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又再看一下本节开始时的引文,“直观施及事物序列的全过程”这里用词是十分准确的,虽然事物是以表象的形式被我们认识,但是直观施及之对象准确来说却不能是表象,而只能是被表象的事物。所以,通观内在的蕴涵了演绎,因为能产生演绎的内涵因果关系规律既是客观事物所拥有的规律,是为客观事物本有的逻辑结构决定了的。这样,在通观中,直观与演绎自然地实现了统一,而且这种演绎与直观统一的通观,必然要求我们真正地去“修真实义”去真正亲证人与宇宙的相应合一,从而“至究竟位,起瑜祗智”,获得生命的最终觉悟,于芸芸諸物中归其根,在浩浩万法中返其源。真正全面性地把握住存在。
如前所说,通观对于直观施于事物序列的把握是全过程的。每一个个别的全过程之上必也还有一个总体的“全过程”,若无此一总体之“全过程”,个别的全过程都将只不过是支离事业的散心位功夫而已,必然是缺乏一个哲学形而上学的基础的。而这一总体的“全过程”绝非是单个全过程的累加,它的获得必然是通过我们理路上终极之刹那顿悟与实践修炼上逐步而彻底地断去了所有的对于我们心灵的遮蔽,使一切存在与我们当下圆融而获得的。所以,有正智的先导之后还需要众人对其所务的实践;而众人之实践,则反过来又实现了正智。知识通过现量与比量而确立,最终却要归入到实践中去。实践,是知识论的终结。
此外,我们要获知什么是真正生命全体性的存在(一合相),便应该知道存在是超越一切存在者的(一切相),要把握存在就必须超越一切存在者把一切存在者都超越之后,存在也就法身裸露了。而知识之归入现量者,亦非归入五根现量、意现量、自证现量,而是归入瑜伽现量,归入其中的无上瑜伽现量。无上瑜伽现量者,既是超越“一切相”的存在本身(一和相)。本文前面也说过通过才是真正意义的直观。因为现量是要离分别的,但若我们还有现量与比量的两边对立,这个分别将从何而离呢?所以现量、比量终究是要合一的,终究是要生成带智的直观――通观的,还终要归入无上瑜伽现量。而无上瑜伽现量根本又是空无实性的。毕竟是: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四、知识(正智)的目的论指归
依笛卡儿理论,以直观和演绎确立知识是真知,在其中,尤其强调的是一个真。什么是真呢?就是与存在的绝对相应,就是绝对的天人合一,就是绝对的“过去不留,物来则应”。所以,真正的获得了真知,人也就彻底觉悟了。而探求真理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把握智慧的过程,是一个人逐渐除去对他心灵光芒的种种遮蔽而“明明德”的过程。在这个意义上,觉悟对每一个生命来说并不是一件可以选择的事,它是每一个生命的责任。
同样,依法称之理论,现量与比量构成之正智,亦只是众人所务的先导。那么,众人所务者为何呢?禅宗祖师说:“直取无上菩提,一切是非莫管。”在量论因明体系中,这就是证到无上瑜伽现量,证到与存在同体,达至觉悟。这其中,也同样内在地强调一个“真”字。事物本身是绝对真的,存在本身是绝对真的,重要的只是要让存在真的在我们中显现。不要把它搞假了!
结论:依现量与比量而确立之知识,其目的乃是确立和捍卫真理,确立和捍卫信仰;故其不但必然要指向于彻底之觉悟,而且其本身就向世人提供了达于此目的之途径,在导引我们心灵回家的路上,它是最亮的路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