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东方佛教 >> 中南亚佛教 >> 印度佛教 >>

印度佛教艺术与中国早期佛教画

分享到:

   要谈到中国的佛教画,就不能不谈到印度的佛教艺术,特别是犍陀罗式和喀坡旦式艺术。

  犍陀罗本是西北印度的地名。当汉武帝的时候,大月支国被匈奴所灭,就迁入大夏,把大夏分为休密、双靡、贵霜、纷顿、都密五部。之后,贵霜部攻灭了其他四部,到了汉顺帝、桓帝的时候(公元一二六——一六七年),佛教史上有名的迦腻色迦王在位,就定都于犍陀罗的布洛沙布逻城(今之培锡华尔)。佛像的制造就是从这时候开始的。现存的最古的佛像,也就是这种形式的。

  当西北印度与希腊通商的时候,希腊曾派有国使常驻印度,由此可见他们往来的密切。因此,印度文化就与希腊文化开始抱合,佛教艺术也都希腊化了,成为犍陀罗式,普通又称为希腊、印度式,或罗马、印度式。

  犍陀罗式的佛、菩萨像的体格,都雄伟健全近似欧洲人,面貌也像希腊人,当然,还是多少带有印度的地方色彩。它的特征有以下各点:

  面相:额部广阔,鼻梁隆起通入额部,眼大,唇薄,下颚宽大突出,头发作发结、波状或螺状,眉间有白毫。

  手掌足底:刻有轮相。

  衣服:有轻飘之感,能表现热带地方衣料的特质。线条极为强健。

  背光:都作圆盘形,普通不加甚么装饰。但也有在圆盘的周围刻有小圆形或锯齿形的连续模样,或在圆盘中间雕成莲花文样的。

  全体形像:有立像、坐像、倚像、卧像的分别。本尊像大抵取坐势,而菩萨、胁侍及护世天诸像则取立势。坐相又有全跏(即结跏趺坐)、半跏(即加趺坐)的分别。此外还有蹲踞、胡跪、长跪等变化。

  佛座:多作方座,差不多没有用莲座的。侧壁通常刻有狮子或供养者一礼拜莲花的模样。

  喀坡旦式艺术同样是印度艺术中的一种主要形式。

  喀坡旦本是大月支国势力最盛时的小土王之一,后来成了中印度的一个强国。它的第四代的撒母达义普他王和第五代的超日王(公元三二六——四一二年)都注意于印度文艺的复兴,奖励一切艺术,于是美术界顿呈前所未有的盛况。喀坡旦式是采用了印度固有的作法,与犍陀罗的作风相融合,参以大乘佛教的理想,因此可以说是集合了印度艺术的大成,达到了佛教艺术的最高峰。

  喀坡旦式的雕像,大致有以下的特征:

  手足:手指纤细圆长。手指之间张有缦网。两腕的左右附有垂下的衣片。菩萨相的手足附有手钏、足钏。

  衣服:全身都缠有薄质的衣服,而且密着在躯体上。衣褶几乎没有,只在颈边和衣服的下端,稍是突起。线条不如犍陀罗的深刻刚强,而是角度极浅的柔和而流畅的褶纹。

  背光:不是单纯的圆盘,而是雕有极其精巧纤细的莲花、唐草等类的图案。

  佛座:初期还是方座,后来渐渐地变为莲花座。

  把这两种形式的特征比较一下,我们就可以得到一个不同的概念。

  这两种艺术形式对于中国佛教画风格的影响,因为在南北朝以前的遗物已经无存,只能从北魏的佛像来考察。历来学者研究北魏式,多说它是受了犍陀罗式的影响。但据刘思训氏的意见,在北魏初期,犍陀罗的佛教和艺术已因哒族的侵略而遭到厄运,没有直接影响的可能。就从遗物来考察,北魏式基本上也和犍陀罗式不同。而从衣服的雕法、衣纹的刻法、背光中央的莲花、周围的花草纹样、菩萨的宝冠、四天王脚下踏着的鬼形来看,倒颇类似喀坡旦式。不过北魏式的背光多作宝珠形,更在外缘作极雄丽的火焰状,这是喀坡旦式所没有的。所以据他的推断,可能是在三国两晋的时候,就受到了犍陀罗式的影响,将他变成了中国化的样式。后来又受到西域和喀坡旦式的影响而成为北魏式。但因为与印度远隔,交通不便,所以影响不大,固有的中国化形式仍然占着主要地位。

  雕刻是如此,绘画可能也有类似的情形。

  佛教艺术传入中国,开始于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一二一年)。据汉书匈奴传说:“汉骠骑将军去病将万骑出陇西,过焉耆山千余里,得休屠王祭天金人。”颜师古说:“作金人以为天神之主而祭之,即今佛像,是其遗法。”

  关于这件事,魏书释老志有较详细的纪载。并说:“帝以为大神,列于甘泉宫:金人率长丈余,不祭祀,但烧香礼拜而已。此则佛教流通之渐也。及开西域,遣张骞使大夏还,传其旁有身毒国,一名天竺,始闻有浮屠之教。”

  匈奴距离印度较近,佛教的传入当然要比中国为早,所以颜师古以为金人就是佛像,是可以相信的。不过这时候佛像虽已传入中国,对于中国艺术却还未发生什么影响。发生影响是从汉明帝的时候开始的。据一般传说佛教开始传入中国是本魏书释老志的说法:“明帝夜梦金人,顶有白光,飞行殿庭,乃访群臣,傅毅始以佛对。帝遣郎中蔡愔,博士弟子秦景等使于天竺,写浮屠遗范。愔仍与沙门摄摩腾、竺法兰东还洛阳。中国有沙门跪拜之法自此始也。愔又得佛经四十二章及释迦立像,明帝令画工图佛像置清凉台及显节陵上。”(公元六五——六七年)

  冥祥记说:“又于白马寺壁画千乘万骑绕塔三匝之像。”(公元六八年)

  如果中国佛画是在这时候就打下基础的,那末至今已有将近一千九百年的历史了。它在以后各个朝代,也随着佛教的发展而发展,随着佛教的盛衰而盛衰。

  佛教艺术的传入,对于中国绘画起过不少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的有下列两个方面:一、佛教题材的采取和壁画的盛行;二、佛画家的产生及其所受的影响。下面就想从这两方面作一个简单的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