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与现代化”学术研讨会现场
为贯彻觉醒法师提出的“文化建寺,教育兴寺”的寺院发展理念,多方位发掘和展示佛教文化中的丰富内涵和艺术形式,上海市玉佛禅寺于10月12日至18日举办了第六届觉群文化周。14日至15日,举行“佛教与现代化”——纪念太虚大师圆寂60周年研讨会。 在觉群文化周期间,还举行了纪念太虚大师圆寂60周年法会、《五百罗汉》展览暨画册首发式、青少年佛教题材书法赛、“蓝天下的至爱——第四届觉群之光”慈善义演、法师讲经、苏州河放生等活动。
“佛教与现代化”——纪念太虚大师圆寂60周年研讨会由上海玉佛寺、上海文化基金会主办,华东师范大学觉群佛教文化研究所、复旦·觉群人文精神研究中心协办,觉群佛教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承办。研讨会在祥和的《三宝歌》声中开幕,开幕式由玉佛寺寺务处副主任慧觉法师主持,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上海佛教协会会长、玉佛寺方丈觉醒法师、协办单位、区民宗局、学者代表、市佛协领导、上海市民宗委副主任曹海红等致辞。
“佛教与现代化——纪念太虚法师圆寂60周年”学术研讨会,重点研讨太虚法师在中国佛教现代化过程中的贡献。与会代表分别就太虚大师人生佛教思想的现代意义、太虚大师佛教改革的成败得失、佛教现代教育的成果与困境、现代寺院管理剖析、佛教组织制度利弊、佛教现代化的反思等问题发表了看法。
研讨会分大会发言与小组评论。
大会发言分上下场,上半场主持人为王雷泉教授。
点评人:杨曾文、宋立道、徐文明、黄夏年、严耀中、李利安;
发言人:陈兵、觉真、圣凯、李向平、刘元春、温金玉
下半场主持人为楼宇烈教授。
点评人:王仲尧、姚南强、林国良、张伟然、杨维中、罗颢
发言人:胡绍皆、夏金华、刘泽亮、肖永明、宣方、吕建福
15日上午10举行闭幕式,由觉群佛教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主任曹曙红主持。
论文目录
觉醒:太虚大师与玉佛寺的因缘
方立天:重“禅”与重“性”
杨曾文:太虚的人生佛教思想略论
觉真:师父,我想对你说
陈兵:太虚大师的净土思想
王雷泉:佛教在中国文化重建中的共性与不共性
黄夏年:太虚大师的佛教组织观
温金玉:中国社会的剧变与近现代佛教的转型
严耀中:以圆融姿态面向新挑战的佛教
胡绍皆:重视和弘扬人间佛教的慈善思想资源 为构建中国特色的慈善文化服务
宋立道:现代佛教——太虚大师的思想背景
陈星桥:应加强对佛教“异化”问题的研究
徐文明:人生佛教与健康人生
邓子美:现代社会多元特性与人间佛教
董群:太虚人生佛教的伦理观研究
李利安:佛教人间性与超人间性及当代人间佛教的困境与出路
李向平:中国当代佛教的社会建设功能
林国良:太虚大师早期佛教改革思想得失论
夏金华:论太虚大师僧伽制度改革的得失成败
刘元春:完成在人格
刘泽亮:禅道哲理化、现代化与世界化的探索
唐忠毛:“心”“法”之间
辛世俊:太虚大师“教理革命”的现代价值
杨维中:从太虚大师与中国佛教制度现代化的理论基础及其原则
姚南强:论当代中国佛教组织的多重社会属性
刘成有:杨文会佛学思想特征初探
金易明:启绝学于再生 显悬壶以济世
张有才:太虚法师的职业伦理思想
郑晓江:宗教之生死智慧与人类的灵性关怀
圣凯:当前发展佛教教育的“盲点”与“伪问题”
曹曙红:都市寺院与现代管理
陈坚:大隐隐于市——天台佛法与“都市佛教”
王公伟:太虚大师的人生佛教思想
陈卫华:出世与入世——人间佛教的分际
戴继诚:宗教世俗化与太虚大师的“人间佛教”
韩焕忠:太虚判教与中国佛教现代化
李向平、马兆珍:从“寺庙”到“教团”
麻天祥:太虚与人间佛教的理论建设
毛妍君:试论太虚大师人间佛教的现代性
肖永明:试论太虚法师“真现实”思想的现代意义
陈芷华、焦自军:试析太虚人间佛教改革传统的批评与革新品格
徐孙铭、陈芷华:把握人间佛教改革辩证思维的四个座标
郑涌:现实的问题与佛教的发展
朱贻强:略析佛教慈善组织的资源输入
韩凤鸣:“人间佛教”的历史逻辑
方用:同体大悲及其在人间佛教中的意义
吕建福:佛教之“现代说法”
李虎群:太虚大师的人生佛教理论与中国佛教的现代转型
哈磊:太虚大师论巴利语系佛教与汉地佛教之关系
吴平:太虚大师与近代上海佛教的振兴
罗峥:释太虚与金陵刻经处
宣方:为佛教界的学术研究进一言
安虎生:“人间佛教”与现代化的一点思考
张伟然:都市佛教的当代转型
王仲尧:太虚与净慈寺住持案及有关问题考论
陈永革:论太虚大师人间佛教理论的反思性
能利:太虚大师的佛教革新思想及其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