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理论 >> 佛教理论总论 >>

走向世界的中国佛教

分享到:

我们知道:公元前6世纪产生于古印度的佛教是在东汉永平帝统治时期开始被传到中国的.经过了几个世纪的传播和发展,通过与中国本有的道家、儒家及其它民间信仰相互接触、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后,到唐朝时,佛教完全演变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大乘佛教,也被称为中国佛教,中国当时一度成为世界佛教中心。

其实,中国佛教自古以来就具有极强的国际性.我们先从过去和现在两个时期来简单地讨论中国佛教和世界其它佛教国家的文化交流及其影响。

(一)过去时期

公元前3世纪印度的阿育王在发动残酷的战争统治整个印度后,对他的军队屠杀无以数记生命的罪行深感痛惜和忏悔,并因此归依为佛教徒.阿育王后来成为护持佛教的国王, 他发起了第三次佛经的结集并派遣大德高僧走出印度,到周边国家弘扬佛法.向北的高僧最远走到中亚一带,靠近 “丝绸之路”.以后来中国传播佛教的印度及中亚的高僧和由中国去西天求法的出家人大多选取该条路线.在此,我们应该以感恩心来缅怀阿育王的无量功德.是他,才有外国高僧来中国传法,才有中国高僧出国求法和讲法。

在这里,我要谈到法显、玄奘和鉴真三位高僧。

法显, 姓龚,平阳武阳人。以晋安帝隆安三年,从长安出发,渡西流沙,六年到中印度,停住六年,学戒律梵语.后又游历多国, 坐船归国, 并于杨都译经。

法显留下了《佛国记》一卷, 详述西行求法的经历,此书成于义熙十二年(416),为中国古代以亲身经历介绍印度和斯里兰卡等国情况的第一部旅行记。它对于后来去印度求法的人,起了很大的指导作用。同时在他的记载里,还保存了有关西域诸国的许多可贵的古代史地资料。因此,近代有英、法文等译本,极为各国历史学者和考古学者所重视。

法显从印度带回一颗真身佛牙舍利, 现被作为国宝珍藏在北京, 它对增强中国佛教对世界佛教的影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玄奘, 唐朝的高僧,于唐太宗时到印度研究佛学十七年,回国后翻译佛经很多,人称三藏大师,为法相宗的开祖。玄奘曾于当时印度最高的佛学府—那烂陀大学讲授唯识学,深受各国求法僧人的好评,为中国佛教界赢得了声望. 明朝时根据他去印度留学所行路上付出的艰辛而写成脍炙人口的小说 “西游记”被翻译成多种外文, 使中国佛教文化逐步被世界很多国家所认同。

鉴真大师是唐朝江苏扬州人, 他更是不畏艰险,不顾目盲,六次东渡,舍身送法,将中国佛教的大盛戒律传给日本,成为日本律宗的开山祖师. 1963年是鉴真圆寂一千二百年,中日两国佛教界和文化界同时举行了广泛、隆重的纪念活动,并互派代表参加,日本人士将鉴真事迹写成小说,编演戏剧。1980年,鉴真像回国探亲,在扬州和北京都受到中国人民和佛教徒的瞻礼。通过这两次纪念活动,加强了中日两国佛教徒和人民的友好关系。

(二) 现在时期

现在时期可分成近代和当代。

近代

中国近代可谓是国力衰败、遭受列强侵略的一部血泪斑斑的历史,佛教在此期间也降到了低潮,甚至面临生存灭亡的危机.杨文会居士出现于此厄难关头,他于光绪年间在南京创办金陵刻经处, 后又设立祇洹精舍,实现办学计划,招收僧俗学生,由他亲自教授佛学。 杨文会弘扬佛学四十年,以刻经和讲学交互为用,对于中国近代佛教所发生的影响是很大的. 在他主办的佛学研究会讲习指导之下,许多学生和会员有独到的造诣.他们日后都是弘扬和传播中国佛教于国内外的中坚力量。

释太虚是当时杨文会学生中的优秀者,他提出的 “人生佛教”理念为中国佛教的复兴指引了方向.他曾出国考察讲学,遍历英、德、法、荷、比、美诸国,宣讲佛学;并应法国学者建议,在巴黎筹设世界佛学苑,开中国僧人跨越欧美弘传佛教之先河.他创办的多所佛学院造就了一批德才兼备的名僧大德.其中尤以闽院毕业的学僧,遍布海内外,他们将中国佛教传到了东南亚等许多国家,扩大了中国佛教面向世界的范围。

当代

中国在实行 “改革开放”政策后综合国力日臻强大,佛教也获得了史无前例的发展良机.这一大好政策为佛教恢复提供了政策上的保障;市场经济地位的确立,则为佛教的全面复兴和发展提供了根本的社会基础.我本人认为要使中国佛教更加面向世界,我们佛门弟子必须在史无前例的“改革开放” 的大好政策中抓住机遇,大力复兴、发展和弘扬佛法 。

当然, 要增强中国佛教对世界佛教的影响, 我们首先也有必要吸收当代国际佛教的长处,象南传的佛教国家斯里兰卡、泰国、缅甸,甚至日本.虽然有些地方他们的习俗、观念,跟我们中国的佛教在思想上、修持上有很大的差异,但是我们还是合理的、客观的来认识人家的优点、长处在那里?我们要扩大我们今天的领域、心胸,去吸收人家的长处,做到知己知彼, 将来相互交流时就能取得圆满的效应,就能加强中国佛教在国际上的地位。

真正使中国佛教从全方面走向世界, 我感到佛教更需要抓住佛教教育、培养僧才,以法为师、以戒为师;创造条件让青年僧人沉下心来,入于定境,研习经律论,勤修戒定慧。

借助现代教育的理念、模式和方法, “随缘说法,应机施教”; 让僧才走出山林、走入现代,走向世界. 借助社会人文资源, 发扬光大重人文、重文化的传统。在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中,佛教可以张扬其文化的特性,散发其文化的魅力。借助外文工具, 邓小平先生早就讲过: “中国的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 中国佛教走向世界,能传播友谊,广结善缘,但离不开直接的语言交流.我们佛教界与各国佛教界交往,不能不懂外语,不讲外语.因此,我认为这次 “2008佛教外语人才经验交流会”开得及时,它一定能取得预期的结果。

我坚信未来的中国佛教一定能绍隆佛种,人才辈出;他们将都能与时俱进, 与祖国的现代化建设相适应, 走向人间、走向社会、走向世界、走向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