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学教育 >> 社会佛教教育 >>

从大学生角度浅谈佛教社会功能之心灵疗养——李昱(2)

分享到:
  “不管你信不信佛教,从小学到大学,这么多年的传统文化教育使你在无形之中已经受到了很多佛教文化的熏陶,只不过你没有意识到罢了。”一位信仰佛教的同学这样对我说。诚然,是这么回事,在我将此话转述给其他同学时,并没有得到他们的反驳。在有佛教信仰的同学看来佛教文化的熏陶使他们培育起了一种特殊的情感。其一是对佛教“三宝”的心理归宿感,使他(她)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感觉到一种来自“家庭”力量的支持,从而摆脱孤独无助的感觉,树立起信心,全力解决眼前的困难,从逆境之中走出;其二是对他人乃至对一切生命的慈悲心和报恩感,由于重奉献轻索取,减少了许多心理上的不平感。佛教信仰者C同学告诉我她以前看谁都不顺眼,而且有很强的嫉妒心,看不得别人比她好,当年家乡的第一名进入大学后才发现了自己的渺小,巨大的反差使她痛苦不已,整天脑子里都是和别人在比这比那的,自己比不过了,就很生气,很郁闷非要找个不如自己的再比试来获取满足感。沉迷于此,不能自拔。干什么都无法专心,总是陷入那种情绪之中去。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参加了一个佛寺举办的夏令营,短短几天的寺院生活看似平常,但是却给她学佛打开了一扇大门,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她迷上了佛教,成为了一个佛教信仰者之后,身心都有了很大的变化。“我发现自己以前的行为真的很幼稚很可笑,众生平等嘛,有什么好比呢,根本就是我庸人自扰啊!”由于佛教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不少同学在无形之中当保持了一种平常心,从而大大减少了出现心理问题的可能。
  三、意志的磨练
  佛教本来就是讲究意志的磨练以求奋斗和进取的,在六波罗蜜中,有精进波罗蜜,是菩萨成佛的六种重要法门之一。现代佛教将净土宗的“信、愿、行”实行了现代转换。一些讲经师在学校办讲座时对大学生开示,要求他们用取经的精神立下宏愿,以现实功业实现弘扬佛法普渡众生的大愿。在此过程中要树立成功的信念和信心,做好大成功必遇大磨难的思想准备,而且要勤勉奋力克服一切困难,去实现自己的目标。通过“信、愿、行”的过程,我们认为确实有利于大学生意志的磨练,造成自我化解心理压力的内在力量。现在的大学生很多都是独生子女,是集全家宠爱于一身的幸福的一代,从小到大各种各样的事都被父母一手包办,直到进入大学,远离家门,开始独立生活。最大的问题也就暴露出来,不少大学生的意志力极其脆弱,干任何事都缺乏持久的动力,遇到困难很难坚持下去,半途而废。久而久之,挫折感的过度积累造就了心理阴影,对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访谈的同学中或多或少的都存在这个问题,在无信仰的同学那儿最为突出。“我也想磨练自己的意志,可就是找不到行之有效的方法,缺乏长久的精神动力。”这个问题对于佛教信仰者C同学来说却很简单,她每天都要坚持一定时间的打坐,读佛经。久而久之,自然磨练了自己的意志力,在她看来只要拿出每天做功课的精神,没有什么困难是克服不了的,坚持到底达成目标就很自然了。佛教爱好者D同学说他磨练自己意志的方法是:一旦自己想要放弃时就想想书中高僧大德几十年如一日的苦修,也就有了动力,能再坚持一下,效果也不错。或多或少的,佛教文化对于这些大学生意志力的磨练都有了一定的影响。有了坚定的意志,就有了自我化解心理压力的内在力量。这点对于健康心理的获得是大有好处的。
  四、伦理道德的实践
