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港澳佛教 >> 历史 >>

香港佛教历史浅议(2)

分享到:

  
  自此之后,香港再没有露宿街头的僧人。后来,有很多出家人转赴台湾及南洋等地,也有很多往西方国家弘法去,而留在香港的,仍有一定的人数。这些留港的僧人,对重兴香港于大战后的佛教,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其中以“东北三老”── 倓虚法师、定西法师和乐果法师最为有名。
  
  大战后的香港佛教发展稳定,而佛教界亦更加注重兴办学校、老人院等社会慈善事业。那时因为有几件有关佛教的趣闻出现,如在跑马地超度、平息前差饷物业估价署闹鬼事件,以及在赛马场举行求雨法会,令市民对佛教兴起了一阵热潮。同期,本港的佛教团体,亦开始筹建佛教医院。由此,可反映当时佛教已比较兴旺,但因为无国外的经济支持而发展有限。就好像佛教医院的筹建,共历十二年之久,其中的经费大多是来自香港市民,而当时的香港经济环境还是处于困难的时刻。
  
  但是,相对于天主教和基督教,这时期佛教在香港是发展得缓慢得多。由于这些西方宗教得到英国殖民地政府的特别厚待,加上来自欧美各国的人才、钱财及物资等资助,令他们在香港很快便取得极大发展,不论在宗教、教育和社会福利事业都有很大成就,其信徒亦逐渐在政府各机构当上重要职位。
   
  虽然如此,六、七十年代的香港佛教,由多位法师带领下,仍然是充满活力和理想的。从宝莲禅寺出家受戒的人数来看,发心学佛出家的人还是有一定的数目。
  
  九十年代的柳暗花明
  
  到了八、九十年代,香港佛教呈现柳暗花明的局面。由于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在本港普遍受到追捧,东方文化和宗教便相对地被视为落后和迷信。至于从香港佛教内部来分析,当时弘法的僧人不足,有青黄不接的现象。此外,在山上修行,过着简朴农禅生活的出家人,被社会人士视为消极避世,而僧人做佛事超度亡者,又被视为不祥。于是,佛教便出现了形象的问题。再加上经书流通不广,以致当时佛教在香港发展受到很大限制。
  
  但是在这个年代,二次大战后出生的婴孩已长大成人,由于他们所受的教育程度普遍提高,视野广阔,一神教已不能满足部分人的需要,继而在大专院校兴起一股知识分子研究佛法的风气。其时,能仁书院、新亚书院的佛学课程都有相当的发展,而罗时宪、唐君毅、牟宗三诸位教授的佛学著作亦相继出版。
  
  同时,在文化大革命后,国内宗教政策得以落实执行,人民重获信仰宗教的自由,中国佛教开始复兴;而在台湾,佛教在印顺法师、星云法师等大德领导下,亦有非常蓬勃的发展。
  
  以上种种因素,令香港佛教进入了一个新的局面。因而随着推广(例如在1983年佛教青年团体联合举办首届的《此岸彼岸》弘法活动),佛教的真理和慈悲精神开始渗入民间,学佛门径增多,佛学班更比比皆是。知识分子学佛、有钱人捐款和皈依、明星出家、歌星为佛教筹款、台湾法师来港举办大型弘法活动等,都改善了佛教在港人心目中的形象,令本港佛教更上一层。
  
  此外,天坛大佛自1993年开光后,现已成为香港的标志之一。而在1996年,香港特区区选委员会内的宗教劳工界互选,香港佛教联合会会长觉光法师得票最多。这一切一方面反映了香港佛教的重兴,也看到了出家人在社会中地位的提升。
  
  1997年回归后的蓬勃发展
  
  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特区政府实行了平等的宗教政策。由觉光法师带领争取了多年的佛诞公众假期,在1998年正式得到落实,而香港佛教联合会每年于佛诞举行的大型庆祝活动,亦成为香港人生活的一部分。1999年志莲净苑的重建落成,其古雅的仿唐建筑群亦成为本港一个重要的标志。于2001年,香港大学成立了佛学研究中心,并在2002年开办佛学硕士和博士课程。此后,佛教开始成为香港主流文化的一部分,而学佛的人,在社会各阶层也逐渐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