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道场 >> 浙江 >>

新昌大佛寺

分享到:

 

    大佛禅寺位于浙江省新昌县城西南2.5公里处的南明山(古称“石城山”)。这里山清水秀,岩石嶙峋,古树苍苍,飞瀑泱泱,曲涧微转,幽洞深邃,是风景幽奇的山水胜地。

  大佛禅寺最负盛名的是石雕弥勒大佛,开凿于南北朝齐梁年间(486——516年),前后营造三十多年,佛座高1.91米,佛身高13.74米,佛头高4.87米,耳长2.7米,两膝相距10.6米。此佛像是我国江南第一石佛,可与大同云冈、洛阳龙门石窟中大佛相妣美,是全国屈指可数的几尊石雕大佛之一。石弥勒像不仅此其规模宏大,气势非凡著称于世,而且在造像艺术上也独具特色,石像盘膝而坐,容秀骨清,婉雅俊逸,端庄慈祥。额部宽阔,鼻当高隆,眉眼细长,方颐薄唇,两耳垂肩,身披袈娑 ,中胸袒露,衣着绉褶,自然流畅。给人一种超脱、庄严这感。在造像上作了两个艺术处理:一是适度放大头部,处理好视差关系,使人们仰视大佛时,毫无比例失调之感,且面容亲近真实。另一个巧妙的创造是凿成深穴代替眼珠,使观瞻者不论从哪一角度仰视,均有与佛目光相接之感。

  大佛禅寺开山和尚是东晋名僧昙光。东晋永和(345——356年)初年,昙光漫游江左,宿石城山下,见这里古木参天,石壁千仞,青藤络石,环境十分清幽,就在这里劈荆斩棘,居洞修行,南齐永明年间(483——493年),僧护来到石城山该寺,做了隐岳寺住持。他见寺北有青壁千余尺,每至其下,“辄闻管弦声或发光怪”决心就壁刻成佛像。石壁坚硬,进展缓慢,至齐备建武年间(494——493年),僧护圆寂时,只粗粗凿出佛头部形象,其弟子僧淑继其业,因“资力莫由”而停工,梁天监十二年(513年),僧祜受建安王萧伟之邀,主持凿刻石佛工程。僧祜(445——518年)是齐梁时代律学大师和杰出的佛教雕刻家。他见僧护和僧淑所凿石佛“失在浮浅”,于是再次招集工匠,“大事更张,因旧功铲入五丈”,“扪虚梯汉,构立栈道,状奇肱之飞车,类仙腹之悬阁,高张固范“,前后雕刻四年,雕成极精美的石弥勒佛坐像,南朝梁著名文学理论批评家刘思特为之作了两千二百字的《梁建安王造石城山石佛像碑记》,赞誉这座石弥勒像是”不世之宝,无等之业。”

  据《嘉泰会稽志?载,唐会昌五年(845年),石城建瑞像阁三层。五代后梁开平元年(907年),石城寺遭火焚,开平三年(909年)吴越王赐钱八千万,起弥勒宝阁三层及殿宇300间,赐寺名为“瑞像寺”。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奉诏改瑞像寺为“宝相寺”。明朝永乐九年(1411年),重建毗户阁,三层五楹,高十三丈五尺,改寺名为“毗户阁”。后遭兵燹,殿堂均毁,唯十丈金身石弥勒佛像独存。清朝末年,重建五层高阁,重装大佛及罗汉像。1925年在寺门口立碑,上书“大佛寺”,至此改称“大佛寺”。

  大佛禅寺的主要殿堂有天王殿、西方殿、大雄宝殿、大佛殿、地藏殿、藏经楼、隐鹤楼等。还有千佛院、智者法塔等建筑,此外还有朱子题字、隐岳洞、无量桥、放生池、龟化石、回音殿、米芾所书“面壁”题刻、古银杏、解开岩、七寸头、月峡等名胜。

  智者法塔是天台山国清寺开山祖师智头的衣钵塔。隋文帝开皇十七年(597年)智头法师应诏进京,路经新昌石城寺(今大佛寺)讲演佛法,随即圆寂,建“智者大师法塔”。现在的塔是1983年重建。

