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脑纵歌——摆手舞——傩舞——师公舞
目脑纵歌——“目脑纵歌”一词是景颇语“目脑”与载瓦方言“纵歌”合成词的汉语译音,一般也写作“木脑纵歌”,意为“聚集歌舞”。流传于云南盈江、陇川、瑞丽、潞西等景颇族聚居区。过去,它是原始信仰祭祀神灵的大型活动,现已演变为怀念先祖、增强本民族团结的歌舞盛会,于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开始,连续进行三五日,届时远近群众都赶来参加,人数多达千人。按传统习俗,该活动场地中心必须设置四块绘有蕨叶纹图案的木牌柱,中心两柱间还系有两把交叉的景颇长刀(长刀是劳动工具)。柱牌上的蕨叶纹象征先祖从喜马拉雅山迁来时走过的曲折路线,舞蹈时也必须按此路线进行;长刀则喻意继承先祖开荒劳动、团结战斗的精神。
表演开始时,几名有威望的长者,穿着近似过去巫师的“龙袍”,头上戴着镶插有犀鸟嘴、野猪牙、孔雀羽毛等饰物的“神帽”,手持长刀先绕场一周,表示传说中景颇人先祖,从鸟禽那里学会了太阳神子女们所跳的舞蹈,以此祈福、消灾。然后,身着盛装的群众跟随巫师其后,男子手握长刀、肩背猎枪,女子持手帕等物歌舞前进,逐渐形成回旋不断的蕨叶纹图案,人们在歌舞中重温先祖迁徙和创业的茹苦艰辛。舞至高潮,放声高歌,鸣放火枪,热烈壮观。表演中,舞者膝部自然弯曲、微颤,上身随之俯仰等,是舞蹈的基本动律特点。有时,当中还穿插表演“木鼓舞”“刀舞”“舂米舞”等。伴奏乐器有木鼓、象脚鼓、竹笛、洞巴等民族乐器外,有时还用西洋的鼓、号以及风笛(景颇语称作“巴扎”)等乐器。
摆手舞——土家语称作“舍巴”,意即“摆手”。流传于湖南的龙山、古丈,湖北的来凤、恩施以及四川的秀山、酉阳等土家族居住区;每年于农历正月在当地“土王祠”(即“摆手堂”)前进行,是祭祖祈年时的大型歌舞活动。清代《古文坪厅志》记载:“土俗各寨有摆手堂,每岁初三至初五六,夜鸣锣击鼓,男女聚集,名曰‘摆手’,以祓不祥。”龙山县志:“土民赛故土司神,旧有堂,曰‘接手’,堂供土司某神位,陈牲醴,至期既夕,群男女并入酬毕,披五花,被锦帕首,击鼓鸣钲,跳舞歌唱,竟数夕乃止……歌时,男女相携,蹁跃进退,故谓之‘摆手’”。清代县志如此详载,可见风习在当时极为盛行。
过去,摆手堂内供奉着“八部大王”的神像,神像两边悬挂着飞禽走兽的皮毛、神案上摆着杂粮谷物,表示土家人已由狩猎进入农耕的安定生活。祭祖仪式与活动由梯玛(巫师)主持,人们用土家语唱“舍巴歌”,摆手起舞。舞蹈有“大摆手”与“小摆手”之分。“大摆手”规模庞大,内容白“闯驾进堂”“纪念八部”“兄妹成婚”“迁徙定居”“农事活动”“自卫抗击”“送驾扫堂”等部分组成。此外,还穿插龙灯、舞狮等表演。“小摆手”以本村寨为主,祭祀“彭公爵主”和各姓氏祖先,活动规模也比较小。有的地方还要表演“毛谷斯”,舞者着茅草的衣裙及帽辫,表现远古狩猎生活等内容。现在,属于封建迷信色彩的部分的多巴消除,舞蹈更为热烈壮观,已成为纪念先祖开创基业,激励后人团结奋进的歌舞形式。
