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寺在苏州城西阊门外5公里外的枫桥镇,建于六朝时期的梁代天监年间(公元502-519年),距今已有1400多年。原名“妙利普明塔院”。唐代贞观年间,传说当时的名僧寒山和拾得曾由天台山来此住持,改名寒山寺。1000多年内寒山寺先后5次遭到火毁(一说是7次),最后一次重建是清代光绪年间。历史上寒山寺曾是我国十大名寺之一。寺内古迹甚多,有张继诗的石刻碑文,寒山、拾得的石刻像,文徵明、唐寅所书碑文残片等。寺内主要建筑有大雄宝殿、庑殿(偏殿)、藏经楼、碑廊、钟楼、枫江楼等。
穿过枫桥古镇的石板路小巷,或是站在枫桥桥头,抬眼即可见碧瓦黄墙的寒山寺坐落在绿树丛中,院内青松翠柏,曲径通幽。
唐朝诗人张继途经寒山寺,写有《枫桥夜泊》诗:“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诗韵钟声千载流传,寒山古刹因此名扬天下。
寒山寺最为著名之处在其“夜半钟声”。张继诗中所提到的那口寒山寺的“半夜钟”,初为唐朝所铸,“唐钟治炼超精,云靁奇古,波磔飞动,抖之有凌”,可惜早已失传。明嘉靖年间又造了一口钟,悬挂于钟楼,后流入日本。光绪三十年(1904年)寒山寺重建时,江苏巡抚陈夔龙仿旧钟式样新铸一口大钟,钟高近两米,需三人合抱其周,堪称巨制。寺内另存一种,为日本人士所赠仿唐式青铜乳头钟。1960年日本友人募铸青铜钟一对,一挂日本馆山寺,一挂我国寒山寺,以示中日佛教联谊。该钟现在悬挂于大雄宝殿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