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理论 >> 佛教理论总论 >>

禅式思维

分享到:
   著名的“拈花微笑”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但是不少人都会问道:

 “为什么迦叶要开怀地笑?”“佛陀讲了什么内容?我怎么看不懂?没说话怎么讲的?”

  这里有玄机?知者不玄,玄者不知。为什么迦叶能领会而我们不明白?

  因为佛教认识世界的方式与我们日常习惯的思维方式有差异。思维是我们认知世界的一种途径,不同的思维方式适用的领域不同,效用不同,结论亦不同,而且不同的思维方式之间是很不容易沟通的。

  我们的习惯的思维方式一般来讲分为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

  一、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

  感性思维是人类认知外界存在的基本方式,小到日常生活,大到科学研究,首先是依*感性思维。感性思维是理性思维的基础,它所产生出来的感性信息被挑选整理之后变成经验,为理性思维的概念、逻辑提供了材料,最终成为理论。

  感性思想的运动过程是:我们肉体上的五类感官:眼睛、耳朵、鼻子、舌头、皮肤,与世界存在的各种景象:光波、声波、气味粒子、热能、材质等相接触,受到刺激,感官将信息传达至中枢神经进行区分处理,形成了感性信息。

  感性思维的认识方式是感知、体验。从婴儿的行为中可以观察到全然感性思维的情形,或着从有些艺术家身上可以看到。感性思维是非理性的,不着痕迹的。我们俗称“用心去感受”,这个“心”在哪儿?分析是找不到的,只是去感觉外界时所用的就是了。感性思维无法用语言文学描述。我们平常表达出的“感觉”只是冰山一角,一旦落入语言文学,感性思维得到的信息则被损失将尽。感性思维的交流方式亦是体验,我尝了川菜好吃,告诉你也没用,必须要你自己去尝过。

  理性思维又称逻辑思维,它是人类思维的升华。

  理性思维的形成是这样一个过程:来自感性思维认知世界的感官信息——确定各种世界存在形态的内涵、外延,形成各种各样的概念——运用逻辑的各种方法找出概念之间的关系——形成关于世界存在形态间关系的理论,用以指导实践。

  理性思维的贡献极大,使人类从纷繁杂乱的感性信息中找出头绪,是一条寻找世界存在规律的捷径,使复杂的事物变得简洁明晰,它所产生的理论最终发展成为科学,有科学指导的人类行为变的理智、有效,从而形成现代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

  二、禅式思维

  佛教的认识世界的方式是“禅”,我这里称之为禅式思维。

  在古印度,哲学已相当发达。释迦牟尼本是王子,小时即受到良好的教育,但为了寻找宇宙人生的真相,出家求学,遍学当时印度诸家,总是得不到圆满答案。经历了七年苦行之后,他开始寻找自己的路,在一棵大菩提树下进入“禅”之中。最终,他觉知了宇宙人生的真相,并且发现人类只有将习惯的思维方式抛下,重新觉知世界,才能了解真理。

  由于他的智慧达到圆融无碍的地步,故被尊称为“佛陀”——智慧无碍的人。

  一般的哲学家、科学家、平常人对于佛教中讲的东西不理解,对“禅”不理解,原因在于他们不知道禅是超越了意识活动中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的一种认识世界的方式,而佛教的整个理论体系均是围绕如何以此方法去认识世界并恢复本有的智慧的。为了方便起见,我们将这种方式称为“觉知”,以区别意识层中感性思维的感知、理性思维的认知。

  难于理解的关键在于:按照通常的理论,人离开了意识活动是无法认识世界的。

  但是从古至今,无数禅修者以自己实证的方式无数次地验证了人类在超越了意识活动后,会恢复本性中所具有的对世界真理的觉知能力。

  在心理学那里,弗罗伊德发现人有潜意识存在。显意识与潜意识共同支配着人的行为,统称为意识。无论潜、显意识,它们的认识方式是以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完成的。

  之后,他的最得意的门生荣格是青出于蓝。他通过实践东方佛教的“禅”的实证,发现人类除意识之外还有更广、功能无比强大的“无意识”状态,它的认识能力远远超越了意识。荣格只领悟到的“无意识”只是“禅”的表层,而且“无意识”这个词用的并不好,可以改成“超意识”(可惜没机会同他商榷),但他作为科学家能达到这个程度已是相当不易的。

  我们借用弗罗伊德的一个句式:“显意识与潜意识相比是冰山一角,浮在上部而且很小的一块,潜在下面的是极大的部分”——意识相对“超意识”而言,是冰山的一角,在上面的是很小,在下面的是极大的部分。人在“超意识”中运用的认识方式即是“法法平等”的“禅式思维”。

  在这篇文章里我用的“禅式思维”的确是一个不恰当却无可奈何的名词。因为“禅”是超出意识思维层次的,不属于意识思维的东西,不应该将之称为“思维”。这么称呼是为了方便理解,请弄清这一点。

  要想给“禅思”下一个定义是很难做到。因为语言文字的功能只限于显意识层,甚至潜意识中的活动无法用语言表达,更何况超意识层。在“禅”中语言文字是无能为力的,这就是为什么释迦牟尼“拈花微笑”中不对众人讲话的道理。我们为了方便,进行一个描述性定义:

  禅式思维是在放弃了意识层的各种努力,让感性思维、理性思维所产生的各种形象、观念、概念、逻辑、理论、意识形态不再发挥作用之后,人类本性中所本有的天然觉知能力得以恢复、显现,从而全然直观地觉知认识的方式。

  事实上,“超意识”、“禅”并非多么神秘与困难,它本身属于我们人类的自性能力,在平常生活中,可能会偶尔显现。只是由于在我们从婴儿的感性思维为主导到成人的理性思维为主导的人生中,习惯用“脑”去认知,用“心”去感知,不习惯用“自性”去觉知。故而当“禅思”发生在我们生活中,亦无法察觉,或是没有能力将其保持,太微弱以至无法发展成为一种力量。看几个在生活中发生的例子:

  小时侯经常玩“藏猫儿”,小伙伴远远地看着你走过来了,躲在门后,屋子光线很弱,你走进来,他从门后猛跳出来,伴随着一声“嗨!”。这之后的情形仔细体味:在一个窜出的黑影映入眼睛,一声怪叫传入耳朵之后——与被吓得跳开喊“妈呀”(感性思维下意识动作),以及回过神责怪道“吓死我了”(理性思维、判断)之前,是不是有一段大脑非常清晰、却又没什么念头的空白?仔细体味,是有的。没有感觉,没有判断,没有念头,不是感性、理性,却存在着认识能力,清清楚楚。那是什么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