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体验 >> 体验综论 >>

《星云大师讲演集》-我的宗教体验(下)(3)

分享到:

  数十年来,我从生活中所体验的佛法,不是一二言语所能道尽,我仅具体地举出四点:

 (一) 以退为进

  平常我们总以为前进显耀的人生,才是光荣的,而不知道后退的人生,另外有一番风光。我们寻幽访胜,辽阔无垠的旷野,有时候失之于平淡,峰回路转的溪壑,也别有洞天,所谓“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前进的人生,是一半的人生,加上另外一半后退的人生,才圆满无缺。

  在我童年那十年的丛林生活中,我接受了关闭式的教育,受到近乎专制的行为约束。这种远离社会繁嚣、截断众流的山林生活,长养我对佛法的无比信心,让我从守成持重中,肯定自己的宗教信仰。我们为了跋涉更遥远的路途,需要休息、养精畜锐;我们为了完成更繁重的工作,需要含藏、养深积厚。飞机、船舶如果不借着引擎排气时所产生的反弹力量,则无法前进;农夫插秧,一排一排的退后,退到最后,终于把满畦绿油油的秧苗插好。因此真正的进步是由能退之中养成的。

  后退并不是畏缩不前,也不是消极厌世;后退充满着谦逊忍让、积极进取。我们驾驶汽车,碰到红灯,不知道停车,只有人车俱毁。人生道路上,横冲莽撞,不知悬崖勒马,只有殒身毙命。有时候慢半拍忍让一些,停一步再想一下,许多不必要的纷争,就化为乌有。所谓“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三分何等清闲!”

  退步的人生更广大、更自在,因此古德有诗说:“有求莫如无求好,进步那有退步高!”退步的人生宽广洒脱,但是并不是任何事都后退不管。譬如看到正义被摧残,应当挺身而出,维护真理;看到佛教被破坏,不可退避三舍,袖手旁观,即使肝脑涂地,也要舍我其谁,护教卫法。所谓后退的人生,是对个人功名利禄的追求当退则退,而为教为道的维护则当进则进。

  退步的人生,并不是要我们懈怠不勤、退失道心,而是在退让之中,培养坚韧的耐力、精进勇猛的忍辱道行。所谓“常乐忍辱柔和法,安住慈悲喜舍中。”

  我个人对以退为进的道理,有深刻的体验,因此当我从佛教学院毕业的时候,许多的同学都争着到有名的大寺院为当家住持,我一个人则到农村去弘法办教育。初到台湾的时候,别人则忙着到处布教度众,我却到僻远的小寺,拉车扫地,以苦行来激励自己的心志。后来到宜兰去弘法,也是因为兰阳地处偏僻角隅,没有出家人去驻锡,既然有因缘需要出家人去弘法,因此民国四十二年我到了民风纯朴的宜兰,开始我走向社会的弘法工作。

  随着佛教弘法工作的扩展,觉得有必要扩建一个更大的道场,来推动佛教的事业。有些信徒建议我在人文会萃的台北建道场,我想台北已经有许多人在弘法,于是我就到荒蔓未开的大树乡斩荆棘,闢草莱,创建佛光山。当时视察土地时,许多人看到满山的荒烟蔓草,坐在车子上,不愿下来巡看,甚至劝我打消建寺的念头。记得最初我也曾要将这刚完成院舍的佛教学院,送给中国佛教会,作为办理“中华佛学院”的地方,他们嫌远,没有人愿意接受。由于佛光山远离台北,减除了不少人事上的应酬,而能够全心全力地兴办各种事业。我一生做事,总是做些别人不愿意做、不想要做、而又必需做的事,譬如办幼稚园,办学院,到监狱、军营、电台、学校等地布教,把佛法散播各个角落,这些事没有人去做,我就当仁不让、直下承当下来。记得老子曾说过:唯其无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无争并非不能争,而是能争而不愿争,无争是宽大包容的心量的呈现,忍辱无争、以退为进的道理,丰富了我的人生内涵,充满信心地接受一切考验。

