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理论 >> 佛教理论总论 >>

佛教幸福观今论——王建光(2)

分享到:

  三、如法有为福长在

  佛陀非常重视修戒、修身、修心、修慧作为获取善业的手段。这不仅对于出家者而且对于在家的一切众生都有着深刻和普遍的意义。世人各有所乐,每人乐法不同。但影响人们获取幸福的主要障碍仍然是“迷”“执”“痴”“贪”等。日日不忘破除此等诸魔以滋养心田,即可使人生永远快乐,幸福不会退转。

  1.破“迷”:神清气爽

  所谓“迷”,即是对幸福能否实现感到迷茫、困惑。现代人遭受着比从前人们更多的身心压力,其人生之苫也就更多、更重。佛陀苦谛思想在现代社会中仍然有着发人深省的启迪。使人困惑的是,现代人虽然华字广厦、金肴银盏,却为什么不能感受到幸福呢?

  破除迷痴,必须修慧。“慧是一切善法根本,佛菩萨母之种子”。如若不修慧,f)11不能是说为修身,更不能说是爱身。自净其意,才能真正的由内而外地修身。

  2.破“执”:卸下枷索

  不少现代人对幸福有着迷惑,认为幸福即是以地位、华宅和名车为代表的,这是物质主义的幸福观。这种观点不仅不合佛法,也是其它积极向上的哲学宗教所共同反对的。因其貌似正确实则危害无穷,它能消磨人的意志,使人滑向悲观主义的泥坑。佛教一再破的就是对世间诸法“执”空为有,如果“执”心能去,则妨碍人生建设,正如唐代道宣律师所说,“着是病本。”(《归敬仪》中)

  “执着”之一即是执幸福为对财富的占有,这也是一种古老的执着。心境决定着幸福,人的心境不仅是社会的产物,更是个人的一种生命境界。现代人在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中却不能感受到幸福,正是因为他的心中充满的不是智慧、不是闻法则喜的心情,而是经过量化的物质追求,把幸福等同于物质的占有。这种把幸福建立在对物质的占有多少之上的人生不仅不是幸福理论,也不是佛法的理论。幸福的获得和心境地解放也不一定非要到深山中去,古德说的“道人未必居云外,到处无心便是山”正是此意。

  3.破“贪”:心无挂碍

  《心经》要求我们要做到心无挂碍,只有心无挂碍,才能无有恐怖。什么是“挂碍”?即是挂碍“有”也挂碍“无”,即是挂碍“得到”又是担心“失去”,患得患失,终日惶惶不可终日。如此,心灵高度紧张、精神高度疲惫,日日山珍顿顿海味,又能如何。因为是贪心使心中难以割合,没有给幸福留下一点空间,幸福能存在于何处?所以《圆觉经》中说:  “一切诸众生,不得大解脱,皆由贪欲故。”

  破除了“贪”心,人生顿时会卸下沉重的负荷。布施之心就会油然而生,就会关注众生,给贫者以关爱,这也是佛陀的本怀。布施得福,也是对布施的果报。现代社会虽然科技昌明,物质丰富,但仍然有一些人需要得到大家的帮助。如果破除了贪欲,你能伸出关爱之手,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不仅是助人于困境之中,也能从中得到助人之乐。在这个社会中,人人相助,人人以助人为最大的福,所以当你偶遇困境窘境时,社会大众即会自然而然地伸出手来。那么,我们的社会将会是一个安乐和谐的社会,我们每一个人都在安乐众生,我们每一个人又都被众生安乐。如此,不是人生最大的幸福吗!

  4.坚持三个原则

  具体地说,现代人借鉴佛教的幸福观应当处理好以下三个原则:

  (1)“安住寂静”与“积极进取”

  佛陀在很多经典中都要求修道者要安住寂静、离于喧闹,因为心处纷扰之中,难以集中凝神于修心之事。但是现代人可能会说,我们也想安住寂静离于喧闹,但是到那找这样的地方呢?其实,“寂”与“静”都是心的感觉,心中有佛处处静,心中无静处处喧。只要能安于心中之寂,就会远离繁华,达于心清气净。有的人可能会有这样的疑虑:佛教的幸福观确实有指导意义,其无欲无求等思想对人生有指导作用,但是佛教是诞生于落后的农业社会中的思想,对现代社会并不适应。我们怎样解决佛教的幸福观和现实人生的积极进取的关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