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理论 >> 大乘显教理论 >>

吕澂:正觉与出离

分享到:

   我们在这里提出了“正觉与出离”的一个题目来,是要分析、说明佛家对于人生趋向有怎样的看法和主张。概括地讲:在全人类的社会问题未得彻底解决之前,人生的需求会时常跟环境不合式而发生种种痛苦。一般人不能深刻地了解它的原因,只在表面求解决,结果是陷溺日深,痛苦亦络绎不绝;其间即使偶然好转,也不会长久。这样下去,只是随波逐流,一听环境的安排。一个人如此,大多数人也如此;一时如此,乃至整个时代也如此。这种始终回旋、起伏、不得着落的人生,佛家谓之“流转”。(佛家对于流转的解释,有时比较宽泛。这里只就人的本位而言。)要是人们真正找到了人生欠缺的原因,从根本上予以解决,这在形式上看来,对流转的生活是取相反的趋势,并还有破坏它、变革它的意义,所以谓之“还灭”。由此,佛家区别人生趋向为两途:一是流转的,不合理的,不应当的;一是还灭的,合理的,应当的。所有人生行事,都可用这种标准来分为两个系列。它的名目有种种:流转一系或名有漏,或名有垢等等;还灭一系或名无漏,或名无垢等等。从有漏等说,是染污的,不善的,系属于世间的(“世间”一词在这里用来,是取它“应可破坏”的意义的);从和它相对的无漏等说,是清净的,纯善的,出离世间的。佛家对于人生趋向的看法,着重无漏,所以归结于出世。但它所出离的并不是整个的现实世界,而只是属于世间即所应破坏、变革的一切染污、不善成分。人生要走向这个趋向,有待于一种自觉,即所谓“发心”,明白了这趋向的合理、当为,有了觉悟之后,一切行为才可以归向这一目的,成就这一目的。这就始终在觉悟的状态中,最后到达最完善的地步——正觉。如此佛家讲人生趋向以正觉为究竟,而成就正觉的则在于出离,因而我们便构成“正觉与出离”一命题来表示这样的意义。

   在佛家的学说里,有两个迥异的系统:一是声闻乘(小乘),一是菩萨乘(大乘)。声闻乘着重他们所依据的“佛的言教”,言教由闻而得,所以重教即是重闻。他们绝对相信佛教,视为神圣,不可改动一毫,另一系统菩萨乘则着重行为。菩萨本是成就正觉的准备阶段,所以他们主张以菩萨行为行,而对于佛说并不像声闻乘那样拘泥,郤带有自由解释的色彩。这两个系统都由根本佛说开展出来,只是解释的方式不同,因而影响到实践的规范也不同。它们的流行虽有先后,声闻乘学说且比较占先,郤不是纯由声闻乘演变或发展而成菩萨乘。到后世来,声闻菩萨两乘的人曾发生过激烈争论,互相是非,但仍共同承认两乘的原来并存。

   对于“正觉与出离”这一问题,声闻乘的解释不大正确,应该加以简别。他们以为人生欠缺、痛苦的原因,即在人生的本质上。分析人生,因的方面是“业”“惑”,果的方面即是“苦”。要去掉苦果,应该断业,灭惑,不使再生。但业是种种行为,惑是种种烦恼,业惑之生起,在人事上随时随地几乎无法避免,要断灭它们,很容易走向禁欲一途,企图由隐遁的方式摆脱纠缠,而此种消极办法又必然远离社会而变成自私、自利。其结果虽不能说完全落空,但终非究竟解决。因为他们的出离世间竟是舍弃世间,本来要对人生有所改善,反而取消了人生,所以说它是不彻底、不究竟的。在印度,佛家以外的学派也很多带着这样倾向,一般人受着薰陶,对于声闻乘的说法就很易予以接受,因而使它流行了很久。后来佛学传到中国,尽管那时菩萨乘的势力已极发展,主要的义学也都以菩萨乘为依据,但实际上仍离不掉声闻乘的作风。这给与佛学的流行以很不好的影响,向来中国佛学受到外来的批评、攻击,即是集中在这方面的。所以,我们现在要明白佛学对人生趋向的真正看法和主张,必须先拣除了声闻乘的说法。

   菩萨乘的学说,从佛灭度后六百年(公元第一世纪)开始抬头,一直发展到佛灭度后一千三百年(公元第八世纪),在这七百年里,虽也有些曲折变化,但对照声闻乘来看,精神上仍是前后一贯的。这可举几点说:第一,他们看人生问题,当就全面去解决,不像声闻乘那样但从自己或一小部分人出发。因此,他们也着重“业”,郤由自业推究到共业,以为即使业力不可转,而由共业的相互增上,可以因胜掩劣,也可以增减、变化,这样人们对于未来的境遇,就能有切实的把握。其次,他们也注意折伏烦恼,但以为烦恼从对他的关系而生,人生不能避开所对的一切而独存,就得由烦恼中发生作用,终至于转化烦恼为无烦恼。再次,对于苦,菩萨乘也一样的厌弃,不过用全体的看法,由厌弃更进一层,产生了“悲心”。他们了解到自己感觉是苦而别人不觉,自己能解除痛苦而别人不能,即会有一种不忍的心情,以至有不容自己的感受,这就是悲心的开端。又次,菩萨乘对于现实世界并不逃避,而要从各方面去理解它的实际,以求践行的实在。因此,他们对佛所说纯由“依义不依语”的路子,活用语言文字所构成的概念(想),契合实际而发生真正的智慧,这样得着概念与实际的统一认识。最后,菩萨乘的悲、智,都不是抽象的、广泛的毫无区别,而是随处和种姓思想联系着的。假使从社会的关系上看,这思想与阶级制度是有交涉的。印度社会原有四种阶级,佛家立说之始,便要打破这不平等的制度,而另外提出一种理想的种姓主张来。佛家以为真能破除阶级的人生,一定要依靠佛说的那样生活,构成那一类的群众,才做得到。所以佛徒并不限于某一种阶级,而四姓(即阶级)归佛,如同四河入海,成为一味;他们都可称沙门释子,即是表示同属于释迦这一种姓的。菩萨乘因有这些特点——也可以说是和原来佛说极相符合的精神,对于“正觉与出离”一问题,就能追究到深处。像“常”“乐”“我”“净”这些人生的基本要求,声闻乘不能得其着落,便一概予以否定,而走上消极以至于断灭的道路。菩萨乘则不然,硬要找到人生真正的常乐我净,并从那上面见出由染趋净的向上发展,而为人生另开辟一条新途径出来。

   菩萨乘里的重要学说,起初有龙树——提婆一系。他们依据般若、宝积等经典,由“法性本寂”(这是从诸法实相不为烦恼所嚣动变化而言,也可谓之“法性本净”)的看法立言,以为人们对于一切事物现象,如没有真正智慧,就不会得其实在,由此发生颠倒分别、无益戏论(执着),而招致人生的无穷痛苦。但这种迷执可以从根本上解除,最重要的是体会一切事物现象实际和那些执着无干,并不像分别戏论那一回事,也就是没有分别戏论所构画的那样实体,这谓之“无自性”,谓之“空”。在形式上,这无异把分别戏论给与现象的染污去掉了,而见着它原来的寂静面目,所以谓之“法性本寂”。他们用这样的看法解释一切,到了“正觉与出离”这一问题上,也把世间和出世(涅槃)统一起来,以为不是离开世间而有出世,却是得着世间的实际,依着世间实际而践行,谓之出世。这样地看得世间和出世为一,我们曾经说它是“即世而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