 (二) 以无为有

  平常人的观念总以为“拥有”才是富裕幸福,有钱财、有名位、有权势、有妻儿,人生才美满无憾,事实上,拥有了田园美眷的同时,也拥有了牵罣、有限,没有的世界更洒脱、无限,譬如无官一身轻,功名富贵、官运亨通虽然称心如意,但是仕途上的波谲云诡,变幻莫测,有时也让人身败名裂、伤神劳心;没有了官位,则可以享受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情趣。社会上的大家,拥有了家庭,一天工作结束了,一定要回到自己的家庭安息,不可以投宿别人的住居。而出家人割爱辞亲,没有眷属,没有自己的住屋,但是“出家无家处处家”,不管林下水边、古刹新寺,都可以栖止,何等的自在逍遥!

  “一钵千家饭,万里走孤僧。”出家人没有自己的亲人,所有的众生都是他的眷属;出家人没有自己的房舍,山河大地都是他的床盖,因为“无”反而拥有更多。

  道树禅师和一道士同住在山岭里,道士看到别人来了,就使出神通蛊惑、吓唬他人,而道树禅师则以平常心来接待请法的人,禅师在岩洞里修行,一住就是十年;道士最后终于黔驴技穷,落荒而逃。道士虽然有神通,而神通有变化,有变化则有穷尽;当神通使用尽净的时候,就无法慑服人,而禅师以“无”──不变来应万变,不管什么样的情况,都能处变不惊,因此“有”是有限,“无”才是无限。

  我们常常为了追求有形的东西,而把自己搞得焦头烂额,反被物役;为了锱铢小利,而汲汲于道路之上,疲于奔命,而不知道享受“无”的妙趣。太阳是无主的,任何人都可以得到它的温暖;月亮是无主的,任何人都能够受到它的照拂。冷气机虽然舒服,但是只能装设在特定的地方,并且要付出昂贵的电费,尤其能源缺乏的现在,更不是一般家庭所能使用。而清凉的和风,不需要付出一分一厘,随时随地让我们享用不尽。我们虽然没有洋房汽车,白云青山任我们遨游;我们虽然没有锦衣玉食,但是明月清风随我们品茗。能够超越有形有相,在“无”上细细咀嚼体味,人生将更扩大、更多彩多姿!

  梁武帝是虔诚的佛教徒,造寺印经,雕刻佛像,为护持佛教的有名帝王。当时禅宗初祖达磨来到中国,有一天武帝请教达磨说:“我塑造佛像、修缮寺院、铸印经典,有多少功德呢?”达磨当头一盆凉水泼了下来:“并无功德。”武帝是从有形有相上去分别计较,耕耘一些,却希求更多,因此达磨呵斥他没有功德。现代人的宗教心理,备办一些水果糕饼拜拜佛菩萨,就要求佛菩萨保佑他考上大学、中爱国奖券,这种信仰是建立在“有”、“要”的心理上,而不是纯粹“施”予、“无”求的奉献精神,有所觊觎、企求,格调自然不高尚,“有求不如无求好”,拥有的人生不见得真有,无求反而能拥有。

