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名山 >> 东北佛教名山 >>

千山佛派

分享到:

由祖越寺通向龙泉寺的途中,路右侧有一座建於金元时期的塔院,原名招提院,是龙泉寺僧接待十方僧人之所,后因寺内高僧悟彻经常在此说法并葬骨於此,乃易名悟公塔院。在悟公塔院西侧茂密的松林中,原有三座青砖砌就的小庙,名曰三派堂,是佛教存放舍利之处,三派堂室下原有地宫,“文化大革命”期间毁掉,这三座小庙如同一座小山村隐卧於密林深处,因而人们风趣地叫它“秘密庄”。别看这三座不知建於何时的小庙规模不大,却深藏着无穷的奥秘。

  这里原来是珍藏千山僧众三代宗谱的地方。三代宗谱记载着千山佛教的兴衰和僧人的名号,是研究千山开发的历史及佛教在千山传播的极其宝贵的资料。这些珍贵的历史资料在50年代初期还保存完好,但经过十年的动乱岁月,现已散失殆尽。 这三座小庙, 中间的一座叫“秘密藏”,存放着“临济正宗觉灵”,即临济派的宗谱;左边的一座叫“妙严路”,存放着“曹洞正宗觉灵”;右边的一座叫“清净居”,存放着“金顶毗庐正宗觉灵”。想了解这三派僧众在千山活动的历史,还须追溯一下佛教的起源以及佛教在中国的传播。

  佛教与基督教飞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产生於公元前6—5世纪的古印度,创始人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太子悉达多·乔答摩(即释迦牟尼)。佛教的基本教理有“四谛”飞“八正道”、“十二因缘”等,主张依经二律、论三藏,修持戒飞定、慧三学,以断除烦恼,得道成佛为最终目的。由於古印度各王朝统治者的信奉和大力扶持,佛教在印度国内外得到广泛流传。佛教传入中国是在东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但当时传播并不广泛。到南北朝时期,佛教逐渐摆脱对道教的依附,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到了隋唐,随着封建社会进入鼎盛时期,佛经的翻译和佛学的研究日渐发达,佛学思想也在与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相融合、相改造的过程中基本上趋於成熟;形成了中国的佛教,先后创立了天台宗飞华严宗飞密宗、禅宗等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宗教派别,并对中国哲学、文学、艺术民间风俗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千山三代宗谱中所记载的临济宗和曹洞宗两派是属於禅宗的派别。禅宗是在中国流传最广的一个佛教派别,因主张用禅定概括佛教的全部修习而得名,又自称“传佛心印”,以觉悟所称众生本有之佛性为目的,而被称为“佛心宗”。禅宗相传是在南朝宋末(公元五世纪)之际,菩提达摩由天竺(印度)来华传授禅法而创立的,经慧可、僧璨、道信,到了五祖弘忍门下分为北方神秀的“渐悟说”和南方慧能的“顿悟说”两宗,按地域分为北宗、南宗。实际上,真正创立禅宗的是慧能,因而“南宗”也就成为禅宗的正统而流传日广,“北宗”不久就衰落了。

  禅宗提倡“心性本净”,佛性本有,觉悟不假外求,不读经,不礼佛,强调“以无念为宗”和“即心是佛”、“见性成佛”,标榜“教外别传”,不立文字,既不用参阅卷帙浩繁的佛教经典,也不需旷劫不息的苦修,“放下屠刀”,就可以“立地成佛”。 禅宗自慧能死后,分为“青原行思”和“南岳怀让”两大派系,“青原行思”系又分为曹洞、云门、法眼三派; “南岳怀让”系又分为临济、沩仰两派世称“禅宗五家”。到了北宋年间,临济派又分为黄龙售杨歧两派,合称“五家七派。”南宋以后,只有临济、曹洞两派比较盛行,并且传到了日本,其余各派均未得流传。

  临济派的创始人是唐代义玄(?一876年),因为他住在镇州(今河北正定)滹沱河畔的临济院而,得名。临济派禅风痛快峻烈,以“棒喝”著称。

  曹洞派是以师徒两代居住地曹山和洞山合称而得名。曹是曹山本寂(840—901年),是弟子。洞是洞山良价,是老师。良价源出“青原行思”一系,居筠州洞山创曹洞派,经本寂传播而影响-日大,其禅风以回互细密而著称。

  关於千山三代宗谱中的毗庐派,在正统的佛教典籍记载中均无此派,可能是在千山地区形成的一支宗教流派。“毗庐”是梵文译音“毗庐遮那”的简称,意译为“光明普照”、“大日如来”等,是佛的名称,佛教内部各宗派有不同的解释旷华严宗认为“毗庐遮那佛”是报身佛,是莲花藏世界(佛报身之净土)的教主;天台宗以“毗庐遮那佛”、“卢舍那佛”、“释迦牟尼佛”为法身佛龟报身佛和应身佛;密宗则视“毗庐遮那佛”为“大日如来”,是理智不二的法身佛,遵奉的主要对象。

  从千山明代以后各大禅寺的佛像供奉来看,毗庐派的供奉对象和密宗大体相同,当为密宗的一个分支或延续,最起码是受密宗影响较大的派别。密宗是在唐代开元初年,印度僧人善无畏、金刚智和不空三人先后来中国传播印度佛教经典而形成的佛教流派。虽然只传两代即告衰亡,但却被日本僧人空海於唐代后期传入日本,不久,又返传回中国西藏地区。因而,千山的,毗庐派很可能是在这往返传播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密宗的分支流派,或受密宗影响而成的流派。

  据1956年鞍山市文化局等单位对千山普查资料记载,千山内的僧人都是毗庐派,那么毗庐派是在什么时代进据千山的呢?五佛顶所存的明代碑文中记载道,龙泉寺和尚宗斌於明代嘉靖年间(1522—15隅年)居龙泉寺主持庙务。明隆庆五年(1571年)新建龙泉寺后堂碑记更详细地记载了当时的情况,碑文中写道:“ ……寺僧宗斌,号泉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