  佛教的伦理道德带给我们的其一是坚持与人为善,宽容待人的处世态度,其中最重要的是强调“忍辱”。人间最难忍的是侮辱,佛教却将忍辱作为修行的重要内容,要求修行者以平静之心对待侮辱,以战胜烦恼。曾经有位大师在办讲座时对大学生开示说:忍是一种勇敢,是一种牺牲,是一种定力,你们把忍的功夫做到多大,将来的事业就能成就多大。“忍辱”的训练培养了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使他们能够以比较平静的心态对待不平的事情,从而省去了很多烦恼。C同学告诉我只要以一颗平常心来看待事物,很多看似不平的事其实都可以一笑了之的,过多的关注只是自寻烦恼。其二是强调“奉献”,在助人中得到快乐。大乘佛教要求修行者,必须行“布施度”。布施一方面是为了破除个人的贪心和吝啬,以减少在未来世界的苦果;另一方面则是发大悲心,超度众生。在佛教这一伦理影响下,不少同学,致力于各种公共慈善事业(如支教、去养老院敬老等等)同时,得到了一种成就感,从自身的痛苦中解脱出来。佛教理解的“布施”,不仅指物质方面的,还有精神方面的,要布施给人快乐,例如给别人的成功以夸奖,给别人的痛苦以安慰。无疑这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也同样有利于自我保持良好的心境。不少同学虽然不信仰佛教,但是认同佛教这种思想并贯彻到行动中来,而且从自身的行动中,获得了快乐,保持了良好的心境。无信仰者E同学就是如此,每当她有什么不开心的时候,就会去做好事,当看到他人的笑脸的时候,她的心情自然也就畅快了起来。与此同时她由于常做好事,在同学中建立的良好的人际关系,这种收获有时是你刻意去做也无法获得的啊。看来佛教文化对没有宗教信仰的同学同样可以发生作用。
  有同学曾提到其他宗教对于心理健康也有一些积极作用还以基督教为例子向我说明了他的看法,在这里我并不否认他们的积极作用。但是查过一些资料后我想也就基督教为例来简单的谈谈为什么佛教更适合我们国人。首先与其他宗教相比,佛教对于国人的影响可以说是源远流长而具有先天的优势,因而更加能在心理上增加认同感。其次,基督教中,个人的观念似乎更明显,每个人与上帝的直接关系更突出。《新约》重视个人灵魂的得救,因此,对信徒而言,耶稣不只是“我们”的“救主”,更准确地说是“我”的救主,因而得救的成果只属于个人,不能转让给他人。而佛教中则更加强调的是发大悲心,普度众生,大家一起获得救赎。相比较而言在中国这个人情社会中人际交往中佛教的这种我为人人的理念所获得的人人为我的结果所造成积极的心理影响是否会更广泛一些呢。再次,从伦理道德的实践——行善过程的具体心理过程来看。在佛教那里,行善不需勉强也不困难,它不是内心挣扎和矛盾的结果,而是自然自发、顺理成章的。因此,道德追求给人带来的是快乐——化解心理问题的良药、健康心灵的保障。而在基督教那里,由于上帝爱人在先,人对上帝的爱和崇拜在后,且是对上帝的爱的回应,因此道德根本上说是对上帝的感恩心理的外在表达。但道德的完满决非一劳永逸,虽然有上帝作为公正的裁判官这个前提,人就能产生一种诉诸终审法庭的盼望和信心而来的忍耐——这对行善提供了有力的心理保障,然而由于人无法根除自己的罪性,因此,行善也非自然而然,而是经常要遭受挫折的,需要不断地灵修祷告,建立和巩固与上帝之间的关系而这期间可能造成的痛苦是不能避免的。所以在我看来还是佛教文化更加适合我们。
  以上内容我们可以看到,佛教文化对心灵的安顿不仅表现在真、善、美的意识层面,而且表现为伦理道德和生活方式的实践方面;不仅表现为心理的抚慰作用而且表现为精神的升华作用;既满足了大学生这一特殊人群的心理需要,也为民族文化的重建、心灵的安定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总之,佛教在化解人与自我、人与社会的两大基本矛盾中,对安顿大学生的心灵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推而广之,佛教文化对于整个社会所发挥的心灵疗养的功能也就显而易见了。
栏目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