  有很多人在奇怪:短短的十几年,佛光山怎么从荒山旷野而变成殿堂巍峨的佛教道场?告诉各位,只有一个秘诀:“无”。佛光山的发展,是由于不拥有、不储蓄,而才有今日的规模。当今的佛教,有一个弊病,有一些出家人赶经忏、做佛事,积蓄钱财,然后放高利货,碰到骗子,钱被倒会了,一切化为乌有,佛教的净财因此流入不法份子的手中,而没有办法为佛教兴办各种的事业。更有甚者为了钱,和世俗人大打官司。有时候某个寺院,信徒供养丰富,为了争住持的席位,互相攻击搞得乌烟瘴气,破坏佛教的清誉,为世间上的人所垢病。古人说:有子不留金。万贯的遗产,往往是兄弟阋墙的祸因,最珍贵的遗产是父母的嘉行懿言。有人说:佛光山很会赚钱。其实不是,佛光山只是很会用钱,知道把钱用在佛教文化、教育、慈善等方面而已。今年的钱用完了,明年、后年的钱,也使用告罄。因此十数年来,佛光山不曾积蓄一分一毫,每天都处在山穷水尽的状况之下,虽然如此,但是奇妙的是,我们依然“日日难过日日过”,因为我们拥有了“无”。由于佛光山不储钱,因此本山派系下各分别院的住持、当家,没有人抢着要当,各种职务,也没有人争着要做,因此减少了许多无谓的纷争,能够众志成城的建设佛光山,为佛教献出一份力量。我们认为个人不需要屯积钱,寺院不需要聚集财物,但是佛教需要净财,佛教有了净财,才能兴办各种文化、教育、慈善的事业,度化更多的众生,佛法的真理,才能更普遍于世界每个角落,因此个人要能“无”,佛教才能“有”。

  唐朝的智藏禅师,有一天,来了一位居士向他请教佛法说:“请问禅师,有没有天堂地狱?”禅师回答说:“有呀!”“有没有因果报应?”“有呀!”“有没有佛法僧三宝?”“有呀!”不管居士提出什么问题,禅师总肯定地回答:“有!”这位居士听了之后,仍然百思不解地说:“可是我前日请教径山禅师同样的问题,他却回答说:『无呀!』你们两位,究竟谁的话才对呢?”禅师于是反问说:“你有老婆吗?”“有呀!”“你有金银财宝吗?”“有呀!”“你有房舍田产吗?”“有呀!”“径山禅师有老婆吗?”“没有呀!”“他有金银财宝吗?”“没有呀!”“他有房舍田产吗?”“没有呀!”禅师下色地说:“所以我对你说有,而径山禅师对你说无呀!”

  这一段公案里,径山说“无”是指觉者禅悟无限的世界,智藏说“有”是指吾人虚妄有限的世界,能够泯除对待差别的假有的现象界,真实不变的妙有世界才能呈现出来,不要而有,才是实至名归的真有!

 (三) 以空为乐

  人生活着的最大目的是追求快乐,而快乐的来源有很多种,有人以感官的享受来娱乐自己;有人以从事艺术、文字的创作为人生乐事;有人以追求人类性灵的显露、真理的证悟为最大安乐。感官的享乐,来自外在,有质碍性,容易产生副作用;艺术文字的创作,是呕心沥血的感情的流露表现,但是多情反被情伤,不如太上之忘情;证悟的快乐是有情而不为情役、闲云野鹤的禅悦,是物我两忘般若空的快乐。

  空的快乐是广大无边的,宇宙虚空都含容在寸心之中,眼不必看而洞悉一切,耳不必听而彻知一切,这是内证真如的快乐。空的快乐是永恒的,世界上的事相,如幻梦露影,瞬息即逝,而虚空不灭;人世上的恩怨情爱,会离我而去,而虚空不变,若能与虚空契合,则快乐绵长不断。世间的快乐有对待、不究竟,而空的快乐是超越有无、多少、苦乐的究竟常乐。我们口渴了,喝一杯水,如饮甘露,继续喝第二杯、第三杯,不但不乐,反而痛苦。世间上的快乐是伴随着痛苦的短暂快乐;空的快乐是随缘不执着的快乐,是解脱不企求的快乐。有了空的快乐,人情的冷暖淡薄,不能动其心;物质的匮乏贫困,不能挫其志;身体的疾*衰朽,不能伤其情。空的快乐至大至刚、无限富有,拥有了空的证悟之乐,即获得了全宇宙,生命的内涵必能无限的扩大、无限的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