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中国佛教研究(2)
时间:2007-09-25 19:36来源:精英网作者:李四龙 点击:
在中国佛教的八大宗派里,禅宗是研究人数最多的一块。众所周知,20世纪对于禅宗研究的持续热情,首先是由于敦煌典籍的出土。其次是因为美国本土禅宗的兴盛,时至今日仍有不少美国大学专门开设禅宗课程。此外,这也与一些日本学术机构——如黑田研究所(Kuroda Institute)、铃木基金等——的积极支持有关。美国学界与日本学者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许多美国学者曾经在日本学者门下求学,有的甚至长年在日本工作。譬如,被国际学界公认为禅学“祭酒”的柳田圣山,他的著作自上世纪70年代起就被译为英文,并且还带出了像傅瑞(Bernard Faure)、马克瑞(John McRae)这样目前在美国相当活跃的禅宗学者。(注:德国著名禅宗学者杜默林(Heinrich Dumoulin)也曾接受日本禅学训练。他的著作已被译成英文,多少取得某种经典的地位。1988年英译出版《禅佛教史:印度、中国卷》(Zen Buddhism:A History-India and China,MacMillan1988),1990年又出版《禅佛教史:日本卷》(Zen Buddhism:A History-Japan,MacMillan 1990),在美国已是禅学工具书。1992年他出版《20世纪禅佛教》(Zen Buddhism in the 20th Century.New York:Weatherhill,1992),评述了禅研究的最新进展以及禅与西方思想的会通。)
傅瑞师承法国学者谢和耐(Jacques Gernet)与日本学者柳田圣山,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发表论著以来,引起了学界的广泛瞩目。作为来自法国的佛教学者,他能自如地引用欧陆重量级思想家的著作,如涂尔干(Emile Durkheim,1858-1917年)、福柯(Michel Foucault,1926-1984年)、德里达(Jacques Derrida)等,使他的著作平添了许多理论色彩。他的禅宗史研究不仅涉及中国,同时也兼顾日本,系统而又有新的诠释。涉及禅宗的主要是以下两本著作:《当下的修辞:中国禅/日本禅的文化批判》(Bernard Faure,The Rhetoric of Immediacy:A Cultural Critique of Chan/Zen Buddhism.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1)、《禅的洞见与溢见:禅传统的知识论批判》(Bernard Faure,Chan Insights and Oversights:An Epistemological Critique of the Chan Tradition,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3),反省了西方的禅的知识构成。他另外一部著作《红线:性欲的佛教维度》(Bernard Faure,The Red Thread:Buddhist Approaches to Sexuality.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8)则涉及到禅修生活的戒律问题。由于他过多地运用西方的理论资源诠释东方的禅宗思想,他的美国同行有时怀疑他的研究究竟反映禅宗古德的思想还是他本人的想法。
相比之下,马克瑞的研究就显得平实多了。1983年他在耶鲁大学威斯坦因教授门下,完成博士论文《中国的北宗禅》,1986年在此基础上发表了《北宗禅与早期禅宗的形成》(John McRae,The Northern School and the Formation of Early Ch' an Buddhism.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1986)。他在这部著作里想恢复北宗禅的真实面貌,神会虽然把神秀(约606-706年)一系斥为渐教和旁系,但并不能减损这一派系在佛教史上的地位与作用。作者甚至强调,就其顿法而言,北宗禅并不逊色于南宗禅。赖特(Dales Wright)是近年开始受到重视的禅宗学者,主要研究黄檗禅,著有《禅佛教的哲学冥想》(Dales Wright,Philosophical Meditations on Zen Buddhi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实际上是借黄檗禅研究,对禅宗作出哲学上的反省。这部著作反映了铃木大拙(D.T.Suzuki,1870-1965年)、沃茨(Alan Watts)之后美国禅宗研究的新进展,试图找到一种适合现代话语的解读方式。
