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生活 >> 社会生活 >>

佛教与中国的饮食文化

分享到:
   饮食对于一切生命来说,都是最基本、最重要的需要之一。对于一般动物而言,饮食不过是一种本能的需求--填饱肚子而已,但对于人--有着独立的双手、发明了火和工具、具有高度社会文明--这种高等动物来说,饮食就不限于填饱肚子了,虽然它仍是第一需要。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发展过程中,使饮食不仅在数量、质量上有了极大的飞跃,而且已形成了特有的饮食观念,被赋予了重要的社会职能,升华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
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很早就进入农耕时代,数千年来创造了光辉灿烂的饮食文化。随着近代中西文化的交流,中国的饮食文化在世界各国大放异彩,一直享有盛誉,这是值得千百万炎黄子孙引为骄傲的。如果我们回顾历史,对饮食文化稍作研究,就会发现,佛教传入我国两千年来,给予了中国的饮食文化以很大的影响。笔者拟就这个问题略作探讨,希望有助于认识和光大佛教的饮食文化和中国的饮食文化。
一、中国固有的饮食文化
在蛮荒时代,人类山居野处,与一般灵长类动物没有什么区别。如三国《古史考》说:“太古之初,人吮露精,食草木食,穴居野处。山居则食禽兽,衣其羽毛,饮血茹毛。”《礼记·礼运》说:昔者“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以其饮食的粗劣来说明社会的原始还是比较恰当的。
以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食物丰富了,人们开始讲究饮食的质量、品味。而氏族社会乃至阶级和国家的形成以及敬鬼神祭祖先的需要,饮食更被赋予了社会的功能和宗教的意义,由此构成了人类早期的饮食文化。例如公元前2200年至公元前1100年我国的夏、商时期,考古发现当时已出现五谷、家畜,已能酿酒,已能生产一些陶瓷器皿和青铜酒具等,它们既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反过来又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的进步。《礼记》认为:“礼制的产生是从饮食开始的。”
我国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时代。此时的饮食文化可以说已相当发达,并出现了许多重要的饮食理论。《论语》、《孟子》、《墨子》、《庄子》等均用了一定的篇幅讨论饮食问题。伟大的思想家孔子就十分重视饮食的礼节与卫生,例如《论语》有“食不言,寝不语”、“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强调“吃饭不可过饱”,饮酒须有节制,不可喝到神志昏乱。儒家充分肯定食欲的客观性:“食色,性也,人之大欲存焉”(《孟子·告子上》),同时又要求有所节制,要合乎礼:“欲虽不可尽,求者犹近尽;欲虽不可尽,求可节也。”(《荀子》);“养心莫善于寡欲”(《孟子》);“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这些论述充分表明儒家的饮食观是节欲合礼型讲求实际的饮食观。汉代以后随着儒家正统地位的确立,上述饮食观构成了我国饮食观念的主流。
又如伟大的哲学家老子、庄子主张清净无为、修身养性,对我国饮食理论的形成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淡然无为,神气自满,以此为不死之药。”“五色令人目盲;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其饮食观在顺乎自然,达到果腹、怡神、延寿的目的。庄子更进一步强调内在的修炼,去知、忘我。“吹响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庄子·刻意篇》)概括来说,道家的饮食观属于寡欲养生型的饮食观,它对于后世道教饮食文化的形成及方士、医家对饮食理论的研究起到了奠基和指导性的作用。至于荀子、管子等诸子以及民间的方士、医家乃至巫觋都对饮食的医疗、营养等作用的研究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尤其是中国的医家可谓源远流长。例如《周礼》即载有“食医”,并对各类饮食的寒热湿凉(指服食)及四季的五味所宜都有明确的规定。尤其是《黄帝内经?对饮食的宜忌及与养生保健的关系都作了系统的独到的研究,至今仍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从以上的简单介绍中已可看出,我国饮食观念及对饮食的研究在佛教传入之前就已经很丰富了。那么佛教传入之后,带有印度和西域特点的佛教的饮食文化与我国的饮食文化发生了什么样的联系,对其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呢?在回答这一问题之前,让我们首先来看一看什么是佛教的饮食文化。
二、佛教的饮食文化及其特点
佛教产生于二千五百多年前的古印度,它作为一种宗教的哲学体系,对人的食欲以及饮食与修行、传教的关系有着许多独到的研究和规定。佛陀为沙弥说十数法,第一句即“一切众生皆依食住。”住有生存、安住之义,也就是说,一切众生必需依食而得生存。佛教将食从欲望、摄取、执着的角度分为四种:
1、段食,指人体由对食物营养及色香味的生理需求而进行的摄取行为,由于饮食有粗细、餐次的不同,因而名为段食。
2、触食,众生以眼、耳、鼻、舌、身、意六种官能(六根)去接触色、声、香、味、触、法六种境界(六尘),由于根境识结合而生起欲乐、适意的感觉,即为触食。
3、思食,即各种思虑、思考、意欲,使意识活动得以进行,是为思食。
4、识食,与爱欲相应,执着身心为我的潜意识活动,即为识食。
这四种食一个比一个细,后三种食基本属于精神活动范畴。佛教通过这种划分,将“食”的概念扩展到精神领域,认为一切能满足人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求的东西都可称为食,它直接增益着有情众生的现前生命,同时关系着未来生命的再创。如《俱舍论疏》卷第十说:“寒遇日光,即值炎火,热逢树影,并得风凉。有益于人,皆名为食。”《杂阿含经》卷33说:“若于四食,无贪无喜,无贪无喜故……于未来世,生老病死忧悲苦恼不起。(须知)于四食有贪有喜,则有忧悲有尘垢……。”显然,佛教对四食的划分是出于修行的需要,是为了彻底解脱对“食”的渴求,但客观上深化和丰富了我国的饮食理论,实际上也是十分科学的。我们今天不也常把知识比作精神食粮吗!
佛教认为“食”是众生生死症结的根本所在,若调适不当则不能与道相应。当年释迦牟尼佛在雪山修苦行六年,有时一日仅食一粟一麦,饿得骨瘦如柴,却始终未能与解脱境界相应。于是放弃苦行,接受牧牛女供养的奶酪,身体得到资益,于菩提树下很快进入禅定境界,相传在腊月初八日晨睹明星而悟道。可见适当的食物和营养对禅修的重要性。后世佛教徒为了纪念释迦佛的成道日,每年腊月初八都要熬粥供众,称为腊八粥。千百年来吃“腊八粥”已成为我国民间的一种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