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理论 >> 大乘显教理论 >>

《星云大师讲演集》-身心安住的家园(下)(2)

分享到:

  有一则笑话说西方极乐世界有个仓库,里面放置了许多眼睛、耳朵、嘴巴、手、脚等东西,这是什么意思呢?譬如现在有人用眼睛看人念佛,眼睛便可以往生净土。耳朵听人念佛号,耳朵就能往生净土。用手数念珠,手就可以往生净土。有的人眼也不看,耳也不听,只有脚跟着大家绕佛,脚也能往生净土。有的人懒惰成习,连耳朵、眼睛都不愿去听去看,只顾用心去感受,心便能往生净土。但是如果口、耳、心三样都能同时用力,自然都能一起往生极乐世界了。希望我们各位不仅只是身上的某一部门能够往生西方,而是整个身心都能跻登莲品。

 (二)三要:信心、愿力、行持

  信心、愿力、行持是往生净土的三要门,净土法门易行难信,我们要往生极乐世界,首先要对西方净土建立坚定不移的信心,确信有此法门,坚信三根可达,然后发愿往生,切实实践修持,必然能成。好比病患投医,先要相信医生的诊断,然后立志和医生合作要把病治好,努力服用药方,如此一来,沈疴的久病也能痊愈。

 (三)三声:大声、小声、心声

  大声念佛是口出大声,朗朗诵念佛号,让阿弥陀佛的无边功德加护身心,将无谓的烦恼杂念去除,念念弥陀圣号,便能往生极乐世界。所谓小声念佛就是在平时的进退行止之间,譬如走路举步、言笑寝食等日常生活中,轻轻称念佛号。而心声则是在家庭、学校等不便说话或开口的公共场所,乃至一切地方,随时随地将佛号默念于心,念念不离心,我心就是弥陀,如此必可扩大自己的身心与弥陀合而为一。

 (四)三业:身拜、口念、意想

  念佛要三业一起着力,身体一起一伏,缓慢庄严地顶礼弥陀,口中清清晰晰地称念弥陀圣号,意念明明白白地观想阿弥陀佛的慈悲,三业并用,必能水到渠成。

 (五)三法:持名、观想、实相

  念佛法门有多种门径,大要之有三种方法,一种为诵持阿弥陀佛圣号的持名,这是最为大众平常所采用的方法。一种为默默观想阿弥陀佛的光明、慈悲、庄严、殊胜等种种功德的方法,这种方法更进一步,注重意念的专精不二。另外一种为实相念法。念佛的步骤,首先以称念弥陀佛号的正念来去除妄想散念,以正定来止住纷乱,但是如此还有念佛的人与被念的佛号,人境对待不能融合,念佛之道在以正念妄念,最后连这念佛的一念也泯除,念而不念,不念而念,这无念而念念于心的境界,就是实相的念佛。

 (六)三时:平时、忙时、亡时

  念佛是随时随地、不分昼夜的,不但平时的行住坐卧要称念不断,连忙碌的分分秒秒也要把握念佛的机缘,尤其是临终一刻,更要用功勇猛,一心不乱、念念在兹,才能金台接引,随念往生。

  白居易有一首诗说:“余年近七十,不复事吟哦,看经费眼力,作福畏奔波。何以度心眼,一声阿弥陀,行也阿弥陀,坐也阿弥陀,纵饶忙似箭,不离阿弥陀,达人应笑我,多却阿弥陀。达也作么生,不达又如何?普劝法界众,同念阿弥陀。”这首诗将称念阿弥陀佛圣号的利益与妙用描写的最为贴切淋漓,净化身心要念阿弥陀,何况未来要脱离轮回苦,更需要称念阿弥陀。

 (七)三利:利己、利人、利国

  念佛不但能使自己增品向上,还可以利人。为什么念佛能利人呢?一个人念佛有成,无时无刻不将弥陀的慈悲智能称诵在心,自然不生妄念,不侵犯人,更不会伤害众生,在这种情况下,社会便能呈现祥和的景象,所有邪恶暴戾、欺骗抢夺自然隐避不见了,而正义、公理、仁爱等善良道德自然推行,人民就能安居乐业,国家更能万世太平。因此,念佛的效力和神用实在功德无量。

三.身心安住的家园 

  明了身心活动的状况,并且知道净化身心的方法,接着要积极去建立我们幸福美满的家园。什么样的标准才可以称作我们美满的家园呢?我提出几点供各位参考:

 (一)没有肮脏的污染,只有清净的环境

  现在社会正在提倡美化人生运动,美化环境、美化学校、美化公共场所、美化社会、美化笑容。尤其是美化笑容最为重要,每一个人如果都面带慈蔼的笑容,打一个照面都能会心地莞尔一笑,不但调和了人际关系,更能增进社会的生趣祥和,达到社会美化的效果。但是这一切美化社会、美化人生的工作应该从美化家园做起,因为一个人如果缺乏家庭的温暖与关照,纵然装出一脸勉强的笑容,这个微笑也不能永恒隽永的。因此首先要美化我们的自家庭园,建设一个不但融洽而且艺术化的家庭,每一个人出门,都带着一颗微笑的心,走在路上触目尽是皆大欢喜、万象俱新的景象,这个社会还有不进步的道理吗?

  现在有喊出“爸爸回家吃晚饭”的口号,什么原因导致一家人不能团圆共食呢?主要还是夫妻的心理建设未臻健全。先生一天工作下来,身心疲惫回到家里,无非只是盼望着娇妻的守候和一屋的清洁温馨,但是做太太却未能把家庭整理得窗明几净,致使先生回家,一眼望去便是满幢污垢,惨不忍睹,既不能消除疲劳,反而加重烦躁,先生下班只好另寻他欢,免得回家受气了。因此,为人妻子的当守本分,把家布置成温暖的乐园;做人丈夫的应尽职责照顾家庭,互相体谅和关照,携手建立幸福的家园。

 (二)没有经济的占有,只有均富的日用

  一般家庭主妇的观念是先生只有挣钱的义务,没有拥钱的权利,其实正确的想法应该是“先生有使用金钱的权利,而太太有保管金钱的权利”。假如一对夫妻不了解经济的真谛,不知道金钱的处理方法,误以为家财万贯,买得起洋楼大厦,吃得起珍肴美食,穿得起绫罗绸缎才是富有,或是双方一意操权统财,都会造成家庭问题,引起家庭危机的,其实一个家庭的生活要建立在衣食无缺、和睦互敬的原则上,日用足以自给,不向外求便够了,何况夫妻幸福的条件本来就不是建立在金钱的互赖,而是对彼此感情的终生信任。

 (三)没有猜疑的误会,只有互相的信任

  幸福美满的家园要建立在彼此的坦诚、互相的信任之上,猜忌、怀疑只会毁掉辛辛苦苦所建设的家庭。

  佛经上有一则譬喻:有一对年轻夫妇新婚燕尔,有一天丈夫提议到地窖去拿酒来对饮作乐,他打开酒罎子嗅着芳香扑鼻的陈年老酒,那里知道头一低下,看到坛里有一个年轻力壮的青年,不由怒气中生,上来大骂妻子说:

  ‘不要脸的女人,竟然背着我偷人,还把人藏在酒坛里。’

  妻子受了不白之冤,气愤地跑到地窖,打开酒坛一看,妒火中烧,指着丈夫破口大骂:

  ‘没良心的东西,自己金屋藏娇,把个女人装在酒坛里,反过来冤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