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虽主张“教外别传”,实则对大乘佛学的菁华广为汲取,在上堂说法、机锋应对之际,时时揭举大乘经典的话头,《楞伽经》、《起信论》、《心经》、《金刚经》、《维摩经》、《楞严经》、《华严经》、《法华经》、《圆觉经》、《涅?经》等是禅宗经常引用的经典。很多禅宗著作都大量引用了大乘佛教经典。如《楞伽师资记》中道信制《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在短短的篇幅中,即广引《楞伽经》、《文殊说般若经》、《普贤观经》、《大品经》、《华严经》、《金刚经》、《无量寿经》、《维摩经》、《法华经》、《法句经》、《涅?经》以证成其说;《坛经》的基本思想之形成,也是熔铸了大乘经典的菁华而成。慧海《顿悟入道要门论》广泛征引《维摩经》、《金刚经》、《涅?经》、《华严经》、《法华经》、《起信论》;宗密《禅源诸诠集都序》系有感于禅宗与教下之冲突而作,其鹄的在于解说禅教一致。书中融通禅教,多以《大乘起信论》为依据,并依据《起信论》绘制出佛教哲学图表;延寿《万善同归集》主要内容是引用经论,以阐述众善皆归实相之旨。书中以问答体的形式,将诸宗教义体系化;延寿《注心赋》主要依据《楞伽经》中“佛语心为宗,无门为法门”一语,以赋绝待灵知之一心,并引用诸经论自作注释。其《宗镜录》100卷,更是禅宗史上融汇禅教的力作。
既然禅宗如此重视经典,研究禅宗思想、禅悟思维,就不可对其漠然置之,而应当从它的根本源头溯起。目前出版的各种禅宗思想史著作,在禅宗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的探讨方面,如对禅宗思想所受庄玄哲学、儒家心性论的影响的研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但相对而言,对禅宗思想与佛教经典的关系还注意得不够。因此,本文作为一个总的概括,以求教于方家。本文从四个方面来进行探讨。禅宗思想,由本心论、迷失论、开悟论、境界论四个主要部分组成。本心论揭示真如自性的超越性,迷失论揭示真如自性迷失的缘由,开悟论揭示去染返净的方法,境界论揭示开悟成佛的境界。以此来透视大乘经典对禅宗思想的影响,可以有较为明晰的脉络。
一、 大乘佛典与禅宗思想的本心论
“如来藏”是《楞伽经》、《起信论》重要思想之一。“如来藏”意为谓如来处在胎藏之中,是“佛性”的别名。“如来藏”因受“无始”以来的“虚伪恶习”熏染,被“客尘”烦恼所障蔽,从而变成了“识藏”,变成了能够派生一切的总基因阿赖耶识;《起信论》立一心二门,一为“心真如门”,一为“心生灭门”。“心真如门”是如来藏的第一重含义,是从体性上来说的。它超越染净、生灭;“心生灭门”是如来藏的第二重含义,是从相用上来说的。它表现为随熏转变,形诸染净。佛法修证的目的,就是要将被熏习污染的如来藏转变成清净的如来藏;《圆觉经》宣说圆觉法门流出一切真如、菩提、涅?及波罗蜜,显示佛教修行都不外修证本有圆觉的道理。“如来藏”强调“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即人人皆有永恒清净的本心本性。《法华经》象征人人皆有生,有著名的“衣珠”、“髻珠”喻;《涅?经》以佛性作为宗旨,其佛性思想最为鲜明的旗帜是“一切众生悉有佛性”。《涅?经》立“贫女宝藏”、“力士额珠”喻,形象地说明了一切众生悉有佛性的观点。
“一切众生悉有佛性”的思想,为禅宗所大力弘扬,成为禅宗思想的理论渊源。正是由于有着《涅?经》的理论依据,禅宗自创立肇始,就旗帜鲜明地提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的响亮口号,并进而确立起“一切众生皆可成佛”的主张。达摩“深信含生同一真性”,即是依据如来藏思想。慧能始终强调见性成佛,“性”即佛性。慧能的佛性思想正是继承《楞伽经》、《起信论》的“如来藏”佛性思想。由于如来藏思想包含着一切众生平等、人人皆有佛性等内容,从达摩开始,中国禅便沿着众生平等、圣凡不二的原则立场展开。《涅?经》的“贫女宝藏”、“力士额珠”喻,在禅林广为流传。黄檗用“本额珠”象征“本心佛”,并提出了本有佛性、顿悟佛性、返求自心等一系列禅修原则。《涅?》、《华严经》的众水皆含月,千江月体同之喻,也因精警凝炼而饮誉禅林,成为禅师上堂开示学人时经常提举的话头。《证道歌》“一性圆通一切性”、“摩尼珠,人不识,如来藏里亲收得”的吟咏,透射着《楞伽经》如来藏“如大价宝,垢衣所缠。如来之藏,常住不变,亦复如是”(卷一)的慧光。
《起信论》主张人人皆有不增不减“清凉不变”的“真如自体”,即自性清净心,成为禅宗本心论的基本观念。宗密指出,禅宗初祖达磨所传授的,正是这个自性清净心。禅宗所要体证显现的“含生同一真性”,正是《起信论》所言的人性本具之真如心。对这个真如心清净无染的特点,《圆觉经》以摩尼珠为喻。摩尼珠本身没有颜色,什么颜色的光照射到它的上面,它就显现什么颜色。经文以此比喻我们的生命本来清净,因为无始劫来的习气,造成了我们思想、感情的歧异,呈现出各种不同的现象。众生看到摩尼珠上的五光十色,却误以为这些颜色是实有的。禅宗以摩尼在色,譬喻真心在缠,指出晶莹自性,纵是为尘劳所惑,它的本体也不会受到染污,“摩尼在掌,随五色以分辉。宝月当空,散千江而现影”。《圆觉经》强调圆觉妙心超越一切对立的质性,它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如同摩尼宝珠,映现出各种颜色,本体却洁净如故。禅宗以“主人翁”、“威音那畔”、“空劫前自己”等来象征这颗本原的心,强调真心在缠而不染的超越性。禅宗发挥《法华》“衣珠”、“髻珠”意趣,以“衣珠”象征自性的澄明、圆满,指出参禅悟道就是要重新发现原本存在的衣珠,使精神生命由欠缺到富有,由窘迫到自足,所谓“贫子衣珠,不从人得”。发现衣珠,即是豁然见性。禅宗宣称参禅悟道,即是要“打开无尽藏,运出髻中珠”。
二、大乘佛典与禅宗
思想的迷失论佛教迷失论探讨人们为什么会迷失澄明自性而流转于生死这一问题。《楞伽经》说,如来藏本来澄明湛寂,因内外境风的吹荡,寂然清净的本体,便浪潮起伏,跟着生起前面七识的种种作用。由此波浪互相撞击,汹涌澎湃,转生一切境界,而无有止境,《起信论》从本体上强调自性清净,同时从相用上又指出心性随缘起染,生灭流转。《起信论》用阿梨耶识(阿赖耶识)表示这种生灭,谓依止如来藏自性清净心,才有生灭之染心。如来藏一似不动的水,被“无明”之风所吹拂,遂成为生灭心的动水。《起信论》的迷失论,从染污的生灭缘起而言,是依心起意,依意起意识,展现人的心性作用。根据这种理论,只要把生灭心中的染污减遣涤除,使它全体自性清净,本觉真心即可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