌长跪,戒师则面对新戒,举唱︰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佛无上尊,皈依法离欲尊,皈依僧众中尊。皈依佛竟、皈依法竟、皈依僧竟。如来至真等正觉,是我大师,我今皈依。从今以往,称佛为师,更不皈依邪魔外道。慈愍故。’
戒师每唱念一遍,新戒也要随声唱念一遍,并随礼一拜。这样反覆三遍之后,即算是完成皈依了。
如果说剃度主要是从人的外貌上标志着由俗人到佛教徒的转变,那么,‘受三皈’则主要是从人的精神、信仰上标志着这一转变的完成。受过三皈之后,新戒才算是真正取得了登堂入室的门票,可以进一步受各种戒律了。也就是说,直到此时,才算正式开始进行初坛传戒。这时,戒师要手持戒尺,以庄重沉缓的声调,向新戒宣说沙弥的十戒戒相︰
‘善男子,汝既舍邪归正,戒已周圆,若欲识相护持,应受十戒︰
尽形寿不杀生,汝今能持否?
尽形寿不偷盗,汝今能持否?
尽形寿不淫欲,汝今能持否?
尽形寿不妄语,汝今能持否?
尽形寿不饮酒,汝今能持否?
尽形寿不涂饰香油,汝今能持否?
尽形寿不听视歌舞,汝今能持否?
尽形寿不坐高广大床,汝今能持否?
尽形寿不食非时食,汝今能持否?
尽形寿不蓄金银财宝,汝今能持否?’
‘尽形寿’即终生的意思。每当戒师宣读完一条戒相,新戒亦须应声回答‘能持’或‘依教奉行’。
待十戒宣毕,初坛传戒即完满结束了,新戒将在众僧带领下,彼此庆贺寺院中又增添了新鲜血液。
受沙弥戒者,大都为七岁以上,二十岁以下的年轻人。他们通过受戒建立起和戒师、教授阿阇黎(师父)的师徒关系,不仅在课诵修行上要接受二师的教诫,而且师徒间还有情如父子的相互敬重、事奉的关系。一般沙弥、沙弥尼年满二十以后就可受具足戒,成为比丘或比丘尼了。往往授其具足戒之师,仍然由原来为之剃度的戒师和教授师父担当。除非传沙弥戒时的师父还俗或离寺,或圆寂,或师资无缘,才另请授具足戒之师。(中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