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理论 >> 佛教社会学 >>

从《理感论》看佛教发展的有关问题——崔永波(2)

分享到:

三、保持的自已的独立性

所谓保持独立性,就是指保持自己的根本特征,或者说就是自己的特色,而不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可以这样说,独立性就是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没有独立性,就没有存在的价值,失去了独立性,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从中国佛教的发展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佛教传人之初,尽管不得不依附于本土的黄老之学,但是沙门仍然在尽可能地保持佛教的特色,维护其独立性,比如说坚持剃发、出家、还有服饰等等,同时还通过翻译经典等方式传播着佛教,魏晋南北朝以致隋唐时期,一方面,随着佛教经典的全面的翻译,佛教义理的特点得到了发挥,另一方面,随着佛教戒律的传人,佛教进一步规范,其特征日益明显,正是这样才使得佛教日益兴盛和繁荣;之后佛教日趋衰微,与其戒律松弛,独立性逐渐丧失是分不开的,朗宇法师说“随着禅、净的流行,在这种‘简单’、‘不立文字’的潮流下,中国佛教徒逐渐失去了探讨高深佛理、考察繁琐戒律的兴趣。于是中国佛教重视义理研究的优良传统丧失殆尽。”[18]而近代佛教的重兴,也是从保持佛教独立性方面着手的,义理研究可以说是佛教的最基本特征之一,这一特征的典型就是唯识学。而“从佛学理论上讲,近代佛学以唯识学最为发达,从某种意义上甚至也可以说近代中国佛学就是唯识学的复兴。”[19]而太虚大师的三大革命即教理革命、教产革命和教制革命则可以说是为了全面地维护佛教的独立性。在《理惑论》中也充分地反映了牟子以及佛教为维护佛教独立性的所做的努力。

首先,佛教为发展的需要,不得不适应中国本土的文化,然而佛教本身却在尽可能地维护自己的独立性,尽管现在没有直接的材料证实这一点,但是我们可以从《理惑论》推知一二。虽然佛教究竟何时传人中国至今尚无定论,但是一般都认为,佛教大约是在公元前后传人的,而《理惑论》怍于东汉末年,距佛教传人已有大约两百年的时间。在此期间,佛教势力比较小,因而其特征也就不十分张显,也就不会引起本土主流文化的关注,而《理惑论》主要是就当时人们对于佛教的种种疑问和非难进行辩解,可见此时,佛教的独立性已经初步地显现了出来,也就是说,早期佛教保持它的基本特征,并且有了较大的发展,因此才与本土文化发生了对立和冲突,在这场对立中,佛教并没有妥协,即为了迎合本土文化而放弃自己的特色,相反,他们在坚持自己独立性的同时,也在努力论证其合理性。《理惑论》不正是在论证这种合理性吗?

其次,《理惑论》反映了当时一些沙门不受戒律,《理惑论》载:“今沙门耽好酒浆,或蓄妻子,取贱卖贵,专行诈绐。”[20]“今佛家以空财布施为名,尽货与人为贵”“,确实,这些行为有违佛教的戒律与基本精神,有损于佛教的形象,影响佛教的发展。尽管牟子通过举例、类比,论证了虽然有个别沙门的行为不符合佛教基本精神,但是不能因此就否定佛教的伟大。不过我们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个别沙门的这种行为会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佛教的独立性。佛教有三宝:佛、法、僧,僧宝在佛教发展过程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所谓“人弘道者,非道弘人。”

三是区别佛教与道教,维护佛教的独立性。佛教传人之初,佛教“被认为是类同于中国神仙方术的一种。”[22]而中国的神仙方术在东汉末年逐渐发展为道教。诚然,佛教与道教是有着本质区别的,而在佛教以及当时一般中国人看来,道教有着明显的局限性,佛教要有进一步的发展,必须维护自己的独立性,必须与道教区别开来。东汉末年,佛教便有了这种意识,并在《理惑论》中表现了出来,而且占了很大篇幅,从二十九条到三十七条详见《理惑论》均是在区别佛教与道教。

综上所述,佛教要发展,一是必须保持开放、积极的心态,二是必须在更高的层次上融合于主流社会,三是必须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其实,又何止是佛教,任何个人,任何一种宗教,任何一种组织,任何一种文化,要想好好地发展,难道又能离开上述三点吗?

注释:

[1]参见:彭自强,佛教与儒道的冲突与融合——以汉魏两晋时期为中心,成都:巴蜀书杜,2000.8,第24页注①;第15页。

[2]《弘明集—卷一》,《大正藏》第52册,第7页。

[3]汤用彤,文化思想之冲突与调和,载:陈来主编《北大哲学门经典文萃—汤用彤选集》,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5,第494页。

[4]参见:彭自强,佛教与儒道的冲突与融合一一以汉魏两晋时期为中心,成都:巴蜀书杜,2000.8,第24页注①;第15页。

[5](梁)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高僧传,北京:中华书局,1992.199(2004年重印)第152页。

[6]高僧传,第152—153页。

[7]高僧传,第177页。

[8]高僧传第211页。

[9]印顺,太虚大师年谱,htcp://127.0.0.1/accelOn,第20页,第21页。

[10]同上

[11]《弘明集—卷一》,《大正藏》第五十二册,第1页,第1页

[12]同上

[13]《沙门不敬王者论—出家第二》,《大正藏》第52册,第30页

[14]高僧传,第2页

[15]《弘明集—卷一》,《大正藏》第52册,第2页,

[16]《弘明集—卷一》,《大正藏》第52。册,第3页,

[17]同上

[18]朗宇,中国佛教学者丈集:总序,载:楼宇烈,中国佛教与人文精神,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10,第2页。

[19]楼宇烈,佛学与中国近代哲学,载:中国佛教与人文精神,北京:宗教文化出版杜,2003,10,第20页

[20]《弘明集》卷一,《大正藏》第52册,第4页:

[21]同上

[22]彭自强,佛教与儒道的冲突与融合——以汉魏两晋时期为中心,第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