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历史 >> 民国佛教史 >>

民国佛教史(2)

分享到:

  □一九一二年,太虚大师与仁山法师首倡组织“佛教协进会”,后提议改金山寺为佛教大学,未获成功。一九一三年,在追悼寄禅和尚大会上,太虚大师提出教理、教制、教产三大革命,主要是针对当时丛林寺院以法派、子孙派而阻碍了佛教的进步,所提出的改革主张。一九一五年,着《整理僧伽制度论》,以期建立新僧团制度。一九二九年,更着手组织“世界佛学院”,以建立人生佛教,促使佛教世界化,其造就培养的僧材甚多,有法舫、法尊、芝峰、印顺、大醒、大勇等。综观太虚大师一生,皆为实践佛僧、佛化、佛国的三佛主义而努力。

  □一九三七至一九四五年,全国佛教青年僧侣,在爱国热血的驱使下,投入政府抗战行列,其事迹如:一九三七年,成立“上海僧侣救护队”;一九三九年,缅甸人民因日本唆使而反对开放滇缅公路之风潮,因“佛教问团”赴缅甸等各国访问,得以平息;一九四○年,组“陪都僧侣救护队”,实地从事重庆地方救护灾胞工作,直到日本投降,共五年;同年,组“中国佛教国际宣传队”,赴缅甸宣扬我抗战国策。

  □□灵泉寺,位于基隆,由善慧法师所创建。师曾内渡大陆,依景峰和尚出家,并继承 曹洞宗法脉。回台后,与善智法师共同创建灵泉寺,任该寺住持,致力于创办佛教中学林(泰北中学的前身)。

  □法云寺,位于苗栗,民国初年,由觉力、妙果二师开山,以觉力法师为首任住持,先后在该寺举办过传戒。后妙果、妙然法师相继担任住持。

  □凌云寺,位于北县五股乡,创建于一九○九年,开山住持为本圆法师。

  □超峰寺,位于高雄县阿莲乡,清乾隆二十八年(一七六三),由绍光法师所创建,后承定法师加建“龙湖庵”为女众道场。一九四一年被日军所占。光复后,永定、开参法师相继住持。此四大派,除法云寺觉力师是来自大陆的鼓山涌泉寺,是正统的佛教僧侣外,灵泉寺善慧法师和凌云寺本圆法师,皆为台湾“斋教出身,而后成为受戒的正统僧侣。超峰寺永定法师,则是先在家乡皈依“斋教”的龙华派,再转为正统僧侣的出家众,此模式在日据时期的佛教界相当普遍。

  □由于台湾自清代以来,普遍流行“斋教”信仰,此乃由中国大陆传入,是混合儒、释、道三教思想的一种在佛教,分有龙华派、金幢派、先天派等,都以释迦牟尼佛和观世音菩萨为本尊,所不同的是在生活上的规范。其中,龙华派最具社会色彩,持戒较为宽松,容易接近群众,故斋友人数在三派之中为最多。到了日据时代,日本佛教(僧人可以娶妻食肉,不必受戒)亦随着日人传入,如:日莲宗、净土真宗、曹洞宗、临济宗、真言宗等,佛教日本化日渐明显,台湾僧人娶妻吃荤者渐增。台湾光复以后,大陆僧侣来台,数百年来经过闽南、斋教与日本化的变质佛教才得以澄清,而开启台湾佛教发展的新页。

  □佛教教育包括:□僧伽教育:如佛光山中国佛教研究院及丛林学院、华梵佛学研究所、法光佛学院、圆光佛学院、福严佛学院、元亨佛学院、香光尼众佛学院等;□社会教育:如佛光大学、南华大学以及玄奘大学、华梵大学、慈济医学院、智光中学、普门中学、慈航中学及各寺院附设的幼稚园和托儿所等。

  □如佛光山、慈济、法鼓山等,对社会福利的推广与落实有极大的贡献。

  □例如佛光山即相继举办过“宗教文化国际学术会议”、“亚洲宗教与高等教育国际学术会议”、“世界僧伽讲习会”、“世界佛教青年学术会议”等活动。美国西来寺与国际佛光会曾举办“一九九七年祈求世界和平法会”,计有佛教、天主教、耶稣教、摩门教、回教等共同参与。一九九七年二月,星云至梵谛冈,与天主教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对谈,更促进国际间的宗教交流。另华梵曾举行“国际佛教教育研讨会”;法鼓山中华佛学研究所与日本、美国、泰国各大学签署学术交流;慈济功德会亦曾与天主教合办“社会工作研讨会”等,此等宗教的交流对谈,对增进国际宗教文化融和,成效显著。

  □佛光山实践人间佛教的具体成就是:□建立现代教团的体制:两序有级平等发展、僧信四众和谐相处、奠定教团事业基础、文化教育多所成就。□建立佛教国际化体系:成立国际佛光会、创建各国道场、举办各种国际会议、进行宗教交流等。□建立人间佛教的社会:生活法语、佛化家庭、社会应用、举办活动。□建立两岸交流方式。详见《佛教· 教史· 佛光山的人间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