  大佛禅寺西北一里外另有一处石窟,现称为“千佛院”,又称“千佛岩”,系天然溶洞,内塑海岛观音像;岩壁上分布着南齐永明三年(485年)开凿的1040尊佛像,是我国早期南方石窟艺术之珍宝。石窟由两个平行相连的大小窟室组成,两窟平面略作椭圆形,单室无前壁,现建有砖木结构的窟檐。大窟后壁正中雕释迦坐像,左侧列千佛六区,右侧列千佛四区,每区纵排10小龛,横列11小龛,10区千佛占据了宽15米,高180米的窟壁。每区正中约占九个小龛的位置开一大龛,龛内雕一结跏趺坐佛像,像饰圆形头光。小龛为圆拱形,大龛为尖拱形,大小龛内坐佛合著通肩袈裟,佛像不设台座,千佛区外两侧各有一浮雕护法像,像高相当开七个小龛护法脚踏圆形覆莲台,有圆形头光,颈饰桃尖形茂圈,双肩披帛下垂,交叉于腹间又翻悬肘于体侧,大裙下摆外展。右侧护法右手下垂住剑,左侧像则右手偎胸持棒。千佛区下方还有十八罗汉塑像,似为近代所作。大窟内千佛像损毁较甚,又经后世重妆或改塑,原貌尽失。千佛尽端的两护法像虽亦伤痕累累,且头部已失,但幸而未得后世被妆,造像原样还依稀可辨,护法像显示出了以南方士族冕服印取代印度、西域佛装的南朝风格,这种清新的艺术风尚,在北魏孝文帝元宏(467——499年)迁洛前后,强烈地影响了北方石窟艺术,并逐渐发展成这一时期全国佛教艺术的主流。

  毗邻的小窟不及大窟的五分之一大小,窟内雕平行两排坐佛,每排约有20个小龛,龛为圆拱形,龛像样式与大窟中千佛相仿,但体量较大。两排造像正中约四个小龛的位置开一方形大龛,内雕一结跏趺坐佛,小窟内共有佛像约35尊,与大窟中千佛像一样,小窟内佛像头面部残损,雕像经后世重妆,难知旧颜。据雕刻纹样判断龛内坐佛当属南齐风格,最早见于四川茂县出土的齐永明元年(483年)雕造的无量寿佛石像,后流行于北魏孝明帝元诩的熙平、神龟、正光年间(516——525年),并延续到东魏以后。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佛像艺术起步并获得重大发展的时期,由于沿袭东晋以来佛教依附玄谈、重义理、不重苦修的风气,在凿崖造像方面,南方显然大不如北方。据史籍和现存遗迹来看,属于南朝的石窟造像,仅见于今江苏南京摄山和浙江新昌南明山两池。与南明山弥勒大佛一样,南京摄山楼霞寺的大部分窟龛亦经后世改造、重妆,原貌不在。因此,千佛院石窟之南朝遗韵尤显珍贵。将千佛石窟与西北、中原的庆阳北石窟、麦积山石窟、龙门石窟、巩县石窟和川北广元千佛崖石窟中的一些佛像相比较,不难看出,在当时南北对峙中,相互间的文化交流并未中断,占据华夏文化正统地位的南朝在文化上比游牧民族统治的北方影响更大。因此,在许多北方、中原的石窟造像中,明显地显示出南朝风格的作品。同时,北方佛教开崖凿像之风的盛行也推进了南方石窟雕刻艺术的发展。新昌千佛石窟正是这种历史大氛围中的产物。

  大佛禅寺另一主要古迹,就是解开岩。该岩是一块中裂如锯开的磬石,民间传说是两位神仙化成孩童,用茅草锯开岩石,鼓励僧俗要持之以恒地雕凿佛像。解开岩旁有一断石如和尚倒立,称“倒拖和尚”。传说一和尚见玩童以草的锯石,讥笑说:尔等能锯开石头,我就倒着走路。结果巨石锯开,和尚只得倒立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