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释尊的时代背景
奥义书与佛教 在上一章第三节已经说到了奥义书的出现,是由于时代思潮的所趋,故其内容有反传统的锋芒。从大体言之,佛教亦可谓曾受此书的熏陶,例如业说,在古奥义书本为不公开的密教,到佛世则成为各教派所公认的思想;轮回说,在梵书时代已萌芽,完成而为一般所承认者,则自奥义书时代始;解脱说,乃为奥义书的最终目的。凡此,均足以推定,佛陀虽因奥义书为印度西部婆罗门教内的密教而未亲见,但却不能说佛陀未曾受到此书之自由思想的间接影响。因为,佛陀所说的业、轮回、解脱,虽不尽同于奥义书,却不能说其间毫无关系。
何为时代思潮 要讲当时的思潮,须先说明当时的印度民族及社会的变迁。
雅利安人以拘罗地方为中心,建立了婆罗门教的文化思想,例如潘迦那(Pancala)、摩野(Matsya)、秀罗色那(Suracena)等国家,均以此为中心。
可是,到了此时,被婆罗门的法典视为半雅利安半野蛮的下等种族,却在恒河流域,特别是摩羯陀国,产生了新的文化思想。从包达耶那法典(Bandhayana dharma Sutra)等看来,摩羯陀人似系吠舍种与首陀罗种的混血人种,他们的祖先,吠舍种的雅利安人,也较居于拘罗地方的雅利人,更早来到印度,经过与贱族达维荼人的通婚,便成了新的独立的种族。
这些独立的种族,以摩羯陀国为中心,至佛陀时代,大国约有十六国,例如中阿含经五五·二?二的持斋经所载,其中以都以于王舍城的摩羧陀、都于舍卫城的?萨罗、都于?赏弥的嗟弥、都于毗舍离的跋耆等国,较著名而强盛。
在这些新的邦国,虽亦受有传统婆罗门文化的影响,但其自由文化的勃兴,却受到了王者的保护。故在此一区域,虽也有四种姓的观念,却把刹帝利阶级,置于婆罗门之上。这些王者,未必出于原来刹帝利的血统,然其仍以刹帝利种自居而领导四姓。因此,凡是新思想,均受到重视,婆罗门至上的观念,则受到严重的考验,反吠陀的思潮,则受到王者的保障。
反吠陀的沙门团 我们已介绍过六派哲学的名称,那是传统学派的繁衍,他们无一不承认吠陀的价值。这里的沙门团,却是否认吠陀价值的革新派。
事实上,在佛陀前后的一二百年间,印度的思想界极混杂,归纳起来,大致可分四类:
①正统的婆罗门教。②习俗的信仰,此系以史诗为中心的思想,他们是以梵天、维修奴、湿婆等三神为中心的婆罗门教的通俗化。③哲学,例如六派哲学之大部分已在成立中。④反吠陀的沙门团。
反吠陀的各派,均有其特种的主义及其教团的组织,此等教团为了与婆罗门区别起见,即以沙门(Sramana勤息)来命名。故在佛陀介绍各派的意见时,便称之为“或沙门,或婆罗门”。各派之称佛陀,也以“大沙门”或加上释尊之姓“沙门瞿昙”呼之。
当时的沙门团很多,佛典中有九十六种外道的记载,其中最有名的外道沙门,便是六师外道。
六师外道 六师外道的有关记载,见于小乘经律的有多起,今以长阿含经第二十七之“沙门果经”为准,介绍他们的名字如下:
一、不兰迦叶(Purna?Kasyapa):为伦理的怀疑者,否定善恶之业有其相应之根,故唱无作用论。
二、末伽梨瞿舍利(Makkholi?Cosala):此为邪命外道之祖,唱无因而有论。乃是耆那教的一派,在佛世极有势力,除了耆那教,他是其余五师中的最盛大者。
三、阿耆多翅舍钦婆罗(Ajita Kcsakambali):否定灵魂之说,唱唯物论,以快乐为人生之目的,排斥一切严肃的伦理观念,此亦即是顺世外道。
四、婆浮陀伽旃那(Pukudha Kacayana):主张心物永不消灭,唱世间常存论。
五、散若夷毗梨沸(Sanjaya Belatthiptta):为诡辩派的或捕鳗论者,舍利弗及目犍连,即是此派出身而归信佛教的。
六、尼乾子若提子(Nirgrantha?jiatiputra):这就是耆那教之始祖摩诃毗卢(Mah?avira),他出世稍早于释尊,也是王子出身。此派以命(Jiva)及非命(ajiva)之二元论而说明一切,故也是否定有上帝造物观念的无神论者。其实践方面,则以极端的苦行严守不杀生为特色。印度是禁欲苦行的风行国,故当佛教沦为密教之左道而行男女之大乐后即告灭亡,耆那教则历二千五百年,迄今仍在印度流行。
