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烂陀寺遗址
残塔
佛学研究网讯 凤凰网报道:那烂陀,梵名Na^landa^ 。又作那兰陀寺、阿兰陀寺。意译施无厌寺。全称那烂陀僧伽蓝(梵Na^landa^ -sam!gha^ra^ma)。为古代中印度摩揭陀国首都王舍城北方之大寺院,其地即今拉查基尔(Rajgir)北方约十一公里处之巴达加欧(Baragaon)。五世纪初,笈多王朝之帝日王(梵S/akra^ditya)为北印度曷罗社盘社比丘(梵Ra^javam!s/a)建立本寺,历代屡加扩建,遂成为古印度规模宏大之佛教寺院及佛教最高学府。
《大唐西域记·卷九》详载那烂陀寺建寺之由来及沿革,谓其地原为庵摩罗园,佛陀曾于此说法三月,彼入灭后未久,帝日王即于此处创建伽蓝。寺名之由来有二说,一说伽蓝之南庵摩罗林有池,池中有龙,名那烂陀,故取为寺名;一说如来往昔修菩萨行时,为大国王,建都此地,乐好布施,德号施无厌,故伽蓝亦以名之。同书并举出附近有如来三月说法之精舍、发爪塔、雀离浮图、观自在菩萨之立像及精舍等灵迹。
全寺分八大院,据《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三》所载,该寺为七世纪时印度第一大寺,僧徒常达万人,修学大乘及小乘十八部、吠陀、因明、声明、医方、术数等。盖本寺初为唯识学派之中心,其后演变为密教之一大中心。大乘有宗著名之论师,如护法、德慧、护月、坚慧、光友、胜友、智月、戒贤、智光等人都曾先后在此讲学,或担任该寺住持。此外,远自我国及东南亚诸国而来之留学僧亦不少,如我国之玄奘、义净、荆州道琳、太州玄照、并州道生、洛阳智弘,及新罗之慧业、阿离耶跋摩等人皆曾来此就学。又当时由印度来华之波罗颇迦罗蜜多罗、地婆诃罗、善无畏、金刚智、般剌若等诸师亦曾修学于该寺。
那烂陀寺是一座规模相当宏大的寺院,玄奘对它有过十分详细的描述。他写道:“庭序别开,中分八院,宝台星列,琼楼岳峙,观辣烟中,殿飞霞上,生风云于户牖,交日月于轩檐,羯尼花树,加以流水逶迤,青莲菡萏,晕焕其间,庵没罗林,森疏其外。……印度伽蓝数乃千万,壮丽崇高此为其极。”如此规模的寺院,在当时的印度的确是少有。境内有塔、支提、僧坊等豪华建筑物。僧坊是于中庭四周并列个室的四角形建筑。中庭掘井,壁厚二公尺,室内凉爽。寺内有三大图书馆,名为宝海、宝增、宝色,意为所藏经书均为珍宝。
据玄奘及义净所传,当地区一百余村的收入皆用来维持此僧院。每日依次有二百户捐赠米、乳油、乳等,使得数千学僧得以无后顾之忧而专心研学。僧院每日开办一百余次讲座,日以继夜地进行议论研学。除好学风气弥漫之外,戒律亦被严格遵守。
然而不幸的是,公元八世纪初,笈多王朝没落,印度教勃兴,该寺亦顿告衰微,十二世纪末曾为伊斯兰军队所毁,然据传元朝泰定(1324~1327)初年尚有依止那烂陀寺僧人律贤(梵Vinaya-bhadra )出家之提纳薄陀(即指空)比丘来华,可知该寺于十四世纪时尚存。
1861年,一批欧洲学者根据《大唐西域记》的记载及附近出土的碑铭,进行了初步的勘查发掘。20世纪初,印度考古部门又进行了大规模的发掘。发现该寺遗址达100万平方米。中央是一座四层的砖石结构的大殿。东边是僧房,洞室面向广院,室内有供休息的石床和安置佛像、经书的石龛,院内有井。西边是佛塔,佛殿。西南有一大塔遗址。出土的文物中除了精美的佛像、菩萨像外,还有带铭文的铜板、刻有“那烂陀大僧伽蓝”字样的印章以及鸠摩罗笈多时期的铜币、陶器等。印度独立后,新建了那烂陀佛教学院,内设汉、藏、日、梵、巴利文等课程。
今天的那烂陀寺只是一大片红色的断壁残垣和一座规模不小的残塔,塔中残存的巨大石柱上雕有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的佛像。看到那些标明原是什么建筑的标示,以及面目全非的残迹,人们只能感叹历史的无情、世事的沧桑。那烂陀寺遗址对面是一博物馆,陈列有从遗址中挖掘出的佛像、铜盘和印章等。附近有一座中国式的玄奘纪念堂,是中国政府于1957年捐款30万元人民币建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