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菩萨信仰 >> 综论 >>

汉地佛教信仰的四大菩萨

分享到:

  菩萨,是梵语“菩提萨埵”译音的简称。菩提者觉悟,萨埵者众生。菩萨之意为“觉悟众生”也有译为“救渡众生”“普渡众生”的,含有【自觉觉他】的两层意思。菩萨是佛教的实践者,是大乘教的代表和最高果位。佛典中有开士、超士、圣士之名号。菩萨的实质就是:有觉悟的有情人。其宗旨是:普渡众生。这让人想起“为人民服务”,也想起“道济天下”。

  菩萨以【自觉觉他,自渡渡人】为己任,自觉自渡者,自我完善;觉他渡人者;关爱帮助别人,扶危济难。菩萨的实践方式:演说佛法,行不言之教。这个演说不是现在的演讲,是以红尘为戏台,演示各种人生角色,表现佛教的世界观、人生观和慈悲情怀,所谓【现身说法】。

  众生如何成为有觉悟的菩萨呢?大乘经典有云,菩萨从报【四恩】修【五明】处求。四恩乃国恩、众生恩、父母恩、佛恩。五明即是①内明——内心的觉悟和智慧,圆满的心性和心智修养。②声明——语言学,音韵学,文字、语法以及文章诗词等文学艺术方面的修养和能力。③因明——逻辑学、哲学、法律等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方面的修养和能力。④医方明——医学、药学、养身学、健身学方面的知识和修养。⑤工巧明——一切生产生活技术、工艺以及应用科学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菩萨要达到五明又必须有【六度万行】的恒心。“六度”者布施、持戒、忍辱、精进(奋斗精神)禅定、智慧,这是自我完善的功夫;“万行”则是本本分分地做人做事,这是利他的德行。“万行”以“四摄”为基本,四摄为:①布施,包括忏悔思过和济世扶贫两部分。向虚空布施自己的身心陋习,向众生和社会布施爱心和创建利世的功勋和事业。②爱语,分为笑语轻言和团结友爱两方面。③利行,是有利于社会人生的行为方式,用通俗的话,就是互惠互利和遵道守法两大内涵。④同事,就是和众生共同做各种社会事情,同心同德圆人事。

  【菩萨形像】:菩萨形像为在家居士形象,端庄慈祥,头带天冠,身披璎硌,手贯环钏,衣曳飘带。菩萨本是法身大士,无性别,这也体现着佛法的“中观哲学”思想,或中庸之不偏不倚。由于文化的差别和审美情趣不同,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菩萨形像不尽相同,各有着浓厚的时代风貌和地区生活气息。在印度,菩萨多为男性形像或中性形像供奉,在中国则多为女性形像供奉,而不同的时代又赋予其不同的审美特征:或轻盈飘逸,或丰满端庄,或朴实自然,或柔美贤淑。

 汉地信仰的四大菩萨为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音菩萨、地藏菩萨以及维摩诘居士等诸神。

  一、【文殊菩萨】:文殊之意为“妙德”“妙吉祥”。在佛教诸菩萨中以智慧见长,是大乘佛教之智慧化身。文殊是如来身边“司智”菩萨,并以此专长辅佐释迦牟尼,有“大智文姝”之誉。他倡导的【不二法门】相当于唯物论的【对立统一】观,是佛教世界观的最高真谛。由于印度哲理思辨文化和中国仁义道德文化之差异,在印度位于众菩萨之首的大智文姝,来到中国则让位于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这也是缘于佛教传入中国时的社会历史背景,使中国广大的穷苦民众对“能寻声救苦”的观音菩萨倍加崇拜。

  唐代中期,在我国山西五台山形成文姝菩萨道场。因此,如今的五台山已成为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在佛教寺庙中最常见的文姝菩萨形像是顶结五髻——表示般若五种智慧具足;手持宝剑——表示智慧的力量如剑,能斩断世间一切烦恼;青狮为骑——表示智慧威猛如狮,不畏一切邪魔。其表情庄严,神态安详,通常供奉在释迦牟尼左胁。