六师外道,从佛典中看,可谓一无是处,实则考察彼等之思想,固然不及佛教之合理,但也未必尽如佛经之结集者们所以为的那样。从此亦可反映出当时的佛教与外道之间的冲突,壁垒非常明显。正信的佛子,也确不容存有模棱两可的乡愿意识。
六十二见 当时的外道思想,总括各沙门团及婆 罗门之学说,加以整理分类,其得六十二种见解,此见于长阿含经第二十一“梵动经”。综 合六十二见,又可分为如下的两说及十类:
甲、说过去世,或称本劫本见者,五类十八见:
一、世间常住论,即是常见论,四种。
二、世间半常半无常论,四种。
三、世间有边无边论,四种。
四、异问异答论,即是诡辩派、捕鳗论、不死矫乱论,四种。
五、无因而有论即是无因论,二种。
乙、说未来世,或称末劫末见者,五类四十四见:
六、世间有想论,十六种。
七、世间无想论,八种。
八、世间非有想非无想论,八种。
九、众生断灭无余论,即是断见论,七种。
十、现法涅?论,即是无论在何种状态,处于现世的即为最高的境界,五种。
然而,婆罗门的思想,固有足以使人反对者,各沙门团的思想,新而激进,亦有趋于极端的偏见。对于人心世道,过与不及均非所宜。因此而有释尊应化人间的事迹出现,佛陀特以无限的智慧及无上的悲心,起而唱中正稳健之教,以辟各派外道之谬论。于是,一时外道披靡,佛法即呈光芒万丈的新气象于我们的世界上了。
第二节 释尊的降生与成道
佛陀的年代 印度的古代,虽有伟大的文化,却没有历史的观念。因此,释尊虽为人间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却没有告诉我们他在历史上的确切年代。
迄至近世,从各种资料及角度的推论考察,关于佛陀的年代,已有七十多家的异说。我国古德,藉以星陨及地动等的古史记载,所以多信周昭五二十六年甲寅为佛降生,周穆王五十三年壬申(西纪前年九二八年)为佛入灭之说,此可参阅“历代三宝记”卷一、“佛祖统纪”卷二之小字与低格注。然而,此说证据,渺茫难凭,故不为近世学者所采信。
近世学者,有采用善见律的众圣点记之说,此为分别说系南传的上座部所传,出入于西元前四百八十年左右;日人望月信亨的“佛教大年表”之纪年,即是采用此说,而以西元前四八五年,为佛灭第二年,即佛教纪元之元年。
弗利脱氏(J.F.Fleet),则据希腊的史料推定,佛灭纪元是西元前四八三年,略似众圣点记。
锡兰的传说,西元前五四三至五四四年,为佛灭纪元之年,现由世界佛教徒友谊会第三次大会通过的佛灭纪元即是此说,而以西元前五四四年为元年,此系根据南印羧?伽国(Kaltnga)一位叫作迦罗毗逻(Strt Kharavc Maha-Meghavhana)王在优昙耶耆利(Udayagiri)之碑文所留年代而推算出来。所以历史家斯密司氏(V.A.Smith)也同意此说。
日本的小野玄妙,根据一切有部的“十八部论”等所传,佛灭后百十六年,阿育王即位,并经推定阿育王即位是西元前二六九年,故在西元前三八四年,即为佛灭之年。(氏著“佛教年代考”)
日人宇井伯寿,亦依据小野氏的同一资料推算考察,却以阿育王即位于西元前二七年,佛寿八十岁,乃是西元前四六六至三八六年。(氏著“印度哲学研究”第二)
宇井的学生,中村元博士,近来也依据宇井的资料,又用了新的希腊方面的史料,考证之后,把佛陀的年代,订证为西元前四六三至三八年。(氏监修“新·佛教辞典”二四五页)
我国的时贤,印顺法师,也用十八部论及部执异论之说,以为阿育王即位于中国周赧王四十三年(西元前二七二年),故以释尊之入灭,应为周安王十四年(西元前三八八)。西元前三八七年即为佛灭纪元元年。(师著“印度之佛教”五章一节)
日本学者在中村氏之说未出之先,多采用宇井氏之说。根据上学各家推论,佛灭当在西纪前三百八十多年,已为多数学者所接受。
