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东方佛教 >> 东南亚佛教 >> 越南佛教 >>

越南佛教的多元文化

分享到:

  佛教传入中国逐渐形成六家七宗,并且在隋唐时期发展到顶峰,产生了诸多宗派。佛教的各个宗派与中国本土的儒道思想联系在一起,不仅影响到老百姓的生活,也影响着上层人士的生活,比如佛教进入宫廷,影响到统治阶层。与中国一样,佛教传入越南后,也一直在与本土文化的融合中发展,形成了具有越南本土特征的佛教。

  根据佛教的观点,佛法是不定法。因为佛法所具有的不变入世的随缘思想,佛教总是与它传播地区的传统信仰、文化融合起来,佛教在中国和日本,都具有类似的特点。公元2世纪末,东汉苍梧学者牟子奉母流寓交趾(今越南北部),佛教开始传入越南北部。此后,佛教继续通过南亚、中亚的移民、僧侣以及中国人等经由海路(印度)和陆路(中国)不断传入越南。大约在公元四五世纪时,佛教已经在越南得到广泛传播,并逐渐形成越南佛教的3个主要宗派:禅宗、净土宗和密宗。其中,禅宗还分成毗尼多流支禅派、无言通禅派、草堂禅派与竹林禅派。17世纪后,竹林禅派逐渐与净土宗融合,兴起了禅净合一的莲宗。所有这些宗派都有着各自的思想、理论,并共同构成了具有越南特色的佛教系统。

  融合传统信仰

  佛教传入越南以后,接触、融合了本地的信仰。以越南四法寺为例,其象征其实是民间祠庙祭祀的4位自然神灵——云、雨、雷、电。越南寺庙的建筑是前佛后神,寺庙同时祭祀神灵、城隍土地及民族英雄等。因此,越南佛教具有民间性。由于佛教精神开放包容,所以后来异端迷信也掺杂在佛教之中,如算卦,巫术等。现在是否要将这些传统信仰排除在佛教之外还是个复杂的问题。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应该承认开放、包容精神是越南佛教的一个显著特征。

  越南佛教可以融合于传统信仰正是因为越南佛教具有很强的民族性。越南佛教跟中国佛教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即中国佛教具有很强的学术色彩及哲理性,而越南佛教恰恰相反——信仰色彩浓厚、哲理性较弱。越南佛教信仰中女性神的数量和地位超过男性神,上面所提的4位自然神灵(云、雨、雷、电)都是女性神。在越南,由于历史上战火纷繁,致使男丁缺少,去寺院拜佛求神的人以女性为主,观音与其他女性神便更多地成为了她们崇拜的偶像。同时,女性又代表着多产和慈爱,这自然而然使女性神的数量和地位超出了男性神。另外,据传,越南的第一位佛教信徒是一位普通女子,她的名字叫漫娘。后来,这个女孩被人们神格化,变成了佛教神谱中的女神之一。

  融合于其它宗教

  在越南,佛道儒三教结合在李代王朝合法化。由于佛教的融合性和调和性,它吸收并融合了越南本土的民间信仰,因此越南佛教很快便成为越南民族的传统信仰。越南佛教不是印度或中国佛教,也不简单是大乘或南传佛教,它是融合了诸多越南民族民间信仰的越南民众的心灵归宿。佛道儒三教合流是“殊途而同归”。儒教的实现致力于善途,即从道德行为达到真与美的统一;道教的实现致力于美途,即从心理艺术达到善与真的统一;佛教的实现致力于智慧解脱之途,达到真、善、美的统一。古往今来,在越南人的信仰中,寺庙皆有三教祖师:释迦牟尼佛在中间,老子在左边,孔子在右边,这是越南佛道儒三教合流的具体体现。

  佛教宗派的和谐共存

  在很多国家,佛教多以某一宗派为主,如在老挝、柬埔寨、泰国是以南传佛教为主;在中国、日本、蒙古则以北传佛教(大乘佛教)为主;而多宗派并存则是越南佛教的一大特色:大乘佛教和南传佛教同时合流、很多禅院也修习净土宗的经典、毗尼多流支禅派则与密教结合在一起。

  越南佛教发展时,禅师不是原封不动地模仿中国或印度佛教,而是使用属于自己的、符合越南民族文化的途径。印度善于神秘,中国善于理性实践,在接受这双重影响的同时,越南禅师将中、印两个相对独立的精神文化进行了整合。在越南佛教中具有深刻影响的禅学,之所以能在越南中古时期的各王朝取得广泛发展,甚至对越南的哲学、文学艺术、建筑、音乐等领域都产生深刻的影响,正是由于教理本身把中国和印度的佛学与儒家思想三者结合了起来,适应了越南封建阶级的需要。在越南佛教的发展过程中,从来没有宗派的思想斗争,即使是在佛教达到了极盛的时期(李代和陈代)也不存在对立的矛盾。这是否是因为越南佛教符合越南民族团结的精神呢?

  其实,越南佛教的这个特征与越南人民对佛教的认识有关。不管是普通百姓还是知识分子,都不太在乎佛教的具体教义、宗派区别等。可能只有每个宗派的高级知识分子才能够理解每个宗派的差异。在中国历史上,佛教宗派的思想论辩非常多,因为僧人是哲学家,宗派之间的区别很受重视,甚至连禅宗中各支派之间也不例外。越南佛教却没有这种情况,所有宗派都和谐共存,以至于有的学者认为越南佛教只有禅宗。

  与社会政治世代融合

  虽然佛教是出世宗教,但越南佛教具有入世精神。10至14世纪越南佛教兴盛,李朝和陈朝前后400年间,有8位国王出家为僧。尤其是陈朝前期陈太宗、陈仁宗先后禅位出家,创立竹林禅派,并派遣使臣到中国求大藏经,在国内印刷佛经、制作佛像,佛教成为维护封建制度的重要精神支柱。在丁代、黎代、李代、陈代,国王重用僧人,赋予特权;僧人参与朝政,制定律令文书。

  越南禅师之所以能够参加政事,有着多方面的原因:第一,他们有学问,有民族精神,理解一个国家总被外邦统治的痛苦;第二,禅师不追名利、不争皇位,能够得到国王的信任;第三,禅师不像儒家那样强调“忠君”,所以他们能够合作于任何为老百姓着想的明君。越南历史已经记载不少名师的卫国之功,如前黎末帝黎龙铤过分残暴,僧统万行就支持他的侄子殿前指挥李公蕴篡夺政权,并在李朝建立后受封为国师,为新朝拟定了许多重要的政策。在黎朝任僧统的框越,也曾为李朝太宗传授禅学,太祖还向他垂询军国大事。

  佛教对越南普通百姓的影响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地区没有宗教,越南也不例外。原始社会,越南人信仰自然力量,如火、云、雨、雷、电、水、风等,在此后的历史中,这些信仰延续下来,成为越南民众的传统信仰。佛教传入后,很快就融合了传统信仰,因此容易为普通百姓所接受。初期,越南佛教具有上座部佛教和密宗两种宗派色彩,因此偏向于求富、保安而不是充实智慧与禅定。到李代,有中国禅师来到越南并设立新禅派,佛学兴盛,并成为国教,影响了知识界、宫廷和城市。由于得到李王、陈王的支持,佛教影响到各个地方,每个乡村都有寺庙,人人学佛经,有什么群体活动都在寺庙举行。乡寺在很长时间内是越南人文化精神的中心。寺庙不仅是祭佛的地方,还是老百姓进行文化精神活动的地方。因此越南寺庙的建筑很适合于休息、静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