由于“禅”并非禅宗一家独有,所以,有些论文集也颇能代表他们的趣味与水准。1986年格里高利编了一册论文集《中国佛教的冥想传统》(Peter Gregory ed.,Traditions of Meditation in Chinese Buddhism.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1986),讨论中国佛教诸宗的禅学贡献。1987年这位学者还编成一部会议论文集《顿与渐:中国思想里的觉悟之路》(Peter Gregory ed.,Sudden and Gradual:Approaches to Enlightenment in Chinese Thought and Traditions of Meditation in Chinese Buddhism.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1987)。詹美罗(Robert Gimello)和格里高利都是治华严宗的学者,两人曾在1983年合编了《禅与华严研究》(Robert Gimello & Peter Gregory eds.,Studies in Ch' an and Hua-yen.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1983)。这一年赖依(Whalen Lai)和兰卡斯特(Lewis Lancaster)还合编了《汉藏的早期禅学》(Whalen Lai & Lewis Lancaster eds.,Early Ch' an in China and Tibet.Berkeley:Asian Humanities Press,1983)。1992年,布斯韦尔和詹美罗又编了一部论文集《解脱之道:道谛及其在佛教思想里的转型》(Robert Buswell & Robert Gimello eds.,Paths to Liberation:The Marga and its Transformations in Buddhist Thought.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1992)。
从总体上说,美国学者的研究兴趣偏重于中唐以前的禅宗,特别是北宗禅,而对晚唐五代的禅宗史,譬如马祖、石头等禅师,美国学者的研究还不很多。除了像上面提到的黄檗希运(?-855年),目前还有一些博士论文涉及这段禅宗史,譬如研究洞山良价(807-869年)、云门文偃(864-949年)等。[3]这一时期的禅师语录也有一些被译成了英文,主要是出于宗教传播的需要,而非学术研究。艾普(Urs App)译介云门文偃的语录,鲍威尔(William Powell)译介洞山良价,华森(Burton Watson)译出临济义玄(?-867年)的语录。禅宗典籍的英译方面,最可称道的当数1967年扬波尔斯基(Philip B.Yampolsky)译注的敦煌本六祖坛经(Philip B:Yampolsky,The Platform Sutra of the Sixth Patriarch:the Text of the Tun-huang Manuscript.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67)。该书的长篇序言对中国8世纪的禅学、慧能生平、《坛经》的写作详加评述,不失为一部力作。
天台宗研究虽然远没有禅宗那么兴盛,但在美国也有了相当的发展,已有不少这方面的博士论文。1987年史蒂文森(Daniel Stevenson)在哥伦比亚大学以《天台四种三昧与南北朝后期、初唐佛教的虔信主义》获博士学位;1988年,拉(Lang E.Ra)以《天台的不二哲学:湛然与知礼研究》在天普大学获博士学位;1993年潘霖德(Linda Penkower)在哥伦比亚大学以《唐代天台宗:湛然与佛教中国化》获博士学位;1994年盖兹(Daniel Aaron Getz)在耶鲁大学以《四明知礼与宋代天台宗的净土观》获博士学位。此外也有不少公开出版的有关天台宗的论著。1987年多纳(Neal Donner)出版《顿渐相即:天台智顗的观点》(Neal Donner,Sudden and Gradual Intimately Conjoined:Chih-i's T' ien-T' ai View.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1987);1989年史华逊(Paul Swanson)出版《天台哲学的基础:中国佛教对二谛义的发展》(Paul Swanson,Foundations of T' ien-T' ai Philosophy:The Flowering of The Two Truths Theory in Chinese Buddhism.Berkeley:Asian Humanities Press,1989),该书对“空、假、中”三谛作了相当深入的研究。1993年多纳和史华逊合著《大止观:智顗〈摩诃止观〉第一卷研究与译注》(Neal Donner & Daniel Stevenson,The Great Calming and Contemplation;A Study and Annotated Translation of the First Chapter of Chih-i' s Mo-ho chih-kuan.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1993)。2000年慈普霖(Brook Ziporyn)出版了《恶和/或/即善》(Brook Ziporyn,Evil and/or/as The Good:Omnicentrism,Intersubjectivity,and Value Paradox in Tiantai Buddhist Thought.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