佛陀的家系 释尊降生于东北印度之喜马拉雅山麓,那是一个小国,释迦族就是此国的主人。那是一个当时残存的贵族共和国之一,由居于罗泊提河(Rapti)东北,面积约三百二十平方里之处,分有十个小城邦,再从这十城之中选出一位最有势力的城主,作为他们的王,迦毗罗卫城的净饭王,就是他们当时的共和国的领袖,释尊悉达多(Siddhartha 一切义成)便是净饭王的太子。
据旧来的传说,释迦族是雅利安人的刹帝利种,出于名王甘蔗之后裔,甘蔗王族则出于瞿昙又称乔答摩(Cautama)仙之之后,故以瞿昙为氏。
但据近代的史家,例如日本的荻原云来、藤田丰八、以及我国的印顺法师等,均主张释迦(Sakya)族不是白皮肤的雅利安人,而是黄种的蒙古人。
依据律部的考察,释迦族与跋耆族等相近,而且释迦族不与雅利安族通婚,彼此均被视为非我族类,释迦族及跋耆族出身的比丘,也有以佛是我族的佛而?跃。又据玄奘“西域记”所记当他游印时的人种分布状况,释迦族等的地区,乃为黄种人所居,今日的尼泊尔,当然更不用说,那是蒙古族的黄种民族。
此一发现,很有价值。不过,玄奘游印时的人种分布状况,也未必即同于相距千年之前的情形,根据外族入侵印度的次第而言,最早的黄种人之到来,似在大月氏之进入,大月氏又称为塞族(Seythian),并以塞族所居之地为释迦(Saka)。但是,大月氏之入印,有史可考的乃是贵霜王朝,释尊的时代之前,似尚未有黄人入印。唯其释迦族之不是纯正的雅利安血统,当无疑问,故在情感上与雅利安之间的互相歧视,乃非偶然。
迦毗罗卫(Kapila?wastu)的今址,是在尼泊尔国境内的毕拍罗婆(Piprava)地方,经发掘到的古迹已予证实,即 北纬二十度三十七分,东经八十三度八分之处。
释尊之母摩诃摩耶(Mahamaya)夫人,是天臂(Devadaha)城主之女,此城位于庐口皿尼河(今之Kohana)之东,也是释迦族中的十个城邦之一,所以这两城之间,保持有传统的姻亲关系。摩耶夫人将要分娩之前,依时欲返回娘家生产,但在半途于进入她父王的别宫—蓝毗尼(Lumbini)园休息之时,即在一棵无忧(Asoka)树下,释尊降临了人间。
出家以前的菩萨 尚未成佛的佛陀,照例称为菩萨。
释尊究非常人可比,当他初降人间,即能自行七步,并举右手,作狮子吼:“我于天人之中,最尊最胜。”说完此语,即如平常婴儿不行走亦不言语了。
菩萨降生七日,摩耶夫人病逝,嗣后即由同时嫁给净饭王的摩耶之妹,摩诃波?波提(Mahapr?ajapati)夫人,担起抚养菩萨的重任。
释尊七八岁时,从跋陀罗尼婆罗门,受学梵书等六十种书,又从武师学习诸般武艺。十四岁出城郊游,见了病人、老人、死人、沙门,而兴世间无常之感,并启出家修道之念。十六岁时,父王忧虑太子出家,故设三时殿(三时,参阅增一阿含卷四十三之末的夹注),广聚采女,期以五欲牵住太子的出家之心。十九岁,纳天臂城主之女耶输陀罗(Yasodhara)为妃,生一子叫做罗目候罗(Rahula)。
据十二游行经说,太子有三夫人,一瞿夷、二耶惟檀、三鹿野。耶惟檀即是罗目候罗之母耶输陀罗,关于罗目候罗的出生年,有三异说,可参阅望月氏“佛教大年表”四页。
又根据本说一切有部律破僧事卷三,也说悉达多太子有三妃子,一为耶输陀罗,二为乔比迦,三为鹿王。同书卷四又说:“尔时菩萨在于宫中,嬉戏之处,私自念言:我今有三夫人及六万采女,若不与其为俗乐者,恐诸外人云我不是丈夫,我今当与耶输陀罗共为娱乐,其耶输陀罗因即有娠。”大正藏二十四册一一五页)。一般传说释尊指腹生子,若以人间的佛陀而言,宁信上说,较为合理。
出家修行 不论净饭(Suddhodana)王用尽一切方法,豪华的宫庭,五欲的迷醉,都不能留住太子的心,终于,在一天夜里,当大家都在梦乡中的时候,太子起身,看了他那正在酣睡中的妃子及爱子最后一眼之后,便唤醒他的驭者车匿(Chanda 有译作阐陀、阐奴)跨上马背,悄悄地离开了王宫,离开了迦毗罗卫城。拂晓时分,到了罗摩村(Rama?grama),自己剃除了鬓发,披上了袈裟(Kasaya),现了沙门相,并遣车匿回城代向他父王报告他已出家的消息。
