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门法事 >> 开光法会 >>

开光_百科

分享到:
开光_百科
开光
  开光有多种。根据宗教引不同分为佛教开光、道教开光(如关帝阁专做关公开光)、阴阳师开光、堂口开光。佛教开光又分为群开光和单独开光。开光对于各个宗教来说是通过一种仪式来接引灵性和仙气帮助请宝人。开光就像给物品点上烛光,自己做善事、修功德就会让烛光更亮,在冥冥中引到灵性和仙气。功德高的人就像给宝物点上更大的蜡烛让烛光更亮帮助你更优先、更快的引来灵性和仙气。如果得到宝物的人,没有修功德、做善事。烛光就会慢慢熄灭。
  起源
  开光做为一种宗教仪式,最初来自道教,开光即为道教仪式之一。开光就是把宇宙中无形的、具有无边法力的真灵注入到神像中去,神像也就具有无边法力的灵性。故而开光是神像被供奉后,必不可少的仪式。佛教本来没有开光,但有种佛像加持的仪式,跟开光差不多,流传到现在,就都统统叫开光了。而道教开光神像的方法,乃事须经由高功法师,择良辰吉日进行开光点眼之仪,仪式中含:清净、请神、发旨、发令、七星、八卦、入神、敕笔、敕镜、敕鸡、开光、发毫等十二种科仪才完成,使恭请的神灵汇聚神像,藉此借助衪的威灵,使供奉者运气好转,求财谋事都能得心应手,方可安座家中或庙堂,供人参拜,庇佑平安。与其他宗教不同处,在于道教神像有入神仪式,其目的为有神灵常驻。佛教的开光是高僧使用秘法根据每年每月每时不同的吉祥方位推断(每日吉时当旺之喜神方,财神方,贵神方,开光时在吉位生旺方,以吉时吉方将加持力发挥最大化),来选定开光加持仪式的寺庙及道观,结合各方寺庙或者道观长老大德的无上修行,通过严谨的持印诵经,对吉祥物品进行相应的开光加持,对吉祥物的本质加以特有的文化提升。
  开光简介
  又称开窗,为瓷器装饰构图方式之一。即在器物的显着部位以线条勾勒出圆形、方形等形状的框架,框内绘各种图案,起到突出的主题纹饰的作用。这种装饰方法如同古建筑上开窗见光,故名。南宋吉州窑、金代耀州窑及金、元磁州窑等瓷器上普遍采用开光装饰。元、明、清景德镇瓷器上大量运用开光技法装饰画面,品种有青花、五彩、斗彩、粉彩等,官窑瓷器上更为普遍。开光装饰技法使器物更具有整体性、连续变化的美感。
  规矩
  佛教开光后,佩戴开光物品的人要尊重佛教三宝,要乐善好施,开光后终身不能退佛门。要遵从佛门戒律,虽为世俗弟子但是要遵从居士应该做的事情。如旅游不能进教堂、清真寺等异教场所。如女子月经来必须取下不能佩戴,月经结束后才可以再带。如果做了不敬事情或者丢失开光物品,必须赎罪才可以消除对自身影响。
  证书
  开光起源自民国时期的山西,因为山西地区佛法广大,历史悠久,比较有名的寺庙有云林寺等。因为有些寺院开光法会忙碌会请居士帮助诵经开光,这样开光后的物品居士可以在结缘给的居士。开光证代表开光的类别,同时表明并非寺院开光,因为佛的法身不能用纸来证明,这样就贬低了佛的法身。所以开光证代表居士,现在一些商业性的风水店把居士开光说成是寺院开光。以此来迷惑信众。真正的开光证,上面有寺院主持的签字、寺院的印章、居士的签字、居士的印章。目前市场上所流传的开光证书99%都是假的,正宗寺庙开光是没有证书的,请广大信众注意。
  禁忌
  家中陈设禁忌象牙,虎骨,狼牙,狼皮,豹牙,豹皮,猴皮,猴骨,鳄鱼,熊牙,盔犀鸟头骨,熊爪。禁忌饮食禁忌:吃过熊掌,鱼翅,野禽,鹿肉,飞龙,猴子,猫,狗,蛇肉,鳄鱼,果子狸,野兽。这些食材阴恶之气太重,吃后容易怨气缠身,会厄运连连,财运很差,而且容易突然出现横祸造成婚变。而且身体会出现病症,舌头两侧有牙齿痕迹,关节离奇作响及疼痛,肌肉有不寻常的虫爬感及酸痛,肠胃胀气以及腹泻,咽喉炎,腰酸,盗汗,全身乏力,睡觉抽搐。
  过程
  开光时,将佛像安好,先诵经及咒语,奉请佛菩萨安座,然后才请高僧为佛像开光说法,《黑谷灯语录》中说:“开眼者,本是佛匠雕开眼,是事开眼;次僧家诵佛眼真言,诵大日真言,而成就佛一切功德,此谓开眼也。”其实开光就是为佛像举行一种说法的仪式,其具体的仪式如下:主法者先拿新毛巾向佛像做一个擦佛像的动作,说一首偈语,赞颂佛菩萨的功德,此谓开眼也。其次再用镜子向佛像正面对照,说几句寺院、佛像完成的因缘;然后主法者拿起朱砂笔,再说一首偈语,然后将朱砂笔向佛眼的方向作一个“点”的动作,大喊一声“开”,经过如上的一番仪式,开光才算完成了。