  二、【普贤菩萨】:普是普遍之意,贤是妙善之意。普贤之意是妙善、妙德、妙惠施与一切众生。妙者恰到好处。普贤菩萨以贤德著称,是如来身边“理德”菩萨,也以此专长辅佐释迦牟尼。他创立的修行法门,佛经上称为“普贤十大行愿品”主要内容简约为:一礼、二敬、三拜、四忏、五随喜、六法车仑、七住世、八学佛、九随顺、十回向。普贤菩萨在中国也有她的道场,即四川的峨眉山。

  普贤的形像,一般着菩萨装,骑六牙白象。六牙白象是大乘菩萨的重要标志,表示大乘菩萨的六度功德——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也表示菩萨“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圆通的功力。普贤菩萨通常供奉于大雄宝殿释迦牟尼佛右边,他与释迦牟尼佛左边的文姝菩萨共同体现大乘佛教德智圆满的境界。

  三、【观音菩萨】:在佛教世界里与我国人民最有缘分的应首推观音菩萨。千百年来,观音深受我国社会各界人士的信奉。她的名字家喻户晓。她的慈悲情怀与中国仁义道德的传统文化水乳交融,影响十分深远。

  观音菩萨的全称:观世音菩萨。“观”即观照,“世”为大千世界,“音”是众生称念观音名号乞求救助之声。观音以慈悲著称,以【寻声救苦】为法门。只要众生称念其名号,她将随类化现前去救助。观音这个名号蕴涵着大乘菩萨慈悲救世的精神和功德。慈悲,是一切菩萨的根本,也是大乘佛教的根本。观音菩萨之所以能随类化现寻声救苦,是因为如来授予她【如幻闻思修金刚三昧】,故其与如来同慈悲力,能三十二变身,上度菩萨,下度众生,有“观音如来”之称。由于观音能随类化现成人或动物救助众生,她便成为大乘菩萨入红尘救苦难、出污泥而不染的典型代表。又有莲花化身之喻。观音道场在浙江普陀山。

 汉地信仰的四大菩萨为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音菩萨、地藏菩萨以及维摩诘居士等诸神。

  一、【文殊菩萨】:文殊之意为“妙德”“妙吉祥”。在佛教诸菩萨中以智慧见长,是大乘佛教之智慧化身。文殊是如来身边“司智”菩萨,并以此专长辅佐释迦牟尼,有“大智文姝”之誉。他倡导的【不二法门】相当于唯物论的【对立统一】观,是佛教世界观的最高真谛。由于印度哲理思辨文化和中国仁义道德文化之差异,在印度位于众菩萨之首的大智文姝,来到中国则让位于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这也是缘于佛教传入中国时的社会历史背景,使中国广大的穷苦民众对“能寻声救苦”的观音菩萨倍加崇拜。

  唐代中期,在我国山西五台山形成文姝菩萨道场。因此,如今的五台山已成为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在佛教寺庙中最常见的文姝菩萨形像是顶结五髻——表示般若五种智慧具足;手持宝剑——表示智慧的力量如剑,能斩断世间一切烦恼;青狮为骑——表示智慧威猛如狮,不畏一切邪魔。其表情庄严,神态安详,通常供奉在释迦牟尼左胁。

  二、【普贤菩萨】:普是普遍之意,贤是妙善之意。普贤之意是妙善、妙德、妙惠施与一切众生。妙者恰到好处。普贤菩萨以贤德著称,是如来身边“理德”菩萨,也以此专长辅佐释迦牟尼。他创立的修行法门,佛经上称为“普贤十大行愿品”主要内容简约为:一礼、二敬、三拜、四忏、五随喜、六法车仑、七住世、八学佛、九随顺、十回向。普贤菩萨在中国也有她的道场,即四川的峨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