首先到了毗舍离(Vaisali)城的跋伽婆(Bargava)仙人的苦行林,次至王舍城的阿罗逻迦蓝(Aradahkalma)仙人处,及郁陀迦罗摩子(Udraka?ramaputra)仙人处,求学解脱之道,但他们所示者,或以苦行或以修定,而以生天为目的,所以当释尊领教之后,均不能使他心服,便到伽耶(Gaya)城之南的优娄频罗村(Uruvilva)的苦行林去。不过,王舍城的两位仙人是有名于当时的数论派之先驱,以非想非非想处定为其解脱境,后来佛教即以非想非非想处定为世间的最高定,可见该二仙人给予佛教的影响了。
释尊未行苦行之先,止于王舍城外?荼山之林中,因至王舍城乞食而为摩羯陀国的频毗娑罗王所见,并力劝他返俗,愿分其国之一半与释尊并治,但被释尊谢却了,王随即要求释尊,若成佛道,愿先见度。接着,释尊便与五位由他父王派来的侍者,进入苦行林,与那些外道沙门的苦行者为伍,因此也使他得了“沙门瞿昙”的称号。
经过六年的苦行生活,仅以野生的麻米为食,日限一麻一米,以延续生命。结果,形体枯瘦如乾柴,尚未见到成道的消息,始知光用苦行,不是办法,便放弃苦行,至尼连禅河(Nairanjanna)沐浴,并受牧女的乳糜之供,调养身体,以恢复健康,再到附近的毕钵罗(Pippala)树下,以吉祥草,敷金刚座,东向跏趺作坐,端身正念,发大誓愿:“我今若不证,无上大菩提,宁可碎此身,终不起此座。”静心默照,思惟拔除人间之苦的解脱之道。
可是,当释尊放弃了以功利观念的苦行方法来求取解脱道之后,换用了出世间的立场、超越一切的态度、观察万法生灭的原理之际,原先伴了他六年的五位侍者,竞以为太子退了道心,便舍离而去了。
成等正觉 释尊出家,经六年苦行,然后成道,这是共通之说,至于出家及成道的年岁,却有异说多起(参阅“佛祖统纪”卷二低格注、“佛教大年表”四页)。古德多采用十九岁出家,二十五岁成道之说。近人则多采用二十九岁出家、三十五岁成道之说。此等异说纷起之原因,乃在初期佛教不用文字记录,但藉师师相承,以口传口,时间愈久,分派愈繁,误传就难免了,特别是印度民族,虽勤于思惟,却疏于年月史事的厘订。实则,纵然是以史闻名的我国,对于孔子、老子、庄子的年月,也未弄清;西洋人对于耶稣的生月日,至今也不曾确定。此可谓是东西中外,无独而有偶了
释尊以大悲大智的襟怀,奋勇精进的精神,在树下宴坐了四十九日,克服了内外的魔障,遂于二月八日之夜,明星将升之际,悟透了一切法无非是缘起,缘起的一切法毕竞是无我的道理,于是:“生知生见,定道品法,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更受有,知如真”(中阿含经第五十六罗摩经)。郎然圆悟,成等正觉,自觉、觉他、觉圆,所以自称为无上的佛陀(Buddha)归依他的弟子们,则称佛陀为世尊(Bhagavat)、为释迦牟尼(Sakya?muni),“牟尼”是圣者、证得寂默(了诸种烦恼之)法的圣者,本为印度对于内外道仙人的通称,即是久在山林修心学道的人,皆可称为牟尼(muni),释迦族出身的圣者,故称释迦牟尼。
成道后的释尊,喜悦无量,即在四七日间,于附近树下,自己受用解脱之乐。
第一七日,在菩提树下。就是那棵毕钵罗树之下,因佛在此树下成道,而被叫做菩提树(Bodhivrksa)了。
第二七日,在阿?波罗(Ajapala)树下。此期有魔王波旬(Marah papiyau)来请佛入灭而未果。
第三七日,在日真邻陀(Mucalinda)树下,遇暴风雨,目真邻陀龙见而即以已身护佛。此龙即受归依,乃为旁生中的第一弟子。
第四七日,在罗?耶恒那(Raiavatana)树下。有二商主,一名提谓,一名婆梨迦,道经佛处,以麦少蜜供佛,并归依佛、法而去。此二人乃为最早的优婆塞(Upasaka亲近而奉事三宝的净信男)。
第三节 转 法 轮
赴鹿野苑 释尊在树下自受其证悟的法悦之后,决意教化众生,先向波罗奈斯(Varanasi)城的鹿野苑(Mrgadava现名萨尔奈德Sarnath)行去,因为他知道,先前伴侍了他六年的五侍者,舍离释尊之后,就到了那里,佛陀为了报答他们,所以先要度他们。那五位侍者,就是后来最有名的五比丘:阿若忄乔陈如(Ajnata?Kaundiny)、跋提(Bhadrika)婆沙波(Baspa)、摩阿男(Mahanama)、阿说示(Asvajit)。
