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宗派 >> 中国禅宗 >>

禅宗临济宗黄龙派传人——克文

分享到:

     禅宗自分为“五家七宗”之后,各派独立传法。至宋代,临济宗又分为黄龙、扬岐两派,克文秉承黄龙一系,发展壮大,影响久远,后传入日本。宋代以后的中国佛教禅宗,传布天下的多为临济宗。

一 游学京洛 龙门开悟

  克文,号真净,俗姓郑,陕府阌乡人,生于宋仁宗天圣三年(公元1025年)。自幼聪敏过人,喜读书,善口才。因在家忍受不了继母的虐待,在舅父支持下,离家出走,游学四方。他先到复州,听说北塔寺的长老归秀,佛法高深,名闻遐迩,便前往聆听讲经说法,感受颇深,于是,便弃俗从佛,归依归秀门下,秀师认为他一时冲动,便劝他说:“君正当少年,一介书生,应以求取高第,光耀祖宗为目的,现在却想遁入空门,恐怕尚欠考虑吧?”克文荅道:“入得空门,达到高层次,难道只是荣耀亲族?普度众生,那怎么能以及第作比!”归秀这才认识到克文的志向远大,根器深厚,遂收他为弟子,这年克文刚过十九岁。

  五年后,克文考试合格,正式剃度为僧,第二年,受具足戒。于是,克文便辞别老师,云游天下去了。

  克文先游到京洛。在京洛各大寺院,开坛讲座,宣讲“法相”“华严”二宗各大经论。他“词音朗润,谈辩如云”,大受僧俗欢迎。

  克文闲居龙门山时,偶然发现大殿旁边的小屋内,有座孔子塑像,蒙首瞑目,如同禅定,恍然大悟:“自己所学,恰似吴道子所绘人物一样,虽惟妙惟肖,但终不是活人。”随即就在寺院焚烧了自己所带的佛教典籍,整理了行装,便离开了洛阳,南行寻师,立下壮志,非要学到大法真谛不可。

  克文南下,一路上风餐露宿,跋山涉水,一心想着诸方大道场。他先后参谒了云居的舜老夫,因话不投机,当晚即离寺而去;又到德山访问了应禅师。应禅师当夜参时,胡言乱语,他说禅宗六祖慧能,还赶不上他的第七代传人云门宗的文偃禅师,克文听了捧腹大笑,次日黎明时分,又匆匆离去;克文,又听说云峰文悦禅师,德行高尚,便日夜兼程,待到达文悦处后,文悦刚刚去世。克文极度失望,颇感受“人师难逢”,后来,寓居大沩,一天晚上,听见僧人朗诵云门的语句:“佛法像水中的月亮,是这样吗?回荅说‘清波无透路’”。克文听后,豁然开朗,精进到新的境界。

二 从师慧南,承启黄龙

  克文弃教从禅,继续游访天下大德。他听说六祖慧能门人,南岳怀让的第六代传人,黄龙的慧南禅师,住筠州黄檗山积翠庵,便径奔造访,曾两次拜学,最后得慧南要领,成为黄龙派重要人物。

  克文第一次参访慧南,慧南问:“哪里来?”

  克文荅:“沩山来。”

  慧南说:“此时慧南不在。”

  克文说:“大师哪里去了?”

  慧南荅:“四处云游,没有一定。”

  克文说:“既然如此,我只好安闲自在去了。”

  慧南问:“你穿的鞋何处得来?”

  克文荅:“庐山七百钱购得。”

  慧南问:“穿着这鞋,长途跋涉,哪里得安闲自在?”

  克文荅:“只要心中无有,哪怕千难万险,衣衫褴褛;只要眼前一片光明,哪能不安闲自在呢?”
 
  慧南听罢甚为吃惊,心想,天下学子,竟有如此慧根,将来定有作为,于是,就收留了他。

  克文从慧南大师,学问骤增长率,为了继续深造,又开始了云游参访。克文到了西山,访问了翠岩长老顺公,二人一直谈到深夜,顺公说:“今后振兴临济宗的,一定是你克文了。”克文经顺公指点,很受鼓舞。

  宋仁宗景祐三年(公元1036年),慧南千居隆兴黄龙山,振兴禅宗,一时法席极盛。克文又往觐慧南,再次向慧南参学佛法,相处十分融洽。

  有一次,慧南问克文:“刚才让使者卷起帘子来,我问他这是一种什么境界?会者说一片光明。我又问他放下帘子来,又会是一种什么境界?使者说堵塞一切。我又问他帘子不卷起来也不放下,又是一种什么境界?使者却默默不语了。克文你说说。”

  克文当即荅道:“那只有让僧人代替使者,待僧人达到涅槃境界时就体会到了。”

  慧南去世后,克文自然成了临济宗黄龙派的正式宗师,学者纷纭来学,寺院成了丛林,为黄龙三系之一,影响极大。

三 结交命官 五坐道场

  宋神宗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克文迁往筠州(今江西高安)大愚山,僧众也跟踪而来。太守钱弋崇尚佛法,特空圣寿寺首座,请他主持。克文再三辞让,可是“易伏隈岩虎,难降护宅龙”,只好接受。不久,又移居洞山普和禅院。

  元丰末年(公元1085年),克文乘舟东行,到钟山(今南京),谒见宰相王安石。王安石认为克文“独受正传,力排戏论”,便施舍自己的住宅为报宁寺,请克文为住持。还为克文“岁度僧,买庄土,以供学者”。接着,向朝廷推荐,朝廷特赐紫方袍和“真净大师”之号。当时,金陵、江淮僧俗名人,慕名而至的络绎不绝,以致报宁寺人满为患。与克文结识的士大夫,也不时前去请学问法,甚至于克文清震还未来得及洗漱,寺外己人山人海。克文难受接待之劳,便离开报宁寺,渡江到九峰,建投老庵而住了下来。

  宋哲宗绍圣初年(公元1094年),御史黄庆基出任南康太宋,特请克文住持归宗寺,克文以病老辞谢,可是,他的弟子们却以丛林衰落、需老师出来振兴为由,请他出山,于是,克文住持归宗寺。克文住寺不到一年,而宗风重振,影响很大。绍圣三年(公元1096年),丞相张商英出镇洪州,路过归宗寺,拜见了克文,谈话很是契合。第二年,张商英迎请克文迁居石门。

  宋徽宗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十月初一,克文患疾,十五日疾愈,将自己所藏法物,分散给弟子,十六日午夜,沐浴更衣,静心趺座。克文遗戒弟子说:“人体所存,只不过地、火、水、风所聚集,我身己聚集了七十八年,现在要分散流离而去,我无话可说了,还是让我回归本原吧。”说罢圆寂。享年七十八岁,僧腊五十二。

  克文一生,曾五坐道场,说法五十多年。与朝廷命官交往,情谊深厚。所主持的禅宗丛林“法度甚严,有犯令者,必罚无赦。”克文“性喜施,随有随与,杖笠衲之外,不置一钱”。德行高尚,僧俗共仰,“民信其化,家家绘其像,饮食必祠”。僧史学家赞扬备至,说他“兼古宗师之美而全有之,乃光大佛祖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