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佛寺位于海淀区寿安山下,与香山、碧云寺、植物园形成一个游览区,距城约20公里。
(一)寺史简述 该寺建于公元7世纪,唐贞观年间叫兜率寺。元延佑七年(1320)九月在兜率寺旧址上敕建"寿安寺"。延佑是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的年号,他一心想当太上皇,以便"游观西山,以终天年",可惜他死时仅36岁,未能如愿。该年即延佑七年,下令修寿安寺者是其子,即虔诚的佛教徒元英宗硕德巴刺。这年还没改年号,所以仍用"延佑"。第二年即至治元年(1321)大兴土木,修建该庙,驱使民夫2000多人,铸铜佛一尊,用铜50万斤,改庙名寿安寺。元英宗如此大力修建施工,但因为他在至治三年从上都回大都时被人暗杀,也没等竣工,修庙工程就随之而停了。 元文宗至顺二年(1331),又重整旗鼓,再修庙宇,并把刘元良等2?4万多家佃户划归寿安山寺为"永业户",寺建成后称"大昭孝寺",后又改称洪庆等,为当时的一座著名巨刹。 明代叫永安寺。清代雍正十二年(1734)再次重修、扩建,改名十方普觉寺。 该寺名称很多,但名传遐迩的是其俗称卧佛寺。 (二)景观介绍 卧佛寺和其他典型的庙宇一样,具有布局严谨对称的特点。全寺分为三路,中路轴线为主要殿堂,有三进院落。 1?中路 (1)山门殿 过了"同参密藏牌楼,即是山门殿,殿内原供哼哈二将。院内有一月牙水池,上跨小巧石桥。左右对称者是钟鼓楼。 (2)天王殿 殿内原供弥勒佛、韦驮和四大天王。院中古柏数株,高耸入天,绿荫匝地,一片清幽。 (3)三世佛殿 殿中供奉三世佛像三尊,两旁十八罗汉。其中东南角一尊的外形与其他17位不同,不是出家人的打扮,而是穿靴戴帽、身披铠甲,据说是乾隆皇帝自己的塑像取代了一位罗汉。 院内有两株银杏树,树龄均千年有余,树围需数人合抱。荫庇上百平方米。秋天一到,黄叶飘洒,景致闻名。故卧佛寺又有"黄叶寺"之称。郑板桥曾有"匹马径寻黄叶寺,雨晴稻熟早秋天"的诗句。殿前还有腊梅一丛,每当瑞雪纷至之时,她就绽出娇艳馨香的团团花蕾,含苞欲放,红蕾带雪,是卧佛寺中的冬景之一。 (4)卧佛殿 该殿为本寺主殿,殿额"性月恒明"是慈禧手笔。殿内匾额"得大自在"为乾隆所书。铜卧佛长5米多,头西足东,双腿伸直,左手平伸放在腿上,右手曲肱托头。全身部位匀称,体态自如,面部安祥,表现出"大彻大悟心安理得"的内心世界。该铜像据估算实有54吨上下。卧佛三面环立的塑像是其十二第子,即"十二圆觉"像。 据传释迦牟尼以80高龄在印度拘尸那迦地区逝世,当时他正在从华氏城到迦毗罗卫的路上,走得很慢,午前走到一个叫波伐的地方,吃了施舍的饭,饭后觉得腹内不适,但还是继续向前行走,最后来到拘尸那迦的一座树林中,躺在两棵娑罗树之间的一块平地上。他意识到自己就要死去了,在弥留之际,他把第子召到眼前嘱托后事,然后伸直躯体,安然逝去。各地卧佛像均取此义。这组群像很出名,与《最后晚餐图》有异曲同工之妙。 院内有二株娑罗树,即菩堤树,是表现释迦牟尼涅*1的实物象征。因为释迦牟尼在娑罗树下圆寂,所以这种树成了佛门宝树。这种树的树籽,据说是唐三藏西天取经带回来的。该树是栗树的一种,植物学上叫天师栗,也叫猴板栗。明代李时珍有引文说"天师栗惟西罗青城山中有之……天师学道于此所遗,故名仙栗而味美…"看来这是一种与佛、道两家都有缘分的树木。寺内的一株于1949年5月4日被一次大风吹折。1954年又新植一株。 (5)藏经阁 这是在该寺最后一进院落内,依山而建的殿堂,殿后即寿安山。 (6)寿安山 该山的山峰中间凹陷,形似元宝,又好像一枝浮出水面的展叶新荷,所以该山又叫元宝山、荷叶山。这座山挡住了西北方来的寒流,成为该寺和寺前小平原的天然屏障。寺前千亩平川到处鸟语花香,生机盎然,寺后寿安山上林木茂密,曲折山路直达山顶。山上新建一座小亭,可以登高远眺。 2?东西路 该寺的东路,现在是管理处,西路前方是水泉院,后院是荷花池,这里与中路森严的殿堂风格显然不同,形成一个院内风景点,风光自然、秀美。山麓有一块大石,石上建有小亭,石前有方池一个。这小亭的位置,应是记载中的观音堂遗址,水池"天池"。天池东侧平台,是听雨轩旧基,池西一新建的亭子叫万松亭。 寺内东西两路原是清代的行宫和僧舍。西路有三院,俗称三宫,东路有六院,即霁月轩、清凉馆、祖堂、斋堂等,称"三宫六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