这是释尊成道之后的初转法车仑,向五比丘说了佛陀亲证的妙法。他们闻法之后,随即证了小乘解脱的罗汉果。
法车仑(Dharma?Cakra),可译为正法之轮,这是将佛法比作转轮圣王轮宝。宝王出世,轮宝自现,轮宝引导轮王转向四天下,诸小国王无不心悦诚服,兵不血刃而统一天下,实行仁政。这是印度人向往天下太平的传说。同时,轮为兵器之一,亦以破敌为主、释尊则用其所证的正法之轮,公布天下,利益群生,破碎异论邪说,所以取喻称为法车仑。
法车仑的内容 法车仑的内容,即是释尊成等正觉时所得的成果。推动宏扬释尊亲证的正法,便是转法车仑。
正法(Saddharma)是什么?根据原始圣典阿含经而言,佛陀最初说法,是四圣谛、八正道,后来的大小乘经律论的内容,也都是由四圣谛、八正道的开展而来。
在未介绍正法的内容之前,先应明白佛陀说法的目的。佛陀的教化,是在使得人人能与佛陀一般地同得解脱,不在增加世界及人生的理论,而来满足人们对于科学及哲学的兴趣。此可参阅中阿含经六○·二二一的箭喻经。
可是,佛陀也不要求人们对他作盲目的崇拜,也不以麻醉式的安慰作为信仰的寄托。佛陀既是实际的宗教家,也是极富于批判精神的思想家,但他重视实际的伦理生活,反对空谈的玄理,凡无助以解脱之实现者,均不其为佛陀所注意。
佛陀考察的对象,无疑的是整个宇宙,可是,佛陀最大的努力,是在对于人生的成立及其活动而加以说明,若离人生本位而考察世界,那不是佛的本怀。此可参阅木村泰贤“原始佛教思想论”一篇三章。
因为佛陀化世的宗旨,是在使得有情众生达成解脱的愿望。换言之,佛法是以有情众生(主要是人生)为中心,若离有情众生的着眼而考察佛法,必会导致误解。佛陀所证悟的四圣谛、八正道,便是为人生的解脱而施设。
四圣谛 佛初说法,称为三转四谛法车仑,现在分述如下:
甲、四谛:
(一)苦谛:人生如苦海,苦的内容有七种—生活、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
(二)集谛:集是苦的原因,由烦恼而造业,由造业而招感苦的果报。
(三)灭谛:灭是解脱苦果的可能,明了集谛之理,断除烦恼之业,即可解脱众苦。
(四)道谛:道是灭苦的方法,修持八正道,即可灭除众苦而获涅?解脱之果。
乙、三转四谛:
(一)示转:说明此是苦、此是集、此是灭、此是道。
(二)劝转:说明苦应知、集应断、灭应证、道应修。
(三)证转:说明苦者我已知、集者我已断、灭者我已证、道者我已修。
这是佛陀初转法车仑的一个纲要。对于苦、集二谛的解释,是缘生法,也就是十二因缘法。
十二因缘 十二因缘,乃是从佛陀的大悲智海中所流露出来的一种独特的“创造论”,神教的信仰者无不假?宇宙是来自神的创造,佛陀则以十二因缘说明宇宙的根源。
现在先介绍十二因缘的释义如下:
一、无明:即是无智慧,是贪欲?恨愚痴等的烦恼,也是种种蠢动心里的迷惑之源。
二、行:即是前生造作的善恶诸业—身心的行为。
三、识:即是由过去世的业力,感受果报之初起妄念而托母胎,投为今生的神识。
四、名色:即是入胎后胎儿的身心状态。
五、六入:即是在胎中长成的眼、耳、鼻、舌、身、意等六种感觉器官—六根。
六、触:即是出胎后,自己的六根与外在的色、声、香、味、触、法等尘相对接触。
七、受:即是由接触外境所感知的苦及乐的心境。
八、爱:即是厌苦欣乐而贪染财、色、名、食、睡等五欲的心理活动。
九、取:即是因欲爱旺盛而对于贪染诸境起取心。
十、有:即是由于今生造作了有漏之因,要导致感受未来世的生死之果。
十一、生:即是因了今生造作的业种,所感受来生的色、受、想、行、识的五蕴之身。
十二。老死:来生既有了五蕴假各之身的出生,必将衰老而至死亡。
由十二因缘,说明了人生的由来和生命的流转,自前生今生而到后生之间的因果关系,即称为三世两重因果。但在此十二因缘的?还,生又可用惑、业、苦的三连锁来说明它。
