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从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年)的《国富论》问世算起,经济学已经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了。二百多年的主流经济学,一直没有离开最初由亚当•斯密奠定的经济学大厦的基础——人是“理性经济人”的认定。然而,稻盛和夫的利他经营思想却对主流的经济思想产生了冲击。
稻盛和夫认为:“人心可以大致分为两种,即利己之心和利他之心。所谓利己之心,是指一切为了自身利益;所谓利他之心,是指为了帮助别人可以牺牲自己的利益。”这是伦理学意义上对心的分类。稻盛和夫虽然主张人应该有利他之心,但并不否定利己之心。他说:“人们通常认为利已是不好的或者是不需要的。这种看法未必正确。利己之心是维持肉体所必需的,也是神赋予人的一种心。”利己之心和利他之心既是心的两个类别,也可以看成心的两个层次。利他之心居于更高的层次,所以,人只有具备利他之心,才能真正幸福。
有学者将社会道德要求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单纯为己利己的自利行为,既不损人也不利人。这是最低的和起码的道德要求,我们可以称之为‘底线伦理’,它的一端连着法律,其主要内容几乎等于法律,它的另一端连着类似于宗教的信仰、信念;第二个层次是为己利人或利己利人的互利行为,这是最普遍的道德要求;第三个层次是为人利人,无私奉献,这是最高的道德理想和道德要求。”按照这样的划分方法,稻盛和夫主张的利他之心应该属于第三个层次,同时,这种主张又没有完全脱离最普遍的道德要求。因为,“为了帮助别人可以牺牲自己的利益”并不意味着一定要牺牲自己的利益,也不等同于纯粹的无私奉献。他主张的利他之心包含着与竞争对手互利双赢的一面。这使他的伦理思想区别于“狠批‘私’字一闪念”式的乌托邦式的道德宣传,非常具有可行性。
上个世纪60年代,中国曾经流行一个口号:“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也是以不助长他人的懒惰行为为前提的。如果大家都具有稻盛和夫所说的“利他之心”,一个真正“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将成为现实。
稻盛和夫的“利他经营”思想是佛教影响的结果。
大乘佛教主张利他,认为人只有通过“普渡众生”才能达到高超的境界。具体来说,是京都元福寺老禅师的教导使稻盛和夫充分认识到了利他之心的重要性。
某行僧曾经问老禅师:“听说在人类以外的世界有地狱和天堂,是真的吗?另外,假如有地狱的话,那是什么样的地方?”老禅师回答说:“当然有,在那个世界有地狱和天堂。可是它们的差别不象你所想象的那样。在外表上,地狱和天堂是完全一样的。所不同的只是居住在那里的人的心而已。在地狱居住的人有利己之心,在天堂居住的人有利他之心。”行僧又问:“只是心不同罢了,为什么要分为地狱和天堂呢?”
对此,老禅师打了一个比喻:
在房间的中央放着一口大锅,锅里煮着美味的面条儿,旁边摆着碗。吃法是按定好的规则进行,即必须用1米长的筷子,手拿着筷子的一端来吃。在地狱和天堂里,上述条件完全相同,锅的大小和围着锅的人数也都相同。唯一不同的是人心。
在人人饥肠漉漉的时候,面前摆上看上去味美的面条,一声令下:“请吧,大家可以吃啦!”这时,地狱和天堂的差别就体现出来了。
在地狱中,用1米长的筷子能很快夹住面条儿放进自己一侧的碗里,可是,由于筷子太长,送不到自己的嘴里。但是,在对面的人看来,面条都让这家伙夹走了,所以有人要用筷子把别人夹在碗里的面条夹回来。这样,你争我夺,面条溅得四处都是。结果,大家谁也没吃成,都走上了饿鬼之途。
天堂中却是另一番景象。人们相互招呼道:“面条煮好了,大家一起吃吧!”“那么,就不客气了。”说着,就用筷子夹起锅里的面条放到对方的碗里,向对方说:“那么,先请你吃。”并伸长筷子,把面条儿夹进对方的嘴里,让他先吃。对方也说:“啊,真好吃!这次请你吃。”并且把面条夹给那个人。于是,大家吃得很安稳。
老禅师说:“这才是天堂,大家怀有利他之心,但是,天堂和地狱表面上没有什么区别。”
听到这个故事,行僧深受震动。稻盛和夫听到这个故事,也颇有感触。联想到日本的现实,他说:“包括新兴宗教在内的事件、泡沫经济崩溃的现象、政界的变动等等,都是‘我、我’地热衷于利己的人们居住的世界所发生的现象。过头的日元贬值、贸易摩擦全都是如此。这是居住在那里的人们的心制造出来的。那里有锅,在那里煮着面条,还有筷子——仅有这些是事实。制造出地狱似的悲鸣,是住在那儿的人们的心。”一言以蔽之,由于利己和利他之心的不同,人生和社会就会有地狱和天堂般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