傩舞——原是古代祭祀性的原始舞蹈,舞者戴形象狰狞的面具,扮成传说中的“方相氏”,一手持戈、一手持盾,边舞边“傩、傩……”地呼喊,奔向各角落,跳跃舞打,搜寻不祥之物,以驱除疫鬼,祈求一年平安。傩舞源流久远,殷墟甲骨文卜辞中已有傩祭的记载。周代称傩舞为“国傩”“大傩”,乡间也叫“乡人傩”;据《论语.乡党》记载,当时孔夫子看见傩舞表演队伍到来时,曾穿着礼服站在台阶上毕恭毕散地迎接(乡人傩,朝服而阼立于阶)。由此典故引申而来,清代以后的许多文人,多把年节出会中的各种民间歌舞表演,也泛称为“乡人傩”,并为一些地方和寺庙碑文中引用。
傩祭风习,自秦汉至唐宋一直沿袭下来,并不断发展,至明、清两代,傩舞虽古意犹存,但己发展为娱乐性的风俗活动,并向戏曲发展,成为一些地区的“傩堂戏”“地戏”。至今,江西、湖南、湖北、广西等地农村,仍保存着比较古老的傩舞形式,并增添了一些新的内容。例如:江西的婺源、南丰、乐安等县的“傩舞”,有表现盘古开天辟地的“开山神”、传说中的“和合二仙”“刘海戏金蟾”;戏剧片段的“孟姜女”“白蛇传”以及反映劳动生活的“绩麻舞”等。傩舞的表演形式与面具的制作,对许多少数民族的舞蹈产生影响,如藏族的“羌姆”,壮、瑶、毛南、仫佬等民族的“师公舞”,就是吸收了傩舞的许多文化因素和表演手法,而发展为本民族特有的舞蹈形式。
师公舞——原是祭神、祭祖、作斋、打蘸以驱邪祈福等活动中,由师公(巫师)戴木制雕刻或纸制彩绘面具表演的宗教性舞蹈,后演变为娱乐性的表演形式。该舞用不同的面具造型,表示自然界的各种神灵、本民族神祗以及道教中的神仙人物,并有与之相应的舞蹈,以表现该神的神威、圣迹。各民族对师公舞有不同的叫法,表演的内容也不尽相同。
壮族叫“跳岭头”“调筛”,舞蹈内容有“四帅”“五雷”“莫一大王”,以及表现给人间送子赐福的“天公和地母”。
瑶族支系众多,师公舞的内容与形式也多种多样,以每隔12年举行一次的“作洪门”(即“还洪门愿”)时,所表演的内容有:“三元舞”“功曹舞”“跳甘王”“杀吊猪”以及“女游”等十几个舞蹈片段。“女游舞”表现海龙王的三公主游出千层海浪后,化作瑶族少女起舞的情节。
毛南族称“师公舞”为“条套”,舞蹈有“土地配三娘”,表演时边歌边舞,表现土地向三娘求爱,小土地在一边打气帮腔,充满生活气息。“瑶王踏桥”由师公扮作瑶王,地面铺一长条蓝布代表桥,上置几朵花,师公围桥起舞,然后拣起一朵送给主家,表示“送子”。据说,毛南人向“娘娘”求花(即求子),得到后不慎遗失,是好心的瑶王拾得,并将花归还。舞蹈不仅表现出当地的求子风习,还反映了各民族间的友好关系。
仫佬族称师公表演的舞蹈为“依饭舞”,多以“引光”作为舞蹈的开端,各段舞蹈中以“白马姑娘”的表演最有特色。该舞由两名师公带木质面具扮作兄妹,兄习武时,妹暗中偷学,且练就一身武艺。当兄购茶归家途中,妹扮作强盗与之对打,取胜后,又作法让草人将茶送至家中,兄归家后才知真相,钦佩其妹武艺高强。形式虽简单,但已带有戏剧的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