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文学 >> 佛教散文 >>

多一些解释,少一些神秘—听钱文忠《玄奘西游记》有感(2)

分享到:

  俗话说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唐朝初期大乘佛教在传播,更需要外来的僧人来念经。看来外来的和尚似乎不够;唐朝开放,人们深知与时俱进的必要,只有走出去了,因而玄奘和众多求法高僧纷纷西行。老实说,那时中国佛教还处于“拿来主义”的阶段,印度大乘佛教快速发展,不得不直接引入,首要的是翻译学习“真经”。经过吸收消化,自己写出经来,后来禅宗的成熟才算完成了“中国化”,才可自称“佛教产生于印度,成长于中国”。玄奘取经和译经无疑起了很大的作用。玄奘创立的法相宗不过是众多教门中的一个派别而已。

  从钱教授介绍,可知玄奘是一个虔诚的大乘教徒,不但视婆罗门教各派为外道,就是对佛教的上座部也充满战而胜之的意志。他既靠自己的学识、又靠机狡在“辩论”中连连取胜,可谓所向披靡。当时印度处于百家争鸣的后期,佛教已走上下坡路。佛教开始经院化和密教化。婆罗门教外道正在复兴,辩论又是印度人的特长,玄奘能够取得那样的声誉确不简单。可惜钱教授在宣讲中,像其弟子一样只交代一下大师与外道过招取胜,介绍外道的理论和特点较少,人们感兴趣的是寻觅思想文化理论论争发展轨迹,略知各派的特点,客观公正看待各派,服务于今天的和谐。据说来势汹汹的顺世论外道是印度古代唯物主义者,该派著作全部失传,只能从批判它的资料中找到一点,与玄奘的交辩的只言片语都弥足珍贵。从玄奘的忠君爱国、孝敬父母、追求真理、求是精神,尽管他坠入空门,爱上了大乘的哲学奥理,他的血液中仍然流淌着儒家的信条和中华民族的精神。玄奘的贡献远远超越了宗教范畴。

  从钱教授所讲,可以知道中印两国的君主都一样,要宗教为他们的统治服务。唐太宗把佛、道、儒玩弄于股掌之间。据说,唐太宗晚年像秦始皇一样,求僧问道,索取中外仙丹妙药,长寿之术;皇亲国戚享乐腐化,要求为他们个人的各种欲望服务。当然宫廷的腐化就会将传法者,引入迷津,宫廷丑闻并不足奇,玄奘的大弟子辩机以“通奸”罪惨遭杀害是个悲剧。当时佛教宗派很多,密宗并不是视“性”为不洁,其经典较早译成中文,也曾传播,但被排斥而淡出。回顾那段历史,令人怀疑宫廷是否对密宗一派感过兴趣。

  从玄奘敬奉《瑜伽师地论》的名称来看,可以推断,他也是最早传播瑜伽功的高僧之一。当然这里的瑜伽主要是修心。现代一些西方人,将瑜伽功的一些新奇的瑜伽招式编辑起来,佐以调息、静心等方法作为一种健身术甚至美容术,并申请了专利。这自然引起起源国的印度人的不满,想必玄奘法师在天之灵也会愤愤不平!人们不禁要请教钱教授,佛教的瑜伽和今日流行的瑜伽有何异同?忠君爱国在古代是统一的,玄奘对唐太宗的恭顺态度也无可厚非。但玄奘把佛置于儒、道之上的奏本,却有“全盘西化”之嫌。其实,中国皇帝自称“天子”,是实际的神。皇帝与神同一等级,对神只是“巡礼”,并不膜拜。慈禧可充扮观音,并留影存照。康乾盛世似尊藏传佛教,乾隆承认是为便于统治异族而为之,今有雍和宫御笔亲题的碑刻为证。玄奘名躁中外,皇帝老儿岂可不大做文章!看来帝王的至尊直大的狂傲,中外概莫能外,但泱泱中国的大皇帝自然要更胜一筹。 

  钱教授还纠正了神灵名字如观世音名字的误译、弥勒佛成为布袋和尚的形象转变、文献和佛经中删除有关性或乱伦的描述。尽管有像玄奘那样认认真真、忠于教条的大批僧人追求真经原旨,因为文化背景的不同,理解会有差异,总会有取有舍,必定要“中国化”;藏传佛教则基本保持了两位菩萨的原型,但外加观世音可变女身的特性。再者,低层次烧香拜佛信众常常把佛、道和民间信仰的神灵混同,为了争取信众,也就被默认,但上层则泾渭分明。信仰和理性常常是不一致的。

  钱教授所讲,有一点质疑。据称,比哈尔邦出产的一种大粒米,为下层群众所食的一种劣质米。如是玄奘当年他所享用的“大人米”,属于一个品种,这种米的品位并不高。当时受到赞誉,是因为那时是未经退化的优种,还是别的原因?现实是,佛陀活动的地区今天是印度的经济落后地区之一,也不是最好大米的主产区。所谓“巴斯玛地”优质的细长粒米,主要产于印度西北部五河流域。那烂陀大学风光不再,早已埋入历史的风尘之中,有赖玄奘的记载,19世纪重新发掘出来。像许多荒芜的古代文明中心一样,佛教发源地变为一个被人遗忘的地方。由于外国佛教徒的推动,佛教圣迹才得以重新恢复。

  玄奘的西行求法和他的光辉业绩是中印文化交流的一部分。对于玄奘西行和整体中印文化交流,国人都有不少见解和评论。尼赫鲁的论述可能对我们今后认识和评估这种长期的历史文化交流,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他写道:“中国受到印度的影响也许比印度受到中国的为多。这是很可惜的事,因为印度若是得了中国人的健全常识,用之来制止自己过份的幻想是对自己很有益的。中国曾向印度学到了许多东西,可是由于中国人经常有充分的坚强的性格和自信心,能以自己的方式吸取所学,并把它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体系中去。甚至佛教和佛教的高深哲学在中国也染有孔子和老子的色彩。佛教哲学的消极看法未能改变或是抑制中国人对于人生的爱好和愉快的情怀。”

  钱教授的讲座,终于还了《西游记》唐僧一个真实的形象。《西游记》究竟是一部虚构的神怪小说,其中的故事和人物究竟出自何处,需要探讨和考证。它涉及了佛教、道教、民间传奇、当然也涉及作者吴承恩本人。西游记的素材来源、它的主题以及社会现实意义,应是下一讲的内容,希望钱教授继续作出贡献。(信息来源:中国民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