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都寺的羌姆是从上午开始。先是由昌都寺主持,第三十八世活佛李西·新嘉旦真率领全寺院僧人例行早课,大约十点钟僧人们开始为跳羌姆做准备。一些跳神用的面具被摆在经殿显眼的地方,李西活佛和铁棒喇嘛都换上了威严的专为节日才穿的僧装。十一点钟,在庄严的鼓号声中,由铁棒喇嘛带头,众僧人簇拥着李西活佛围绕经殿一圈,众多信众虔诚的守候在一旁,等待活佛的“摸顶”。来参加法会的信众除了来自本乡———撒瓦脚乡之外,还有来自临近的卡拉脚、毛日、集沐等乡,最远的老乡要走两三天才能够到达;另外还有沿崎岖的山路行大礼而来的信众,其虔诚的神情让人十分敬佩。
正式的羌姆表演从十一点半开始,首先是跳“护法神”舞;六位僧人头戴面具进行舞蹈,其中手拿黑旗的领头僧人代表“世间胜母”充当大护法,整个舞蹈的意思主要为驱邪迎祥,祈祷世间平安等。其次是表演“金刚舞”;主要表演的有五大金刚,如“普巴”金刚、“簇悟”金刚。其中,“簇悟”金刚为昌都寺所独有。(忿怒金刚,憎怒,嗔,生气,)在伴奏的音乐上,昌都寺的羌姆乐队与诵经音乐所使用的乐队基本相同。两只铜钦作为乐队的主奏乐器一左一右被摆在乐队两边,巨大音响效果具有强烈的、震撼人心的效果,以体现密宗喇嘛心目中威猛无比的各种本尊护法神的形象。乐队中间摆放着一面带有木架的神鼓以及具有本波教色彩的色阿两面鼓,另外还有几位僧人使用几个不同类型的钹。两名吹加林的喇嘛坐在乐队的对面,经殿的台基上,和李西活佛等重要的喇嘛并排坐在一起,加林的旋律和铜钦巨大威猛的声音此起彼伏。
在舞蹈特征上,昌都寺的羌姆舞表现出藏族舞蹈“一顺边”的基本特征。从艺术与现实的关系来看,“一顺边”指的是舞蹈过程中顺手和顺脚一同出一侧特殊的动律、体态,它是在高山缺氧,山路崎岖,劳动艰辛,往来不便等特殊条件下形成的。在高原上进行劳动或负重行走,当身体重心斜向一侧时,该侧之脚尤为吃力,该侧之手也就随着摆向一顺边,由于这种体态最省力、最得力,又能减少危险,于是就成为日常生活的基本步态,并逐渐升华为”一顺边”的舞蹈美,体现出高原民族共同的审美心理。另外,和其它藏传佛教教派相比较,本波教跳羌姆独特的地方在于,本波教跳羌姆是从右脚开始,按逆时针方向边转边舞,而其它藏传佛教教派,无论是格鲁、宁玛、噶举、觉囊、萨迦等各派都是顺时针方向边转边舞的。
四、“羌姆”的功能与意义
藏区各地寺院跳羌姆的时间是不尽相同的,有的一年两次,有的一年一次,主要看各寺院自己的财力、人力等诸多因素。羌姆在其社会功能上主要以驱鬼镇邪为主旨,它不但能渲染宗教祭祀礼仪的庄重气氛,还通过一些宗教故事的表演,起到弘扬佛法教义的作用。因此,“羌姆”首先决不是一种纯粹的表演(尽管其有“表演”的性质),而是本波教僧人内修的方式之一。据李西活佛介绍,羌姆以前和“手印”、“双运”一样都是密宗修炼方式,这种修炼都是隐秘的。只是随着旅游及商业化的发展,羌姆慢慢演化成了一种公开的”表演”。各地寺院都陆续将羌姆作为吸引游客的一项重要内容,虽然这一方面使更多的信众及游客有机会了解宗教,但是,内修与表演本来就有着天壤之别,一个为了利益而在公众面前表演羌姆的僧人还能够沉侵于内心的虔诚与神圣吗?我们不能不担心这种公开的”表演”将会使羌姆逐渐的失去其原有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