惑业苦 由于无始以来的无明之惑的蠢动,所以造作了前生的善恶诸业;由于前生的善恶诸业的引导,所以感得了今生的苦受之果;又由于今生的继续因了惑而造作诸业,所以要感受来生的生死之果。这就是十二因缘生死流转的连锁法则。以十二因缘分配惑、业、苦三类的隶属关系如下:
一、惑:过去世的无明,现在世的爱及取。
二、业:过去世的行,现在世的有。
三、苦:现在世的识、名色、六入、触、受,未来世的生及老死。
十二因缘的说明,目的是在使人明了四圣谛中的苦集二谛的内容,人生是苦海,此苦由何而来?是由无明乃至老死的三世因果而来,为了便于记忆,再将其各各的关系列表如下:
既已知苦,以及知苦之集(由来),接着就当设法断绝这一苦海的根由,断此苦根的方法,便是修行八正道。
八正道 八正道分是四圣谛中的道谛,它们的内容如下。
一、正见:即是正确的见解,何为正见?则应以三法印来鉴定,什么叫做三法印,到下面再介绍。
二、正思惟:即是以正见为基础,而来思量熟虑此正见的内容,这是“意”业的实践工夫。
三、正语:基于正确的意念,表达于“口”业的实践工夫,不得对人妄言欺骗、绮语淫词、两舌挑拔、恶口骂辱,而且要作善言劝勉、爱语安慰。
四、正业:即是正当的身业,不作杀生、偷盗、淫乱、麻醉物等的恶业。配合意语二业,即是“身语意”的三业清净。
五、正命:即是正当的谋生方法,除了不作恶业,更应以正当职业,谋取生活所须。不得以江湖术数等的伎俩,骗取不义之财。
六、正精进:即是策励自己,努力于道业。恶之尚有未断者,立即求其断,善之有未修者,立即求其修,未起之恶令不起,已修之善令增长。
七、正念:既已有了策励精进之心,即应摄心制心,以不净观等的方法,使心住于一境,不起物我之思。
八、正定:循着前面的七阶段来修持,必可进入四禅八定,最后再以空慧之力,优入灭受想定,便是涅?的解脱境界。
由八正道,开演出三十七道品,又归纳演化为六波罗密多(六度),但其均属于戒、定、慧的三无漏学的范围。
戒定慧 我们从杂阿含经见到八正道,从长阿含经见到三十七道品,从增一阿含经见到了六度,这是渐次发展的历程。现存汉译的增一阿含经,出自大众都,由大众部而传出了大乘思想。所以修道的内容随着时代而渐次开张,唯其基本原则,皆不出乎戒定慧的要求,现在 制成两表,以资说明如下:
由此表可见,八正道已含于三十七道品之中,至于三十七道品的七类分科之排列及其解释,可以另检佛学大辞典查阅。
六度——布施
—持戒
—忍辱
—精进—行善止恶—戒
—禅定——不落善恶—定
—智慧—鉴慧善恶—慧—三无漏学
惑、业、苦的三连锁,是生死门的定律,在此戒、定、慧的三无漏学 ,乃是解脱门的定律。戒定慧的相互关系,也是连锁形的或称是螺旋形的。由持戒清净之后,修禅才能得正定,由正定的定力;可以产生无漏的慧力;再由慧力来指持戒。唯有籍着空慧或无漏慧的正见,持戒才会恰如其分,修禅才不致歧入魔境。
正见的最先确立,是靠佛陀所示的三法印。
三法印 三法印,即用三句话来印证诸法,合乎这三句话的标准,便印可它是合于佛法的正见,否则更是魔外偏妄的邪见。在阿含经中,有很多这样的问答:
佛陀问比丘:“五蕴等是无常否?”
比丘答云:“是无常。”
佛陀又问:“无常是苦否?”
比丘答云:“是苦。”
佛陀再问:“若是无常、苦,变易法,是我我所否?”
比丘答:“非我我所。”
佛陀随即开示:就是如此的观察五蕴(有漏法),乃是无常的、无我的,当下即是解脱(涅?)。用三句话来标明,便是:
一、诸行无常。
二、诸法无我。
三、涅?寂静。
什么叫做五蕴,诸法又是什么?这是为了便于对三法印的解释,而将生死门中的有漏法,分别用五蕴之名来予以说明。
五蕴 凡夫均以为世间是永恒常住的,身心是我及我所保有的,在此既见为常又执为我的情形下,就要为着“我”而追求快乐、逃避苦难,追求名利、逃避毁损。实际上,世间之物,无一刹那不在变易所,我人的身心也无一刹那不在变易,所以是无常的;再大的欢乐和名利,世间却无不散的筵席、无不凋的花朵、无不死的人!所以,好戏收场,终必是苦;既是无常又是苦,又到何处去找真实的我,以及永恒的我所有的精神和物质呢?
