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力弘扬慈悲济世的精神
佛教历来倡导慈悲济世的大乘菩萨精神,“拔除众生痛苦,给予众生欢乐”、“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是佛教的根本宗旨。因此,佛教在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应该积极开展服务社会,推动经济,协助旅游,帮助引资,积极投身于慈善福利事业之中,大力兴办尊老爱老事业,办养老院、敬老院、慈济院等形式,帮助社会解决日益严重的“老龄化”问题;积极参加希望工程建设,对伤残贫困儿童进行必要的资助,以使他们受到应有的文化教育和社会关怀;尽力资助贫困家庭的生活,帮助他们脱贫致富,精神上鼓励和引导他们树立信心,增强改变自身境遇的勇气,从而走出困境,走向成功。在社会公益事业方面,应本着“同住一个地球,共享一片蓝天”的精神,积极参与社会环保事业,为环保人才的培养、为环保工程的宣传、为环保事业的建设;应本着“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宗旨,积极参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为建立“人间净土”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应本着“众生病故我病”的大乘菩萨精神,“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禅在生活中,生活在禅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积极关爱社会、关注人生,服务人类,慈悲济世。理应成为文化精神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成为提倡关爱之心、追求共同富裕的一种社会风气,从而为建立一个更为和谐的社会奠定基础。让佛教智慧之花开满大地,作为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与世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