开光时,由于佛菩萨的功德不同,所以主法者所说的法也有所不同,并且主法者常常会提到为佛像开“六通”,即眼通、耳通、鼻通、舌通、身通、意通,让佛像具有六种神通,点眼眼通,真见无所不见;点耳耳通,妙闻遍及十方;点鼻鼻通,普嗅法界诸香;点舌舌通,演说妙法无穷;点身身通,分身尘尘刹刹;点意意通,能鉴三世群机。 开光法会的仪规最早见于北宋太平兴国五年(980年),北印度乌填曩国传法大师施护在开封太平兴国寺译经院译出的《佛说一切如来安像三昧仪规经》。该经指出,佛像塑画雕造完成后,就要举行安像庆赞活动。首先选择吉日良辰和结界胜地,其次在此处设置伴盖、幢幡、香花、水果、灯明等佛供,接着由身着庄严如法的阿诸梨起身入佛堂安像,并同弟子们一心观想如来一切圆满之相。然后合掌作礼,瞻仰圣容,以净香花等供于佛前。再是入定心,离疑念,诵咒三遍,请一切佛安住于此,受此香花、灯、果、饮食等供养。复次,安置佛像坐西向东,并用黄布覆盖。阿诸梨作观想佛如一聚火,如来真身诸相圆满,然后以“唵阿吽”三字安于佛之身上。把“唵”字安于顶上、“阿”字安于口上、“吽”字安于心上。若是金、石、铜等佛像,就要涂上香油,用草刷子刷干净,然后用歌舞妓乐赞颂,僧人复颂香油真言。再用盛满香水和五宝五药花果的净瓶,灌浴佛像,僧众齐诵偈赞,并作歌舞妓乐。若是画像,要用镜子照之,再以前述五种净火涂于镜,沐浴镜中影像。再依次吟诵着衣真言、安耳真言、安发髻真言、安指甲真言、安此须真言、献涂香真言、安庄严真言等等,然后依灌顶仪规将佛像置入曼荼罗,诵本尊真言三遍。一切供养仪具足后,开眼师用笔作点姿势,这是为佛像开眼之光明,再诵开眼光真言三遍。这时,佛像即已开光。诵完开眼光真言后,令施主入曼荼罗,齐诵护摩真言、增寿真言、息灾增益真言,使众生普获吉祥。这时,阿诸梨即教化施主结缘,施利增福,金银财帛等随布施。复次,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也施以财物,令福德更具圆满。曼荼罗之内所供财物,必须都归阿诸梨,其他人不得享用。当这套仪规全部完成后,即可收坛。这是密宗的开光。
  表法意义
  佛教中任何仪式都具有一定的表法意义,开光也不例外。我们众生从无始以来,受到无明尘垢的污染,而不能彻见诸法的真理,所以需要开发我们内具的智慧。如神秀禅师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试,勿使惹尘埃。”所以,在开光仪式中,主法者拿起毛巾向佛像作拂尘的动作,这是表示要拂去我们众生心地上的垢尘;然后再用镜子一照,表示垢除净显,明心见性,真正见到诸法的本来面目。用朱砂笔点向佛眼,由于眼睛代表着智慧,所以点开佛眼,意思就是要开发我们众生的内在智慧。我们众生由于无有智慧,对诸法妄起分别,就如眼睛有病,见到空花,所以需要除去眼病,这就是我们的般若智慧,开光这种仪式源自道教及民俗,由于佛教在流传过程中,受到中国原有的文化影响,所以便接受这种仪式,这也是佛教中国化的一种表现。但是,开光仪式所具有的内涵,则是佛教特有的提升。现代有的佛教徒往往忘记开光的内涵,而偏重追求仪式的隆重,这是执事废理;或者有的人认为开光仅是一种仪式,没有什么实在的价值,这是执理废事。这两种现象,都属偏见,佛法提倡事理圆融、事理无碍,所以我们在举行开光仪式时,不要忘记这种仪式的内涵,不仅要开佛像眼,更要我们众生的心眼,开发内在般若智慧。只有这样,才能契合佛教的真意。
  装饰手法
  为了使器物上装饰变化多样,或突出某一形象,往往在器物的某一位置留出某一形状(如:扇形、菱形、心形等)的空间然后在该空间里装饰花纹,称为“开光”。常见于景泰蓝、雕漆、陶器器皿上的装饰。原从古代建筑窗户的某种形状演变而来。
  一般为白地开光,也有色地开光。在成型器物表面,贴上圆形或方形的湿纸,施色釉后把纸揭去,在没有釉的空白处,以色料绘花纹,干燥后即行吹釉或以其它方法施釉,高温烧成。有一种洒蓝地开光五彩器的制作,先贴上长方形湿纸,然后用青料吹青,揭去贴纸,罩上透明釉,经高温烧成即为洒蓝地。再在白色开光内用五彩绘画,低温烤烧即成。
  “开光”在景德镇的老艺人中又称“开堂子”,这是陶瓷美术、常用的装饰方法之一。具有突出主体对比强烈,以静衬动等特点。为了使器物上的装饰变化多样,或突出某一形象,往往在器物的某一部位留出某一形状、扇形、蕉叶形,菱形、心形、桃形、方形、圆形等的空间,然后在该空间里饰以山水、花纹、人物等,称为开光。陶瓷上经常利用纹片釉及花釉等特殊效果来进行“开光”的装饰,原是从古代某种建筑物上窗户的形式演变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