佛教即借用五蕴来分析此精神和物质。五蕴即是:
一、色蕴:即是人类的生理和外在的物理;即是由人的眼、耳、鼻、舌、身,及其所对的色、声、香、味、触。所以,色蕴含摄一切物质,包含了形色、彩色、极微色(如电子、原子)迥远色(如远距离的星球)。
二、受蕴:以领纳为其功用,近于感觉的状态。
三、想蕴:以取像为其功用,近于知觉及想像作用。
四、行蕴:有迁流及造作的功用,含有时间、空间、思想、行为的状态;即是对于外境,生起贪?等善恶功能的心理活动。
五、识蕴:以分辨为功用,近于知识之义;以眼、耳、鼻、舌、身、意,为其所依而称为六识身,负责对于物境的了解分别和记忆等作用,也就是心的本体之异名。
五蕴即是物与心的配合。第一色蕴是物理和生理的分析,后四蕴是心理的分析。以物理、生理、心理的分析,即说明了人生界及宇界的一切现象,无一不是无常的、无我的、苦的。若能证得此中道理,正作如是观察之时,即是涅?境界。
众生的流转生死,是由于十二因缘的因缘促成;众生的身心世界,是由于五蕴的因缘假合。离了十二因缘,没有生死流转;离了五蕴假各,没有身心世界。生死也好,身心也好,无非是因缘所生的,暂有幻现的虚妄法。如何勘破它?请用三法印。如何断绝它?请修八正道。
第四节 释尊的教团及行化
罗汉弟子们 释尊在鹿野苑度了?陈如等五比丘,自此即有了教主、教法、教团的(佛、法、僧)三宝具足。接着又度了耶舍(Yasa)及其亲友数十人;满慈子、大迦旃延、婆毗耶等,亦舍外道法而进入佛法。他们都成了离欲的阿罗汉。
在鹿野苑度过第一个雨季的安居生活,释尊便嘱咐弟子们各各游化人间,宏扬佛陀的教义,乃至要弟子们不应两个人同走一条路。佛陀自己也单独去到优类频罗聚落,化度了事火外道优娄频罗迦叶(Urubilva-Kasyapa)和他的两个弟弟那提迦叶(Nadi-Kasyapa)、伽耶迦叶(Caya-Kasyapa),以及他们三人的弟子共一千人。
释尊为了履行成道之后去度频毗娑罗王(Bimbisara)的诺言,便率领迦叶三兄弟及其弟子们到了王舍城(Rajagrha)。国王亲率臣民迎于郊外,见到闻名于当时的迦叶三兄弟,均已成了佛的弟子,信心益加恳切,闻法之下,即得法眼净(见道)。另有迦陀(Kalanda)长者将他在舍城外的竹园施佛,王即为佛陀在此园中建造精舍,这是第一所大规模的佛教道场。
佛陀成道第四年,六师外道之一的诡辩派的名匠舍利弗(Sariputra)偶而在路上听到阿说示向他说了两句:“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便于言下得法眼净,这是佛陀的根本教义,无怪舍利弗急忙把这从未听过的妙法,转告了他的同门知友大目犍连(Maha-maudgayana),于是,各率弟子共二百五十人,诣佛出家,证罗汉果。
又有摩诃迦叶(Maha-Kasyapa),早已出家修厌离行,素为摩羯陀国的国人宗仰,他自己也说:“若不值佛,亦当独觉”(增一阿含一二·六),但他在王舍城多子塔前遇到了佛陀,相形之下,自觉渺小,便?心进入了释尊的法海。
佛经中常见的“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的教团,到此便已形成。
佛陀成道第五年,即受到拘萨罗国(Kosala)首都舍卫城(Sud-atta)的礼请,那就是须达多(Sud-atta)长者以重价购了一座祗树给孤独园奉施佛陀,作为弘法的中心。
同年,释尊也应父王之召,回到祖国迦毗罗卫省亲,父王预建精舍于尼拘律园,以接待释尊。这次回国的场面很庄严,弟子们也都随从而来,释尊为父王说法,净饭王即在听法之际得法眼净,宫人也多受了戒法,并度了异母弟(摩诃娑?波提所生的)难陀,以及佛陀的亲子罗目侯罗出家。这次回国一共住了七天,便辞别父王返至王舍城,但却在释尊的座下,因此而增加了许多由释迦王族来出家的弟子们。其中著名的,就有阿那律(Aniruddha)、阿难(Ananda)、金毗罗(Kumbhira)、提婆达多(Devadatta)等的追踪而至,为王子们理发的贱民优波离(Upali),亦于此时赶来出家,并且得到佛陀的特别优遇,让他出家,在诸王子之先,一则为表佛法的平等,一则为抑制诸王子的骄傲的习气。
后世传称的佛陀的十大弟子,除了须菩提(Subhuti)似乎出家较迟而外,到此为止,其他的九位,均已出现了。
佛陀的僧团 僧团就是僧伽(Sangha),当五比丘得度时,僧伽即已成立,但是,佛教的僧伽虽以比丘为中心,它的内容却含有七众。
由于频毗娑罗王的归依佛教。在家的男女信徒即日渐增加。由于少年罗?罗的出家,僧中即有了沙弥。由于摩诃婆?波提以及释种五百女子的出家,便有了比丘尼。由于女子之中尚有未成年的,便增加了沙弥尼。又有一些曾经嫁了丈夫却不知是否受孕便来出家的女子,不久生了孩子,招致俗人的诽谤,便设置了一个为时两年式叉摩那,以验有孕无孕。顺着次序等位来说,佛教的僧团就有了如下的七众:
