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理论 >> 大乘显教理论 >>

般若禅转识教育论(二)

分享到:

   三是「无明惑」,又称障中道之惑,为障蔽中道实相理之惑,与前「思惑」中之痴惑异,彼为障蔽空理之惑,枝末无明也;此为迷於根本理体之惑,根本无明也。可知 此第一之「见思惑」,能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五蕴空,即「识」蕴空。是转依境,已不依识而依智,智照现前,以智为前五识之善导;凡所作所思,都源於明净清晰一心(一心是净心)所活用。当然这说明析空之理,乃赖修禅止静,心行工夫证体空之境,就是说以转离惑依,说明心理净化,般若观照之定慧禅功,成就知解与慧照的实践。第二之「尘沙惑」,是悲愿菩萨,未能达尘沙无数之法门,如何应付化度众生如尘若沙之烦恼,故不能自在化他,谓为尘沙之惑。但教师虽因学生之问题太多而生困扰,不过根本教师所处之困惑,是「乃他人分上之惑」,而非自己本体之惑,只是由於自己未能通达如尘似沙之多的法门,故亦有所困惑者。可知教育哲学之研究,适应是共惑、别惑(学生之问题影响老师,是共;而老师为学生所影响之问题不同是别)。按天台一家论三惑,以菩萨之尘沙惑,就其惑体(即自性,本体)唯为劣慧云一,因而「不知之法门多故名尘沙」。若以教育学而论,教师对於学生所产生之许多问题,而自己本身尚未能知晓其问题之所在,或对治和解释问题之时,在有责任感之教师,扪心自问,不能无困惑,故称为劣慧。祗此而论佛教教育学之精要,和师道尊崇之感,实为现世教育学之值得注意与参考。还有进一步的论及「菩萨欲断此劣慧,得所谓道种智,必於长劫之间学习无量之法门」,如上所说,则教师要终生学习,要得通晓无量法门,以期调顺与教化学生之如尘似沙之见惑与思惑之问题。以佛教教育而论,「解惑开慧」是佛陀教化之基本教授法。因知转识成智,是由教师之善导有方。而教师之能善导,则必以师导之能行,此共别授受之因果相生,自然教与学之互为因果,这是依理而论。但还有许多原因与环境,往往又不能尽纳入此定理而言。尤以今之时代,时世之不同,可能并不是凡有理想之教师,一定教学必成功(这要论及宿因等问题,暂非本文所言及,故不详)。不过别论不是没有的。至於第三之「无明惑」,是菩萨修证之阶段,谓障中道与障中道实相理、与障蔽空理之惑为枝末无明,此为迷於根本理体之惑,故云根本无明。虽云是菩萨修证之阶段,亦是众须得闻佛法后,发愿度生。知需学的道理。(以下依天台四教「藏通别圆」之释义,分别说道品以断惑而感佛果位)若以教育论言之,则教师所修所学之学问及心得,学生之进度渐高时,则教师之传授仍可以自己所成就之心得与之,因学生不久亦是教师,则学生--教师,教师--学生,因循如是,师道,亦即学生应学之道。如此而论佛教教育是传人之教化,也是全人之教育,而结果最重要者,是「觉之教育」。 

   觉了明达,悟人之本性具善恶,故必假以学以修,《三字经》云:「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悟人本相生,不忍相残,悟人本同体,大生命大运流,「彼生我生,彼灭我灭」。
 
儒曰民胞物与,佛云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然众生宿业殊相,各有因缘,有闻思修,为佛缘具,慧业足;然有些闻而不知不晓,何能思修。是以法华经方便法门,三车、化城,无非为示教利喜。故佛教教化,有「劝转」,「示转」,乃「转教」法门,无非为方便受教,渐能解惑,渐能开慧。故无论禅、净、律、密,各别宗门,但为的不外为众生解惑开慧与转识成智。故云转识有二 种:「一转为众生,二转为法」,一切所缘不出此二。此二者为众生,就是为善导众生,勿堕邪妄知见,故为转法车仑,为起开拓光明磊落之人生大道,人人可行,且行处必通,就是解惑开慧的人生,转识成智的立志坚稳,而诸恶莫作之自律心,则自然众善奉行之善行成,以慧资福,身口意安乐时,能发悲情慈敬之心,自然誓愿 为众生为炬、为明、高照、为导。此即「以慈修身,善入佛慧」。佛慧是四无量心--慈、悲、喜、舍都发无量愿。无论何种说法,皆源於三藏十二部,经典法要之宣扬,故云为法。

   佛化教育,解惑而开慧,如人病愈,始可加调补剂。故佛化心理教育,喻佛陀是大医王,能治众生病。又「善知众生心,则入如来教」,则知众生心,始能教导众生。佛法是最重视心理教育,心灵净化的调摄方法,经、律、论三藏,就是指引前行道路。「律」为在前行中的路上,愿如何规律自己,如让中途不安靖之危,或退失之堕。「论」为疏说经律之易明显要,以便学者之易入。就「经」典方面,无论心理、生理、生活,与待人接物、学习、修禅等等,对宇宙大地之自然物理,山河大地,动植飞潜,都有说及。故美籍伽尔德(Richard A.Gard)博士论佛学教材时说:佛学具足一切学说(见佛教之大学课程讲词)。不过佛经之许多经文,其实一切无非是为教化人心慧业之引述,故佛化教育,对人性之升华,对心灵净化之培养与训练,可说是最丰富,而且最切实的。现代教育哲学也提及:「心灵问题为教育的根本问题之一」。虽然世界教育学者在《教育哲学》的著论中,早就说过「教育的性质,为心的性质所决定」。可是曾有人认为「心的研究,正是心理学的事,科学的心理学己离哲学而独力。心的问题,应该让科学的心理学用实证的方法去解决」,而且认为不应深入哲学范围而并论,那是积不健全的教育思想。若依佛家教义而言,就法相、唯识二门学说,是析说心法,而依唯识释识变等心理的问题,法相所说,那是「理境」而非事理,所论繁琐微密,是指「心」法的调治与善导。「心所」的百法(《俱舍》则为七十五法)。〈八识规矩颂〉等 ,无一不是属于心理教育之精义,故梁启超以为一切佛教经论,都是「析空与体空」的心理学的教化论。不过大乘佛教不是狭义的唯心论,而是心灵开拓与生命升华。

   何以佛陀教义旨「一心」,就「一心」初略浅解,是对杂乱「流心」对治而言,是二种转之一「为众生转」,即转识成智。与净智妙慧能转三藏法宝,以自转他转。因二转之智慧明达,可辅导「心」之通别说法,自他两利,如教学相长是。关于「心」的说法,虽有多类名称,大概为四(肉团心、缘虑心、积聚精要心、坚实心),总证之为六种心:

   一肉团心(汗栗驮):是草木之心也,此为物之中心,故又曰处中心。又以草木不思量之器心。 

   二集起心(质多):为第八阿赖耶识,以集诸种子,又能生诸现行法故也。法相宗之「万法唯识」,《唯识·三》曰:「杂染清净,诸法种子所集起故名为心。彼心即是此第八识。」《唯识述记·三》末曰:「梵云质多,此云心也……集起义是心义,以能集生多种子故。」或能熏种。此「识」中既积果已后起诸法,故说识为心(此第八集起心,识积聚种子生起现行。法相 宗,心、意、识三者,有通别二门。其通门,虽许三名互通,而其别门则其体各别……此三心为八识特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