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论著精华 >> 近期著作新论 >>

《认识与存在——唯识三十论解析》一书分享

分享到:
                                  济群法师新作《认识与存在——唯识三十论解析》一书由上海古籍出版社于2008年11月出版,全书382页21万字。在第一章唯识总论中阐述了唯识学中如菩提心、菩萨行、因明、种子、种性等一些基本概念的看法,在第二章关于本论中详述了《唯识三十论》的作者及写作目的、组织构架及其注疏和流传情况,第三章正论讲了阿赖耶(术语 A^laya,又作阿剌耶。心识名。八识中之第八。旧称阿梨耶。译曰无没。有情根本之心识,执持其人可受用之一切事物而不没失之义。新称阿赖耶。译曰藏。含藏一切事物种子之义。又曰室。谓此识是一身之巢宅也。盖此识中所含藏之种子为外缘所打而现起,以组织其人之依(外界)、正(身体)二报“三界唯一心”之义,即由此识而立。唯识述记二之末曰:“阿赖耶者此翻为藏。”慧琳音义十八曰:“阿赖耶者,第八识也,唐云藏识。”起信论疏中本曰:“阿梨耶,阿赖耶,但梵语讹也。梁朝真谛三藏,训名翻为无没识。今时奘法师,就义翻为藏识。但藏是摄义,无没是不失义,义一名异也。”大日经疏二曰:“阿赖耶,义云含藏,正翻为室。谓诸蕴于此中生,于此中灭,即是诸蕴巢窟,故以为名。”同十四曰:“阿赖耶是房义,是盛受义。”)自相、果相、情感等十一个方面的问题。书后附有论文八篇。   认识和存在的关系是古往今来任何哲学派系无法回避之问题,《唯识三十论》正是解决认识与存在的关系。世界虽然复杂,但归纳起来,不外乎“认识”与“存在”两个方面。那么,认识是什么?存在是什么?认识与存在的关系为何?是各自独立,还是相互隶属?本论“三能变”部分,用大量篇幅,重点探讨了人类认识的奥秘——八识五十一心所。三性三无性,揭示存在的各种形态及实质。而诸法唯识理论的成立,则论证了认识与存在的相互依托关系。唯识学考察认识与存在的目的,是为了帮助我们获得唯识的中道正见,然后落实于空性禅修,完成生命品质的转化。

[附]1作者简介

  济群法师,1962年生,福建福安人。1984年毕业于中国佛学院,随后到福建佛学院、闽南佛学院参学任教。现任闽南佛学院研究生导师及戒幢佛学研究所所长,并被聘请为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兼职教授,厦门大学宗教研究所高级顾问、客座教授。长期从事唯识、戒律的研究及讲授,发表相关学术论文数十万字。
在教学之余积极从事通俗弘法,时常应邀在中国各地及欧洲、澳洲高等院校,信众团体中演讲。1999年出版“人生佛教丛书”,包括《学佛者的信念》,《〈心经>的人生智慧》、《幸福人生的原理》。随后又推出“人生佛教小丛书系列”两辑,收录有《人生佛教在当代的弘扬》等十册,与社会大众广结法缘,继承太虚大师的人生佛教思想,提出佛法是人生智慧,生活智慧的理念。希望人们消除对佛法的误解,使佛法走入生活。

 [附]2   目录自序
认识与存在——《唯识三十论》解析
第一章 唯识总论
 一、菩提心
 二、三性三无性
 三、八识
 四、唯识
 五、种子,种性
 六、菩萨行
 七、瑜伽止观
 八、转依
 九、因明
第二章 关于本论
 一、作者
 二、本论的撰作目的
 三、本论的组织结构
 四、本论的注释及流传
第三章 正论
 第一节 标宗
 第二节 初能变——阿赖耶识
  一、赖耶的自相
  二、赖耶的果相
  三、赖耶的因相
  四、赖耶的行相
  五、赖耶的所缘
  六、赖耶的相应心所
  七、赖耶的情感
  八、赖耶的伦理属性
  九、相应心所与阿赖耶识的差别
  十、赖耶的特征
  十一、赖耶的伏断位次
第三节 第二能变——末那识
 一、举体出名门
 二、末那的所依
 三、末那的所缘
 四、末那的行相
 五、末那的相应心所
 六、末那的伦理属性
 七、末那在三界的活动情况
 八、末那的伏断位次
 ……
附录 论文八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