一、比丘(bhiksu)
二、比丘尼(bhiksuni)
三、式叉摩那(Siksamana)
四、沙弥(Sramaueraka)
五、沙弥尼(sramanerika)
六、优婆塞(Upasaka)
七、优婆夷(Upasika)
到佛灭之时,佛为七众弟子们,均已完成了戒律的制定,通常所谓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五百戒,式叉摩那六法,沙弥及沙弥尼十戒,优婆塞及优婆夷即是在家的男女弟子,有三归五戒。七众的界别,即是根据所受持的戒法而定,至于戒法的内容,则请参阅拙著“戒律学纲要”。
佛陀的传记 自释尊成道第六年后,即没有详细的年月及活动的地点可考,仅从有限的资料中,得知其历年的雨安居处。因为在佛陀的传记文学,例如:方广大庄严经、佛本行集经、佛所行集经、过去现在因果经、本生经等的记述,类皆叙述至佛成道数年即行终止,未有一种能串佛陀一生事迹的传记可稽。
今谨依据“僧伽罗刹所集经”卷下,列记佛陀历年雨安居的所在如下:
第一年在波罗奈国。第二、三、四年在王舍城附近的灵鹫山顶。第五年在脾舒离(毗舍离)。第六年在摩拘罗山(即王舍城附近近的Pandava山)。第七年在三十三天(即上忉利天为母说法)。第八、十一、十三年在鬼神界(?赏弥国之一部,即是婆祗国的恐怖林)。第九年在拘苦毗(?赏弥)国。第十年在枝提山中(此山位置不祥)。 第十二年在摩伽陀(摩羧陀)闲居处。第十四年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第十五、十六年在迦毗罗卫国。第十七、十八、二十年在罗阅城(王舍城)。第十九、二十一年在拓梨山(舍卫城附近的Calya山)。往后则又在鬼神界四回,舍卫城十九回,最后第四十五年则在跋祗(跋耆Vrji)境界的毗将村安居。
释尊晚年,不太顺意。在王舍城方面,由提婆达多要求释尊将领导僧团的权力交卸给他,未能如愿,即蓄意掀起反佛害佛的风潮,并且以神通的变化和极端的苦行作号召,争取到了阿?世王(Ajat-asatru)的拥护,所以佛陀在最后十多年,宁愿久留舍卫城而不去王舍城。
可是,在舍卫城方面,到最后也不安宁,南面的阿?世王幽禁谋杀了父王频毗娑罗而做了摩羧陀国的第六代王,北面的拘萨罗国舍卫城的琉璃王子(Virudhka),也在佛陀入灭之前不多几年,驱逐了他的父亲波斯匿王(Prasnajit),夺得了王位,举大军袭击了佛陀的祖国迦吡罗卫,那是一次灭族灭 城的大屠杀,释迦族人几乎因此绝种。
虽然,经过教内的分裂及祖国的灭亡之后,提婆达多死了,琉璃王被阿?世王击败,拘萨罗国归入了摩羯陀国的版图,阿?世王也皈依了佛陀。但是,释尊在数十年来的苦行、风霜、奔走、教化之后,他的五蕴色身,也在垂垂地老了。
最后的遗教 经过四十五年的化度,终于,佛陀自知舍寿的时间快要到了,但他仍要把握最后的时光。首先召集了全体比丘们在毗舍离的大林精舍会齐,作了最后一次重要的教诲。接着便从毗舍离城向拘尸那城(Kusingara),一程一程地步行而去,经过每一个村落,都停下脚来休息,利用休息的时间,向村民说法,最后到了拘尸那城外的娑罗(Sala)树林,释尊就选择了在这样一个僻野的小国家野外的树林中,作为他入灭的处所。
释尊在阿难铺好的僧伽梨(大衣)上,右胁卧下时,已经疲倦不堪,但当一位叫作须跋陀罗(Subh-adra)的外道,要求阿难准许他晋见佛陀时,佛陀竟又强打起精神接见了他,并使他成了佛陀最后得度的弟子。
当佛陀即将扌舍寿之前,又对比丘们作了最后的教诫:“是故比丘,无为放逸,我以不放逸故,自致正觉。无量众善,亦由不放逸得。一切万物,无常存者。此是如来末后所说。”(长阿含经第二,“游行经”)。在“遗教经”中则说:“汝等比丘,常当一心,勤求出道,一切世间动不动法,皆是败坏不安之相……是我最后之所教诲。”这是最最感人的情景了。正像一位伟大的慈母,即将远行之际,唯恕幼雅的儿女们,不知照顾自己的饮食起居,所以叮咛又叮咛,叮咛又叮咛。
释尊成道以来,调护众生,善尽教化,不论处于何种环境之下,总是温和宽大,持之中道,他没有说过一句出之于激越的话语,也没有过一个诉之于情绪的动作。在他充满了悲闷之心的襟怀之中,同时也蕴蓄着无限的智慧之光,所以他不论处理什么问题,无一不是衡之于理性的考察。因此,佛陀是众生的慈父,也是人天的导师,佛之为佛者,其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