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节日的特点
时间:2008-03-12 08:47来源:缘起作者:佚名 点击:
节日,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种浪漫。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乃至不同文化范畴的社会组织,都有其不同的节日。人们把过去的美好历史记忆赋予节日,把对未来的美好希望寄托于节日。人们通过节日忘掉过去的得失,面对新的开始。人们以昨天的各种“纪念日”承传和弘扬人间的浩然正气,人们开创今天的各种“文化节”促进经济发展,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佛教的节日有一个别于其他节日的特点:那就是每个节日都要敬佛布施。敬佛,是用自己的虔诚恭敬之心向寺庙或家里的佛菩萨供像敬献香、花、灯、烛、果、茶等供品;布施则有两种内涵:一是布施僧众,二是布施诸己。
——布施僧众,即向僧人和其他贫弱众生及其现在的慈善机构布施财物和爱心,也叫外布。
——布施诸己,则是清净自己。佛教的“诸己”是指各种不健康的心念或心理。佛教认为,人有几种不健康的心理就有几个不同的自我存在,而形成各种不健康的人格。如果把诸多不健康的心都布施掉了,人们就见不到自私的人、暴虐的人、狠毒的人、冷酷的人、多疑多妒等不善的人,人就与天地同心同德,有一个健康完美的人格,即是圣人即是佛了。所以“布施诸己”即是向虚空布施我们自身的怨恨心、急燥心、妒忌心、贪恋心、淫欲心、偷盗心、欺诈心、陷害心、报复心、仇恨心等不健康的心念,这也叫内布施。内布施实际是一种自我心灵净化的方式,这正是佛教修行的根本。电视西游记中有一场戏:孙悟空吐了一盘子的“心”,都是红的,就是没有一颗黑心。也就是这个道理的演义。
因此,在佛教的节日里敬佛布施,其内涵和意义不外乎慈悲人事,净化自己而已。这“慈悲人事庄严自己”有着无限的空间供人们去理解和发挥,小至笑语轻言,大至兴国济世,毫毛宇宙间任凭各人自在挥洒。
佛教有很多的节日。因为佛教中有千千万万数不清的佛菩萨,每个佛菩萨的出生、出家、成道、涅磐都是纪念的节日,经过历史的演化承传,孕育出不同地区不同宗门各具特色的佛教节日。人们在这些佛教节日里,向自己心中崇拜的偶像敬献供品、忏悔己过、布施僧贫,以表达虔诚的宗教情怀和慈悲济世之心。这是佛教节日的意义所在。
佛教的节日在民间流传很广,它是印度早期佛教思想完美地融入中国传统文化而形成的中国社会文化现象,也是中国佛教文化的美丽特色。千百年来,佛教与中国儒道文化水乳交融,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应该正视它,了解它,以明辨歪理邪说,以保护我们自己,保护我们的正统文化,利国利民,造福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