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宗教比较 >> 其他比较 >>

儒佛道的境界说

分享到:
   中国哲学有儒、道、佛三大流派,三派哲学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主张境界说而反对实体论。正是这一点使它们同西方哲学区分开来而成为“中国哲学”。但是,它们各自又提出了不同的理想境界,以及实现理想境界的不同方法,这又是同中之异。虽然如此,它们在其历史发展中又是互相影响、互相渗透的,并且最终达到了某种程度的融合,这又是异中之同。

     一

   境界者心灵之境界,即“心境”之同异或高低,不是在心灵之外有一个与心灵相对的境界,更不是心灵对外部世界的“认识”。正因为如此,儒、道、佛三家都很重视心灵问题,并且建立了各自的心灵哲学。它们都主张,心灵有二层次,即感性经验层次和超验(先验)的形上层次。但不像西方哲学那样,分为两个对立的实体或截然不同的世界。
   前期儒家有“本心”与“欲心”、“道心”与“人心”、“未发”与“已发”之分。认为人人都有道德本心,人人都有善或向善的潜在能力,这是实现心灵境界的内在根据。道家主张认知心与道德心之分,后者是实现“道”的境界的主体根据。佛教哲学主张“一心开二门”,(即“真如门”与“生灭门”),后来又明确提出本体心与作用心之分。这一思想的提出,表明它很重视二者的“相即”、“无碍”和“圆融”,这才是中国佛学的特点。
   很清楚,儒、道、佛的心灵哲学,都是从“存在”的意义上解释心的,即认为心是一种精神存在。他们既不承认有不死的灵魂,也不承认任何观念实体或精神实体(唯识宗有些例外),但它们承认,“心”是存在的,境界就是心的存在方式或存在状态。所谓“本体心”,并不是从实体意义上讲本体,而是从本源意义上讲心的本真状态或本然状态,或者叫“本来面目”(禅宗),它的实现即所谓境界。所谓“作用心”,则是从功能上解释心的,即认为心有知觉、情感、欲望、意向等活动,本体境界就是靠功能、作用实现的。所谓“体用一源”,就是存在与功能的统一,通过功能而显其本体,通过活动而实现其境界。这一点在佛学和理学中表现得非常明显。
   正因为儒、道、佛的境界说都是建立在心灵哲学之上,而心灵不是实体,只是“本真”状态及其活动。因此,他们都主张,人人都可成圣、成真、成佛。理想境界既在彼岸,又在此岸,能不能达到,关键在于心灵自身,并不需要外在力量的启示和拯救。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的儒、道、佛具有某种人文精神,不同于西方的宗教神学。
   三家的最大区别在于对心的存在内容的不同解释。儒家肯定道德心的存在,而佛、道则持否定态度(此“道德心”指“仁义心”)。在“知”的问题上,儒家肯定经验知识,主张“下学而上达”,道与佛则主张“静观”与“空观”,即通过排除经验认识而实现超越。

     二

   “境界”二字,既不出于儒家,也不出于道家,而是出于佛家经典。但是境界作为一种普遍性学说,却是三家所共有的。
   佛教哲学以破除一切主客、内外之对立为手段,以实现绝对超越的涅槃境界为目的,但它又不能不“设对”以说明其理论,因此有能所、性相、根尘、智境等相对概念。境是对智而言的,境界是对智慧而言的,但这又不是通常所说的主客关系,也不是通常所说的因果关系,而是“观心”之说。由一心开出智境,而又归于一心,这就是境界。般若是没有对象的,但既名为智境,则必有所“观”,这所谓“观”,是心之自观,不是他观,即以心观心,而不是心外观,但它能展现出一个“境”来。“处者境也”。可见,境界便是智慧所处之地或场所。其实,智与境并无分别,无智之境,便不是境,无境之智,便不是智,“无二无别”,才是境智,才是境界。这种境界,以其永恒,故名之为“涅槃”。“涅槃”就是熄灭生死烦恼而获得彻底解脱的境界。但是,按照中国佛教的一般特征,它并不是“断灭空”,不是“顽空”。真正的“涅槃”境界,不必出离世间,只是获得了心灵的彻底解脱,实现了无限与永恒。涅槃境界是不能说的,因为凡有所说,都是“名相”,而“名相”都有所系,只有不“着”名相,才无所系,才能解脱,实现永恒境界。
   道家以“道”即“自然”为最高境界。这所谓“自然”不是与人相对的自然界,更不是机械论的必然性或因果律之类,它只是自然而然、没有任何目的或意志之义。这一点同佛教所说“如如”很相似。佛教所说的“如如之境”、“如如之智”,就是本来如此、原来如此,没有任何外在的神力或作用。所期禅宗则讲“本自天然”、“本来面目”,也是一种境界,既没有任何“佛祖”,也没有任何人工“雕琢”,完全是一种无我无人无一切相的“自然”状态。“道”的境界也就是“无”的境界,“道”不仅没有目的性,而且没有规定性,所以道家不讲“是什么”,而是讲“不是什么”,正因为“道”不是什么,所以它不能言说。这一点同佛教的“言语道断”也有相似之处。此外,庄子的“道”的境界,还是一种光明境界,能照亮一切,穿透一切,使万物没有任何“遮蔽”,因而能够“齐物”。佛的境界也是光明境界,因此有“光明寂照”之说。禅宗的“浮云遮日”之喻,就更是如此。
   但佛、道虽有相近、相似之处,但毕竟不同,其最大区别是入世法与出世法的区别。有人说,道家特别是庄子主张出世,笔者不同意这种说法。只有佛教是主张彻底解脱的,庄子并不回避“命”,但在佛教看来,“命”也是必须解脱的。
   相比之下,儒家是完全入世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儒家没有批判精神,不意味着儒家不讲超越。中村元教授认为,中国传统哲学特别是儒家,缺乏形而上的超越思维,我认为这是一种误解。儒家的最高境界是“仁”和“诚”的境界,二者都是从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出发的,但又是超越的,“仁”就是“天人合一”境界。如果说孔孟以“仁”为道德境界,那么新儒学即理学则以“仁”为宇宙境界,具有超伦理、超道德的宗教意义。“天地万物一体之仁”是一种真正的宇宙关怀,具有宗教超越性。

     三

   中国哲学境界说,具有一个重要特点,这就是非常重视并强调实践修养功夫,而不是偏重于理论思辨,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哲学所说的境界,就是功夫境界,这是儒、道、佛三家的共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