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宗派 >> 中国密宗 >>

道教与密宗

分享到:
【内容提要】本文主要考察了中国道教与印度密宗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对密宗中“支那行”含义的解释,研究道教是如何影响密宗以及这种影响在印度文化发展中所产生的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 巴克奇:“密宗研究”,《顺世论》,德•恰托巴底亚耶著,王世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
   [Bagchi."Study on the Tantrism." A Study in Ancient Indian Materialism.By Debiprasad Chattopadhyaya.Trans.Wang Shi' an. Beijing:The Commercial Press,1996.]
   2 陈鼓应:《老子注释及评介》。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Chen Guying. Lao Zi with Annotation and Commentary.Beijing:Zhonghua Book Company,1992.]
   3 陈寅恪:《陈寅恪史学论文选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Chen Yinque. Selected Works of Historical Science of Chen Yinque. Shanghai:Shanghai Classics Publishing House, 1992.]
   4 德•恰托巴底亚耶:《顺世论》,王世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
   [Debiprasad Chattopadhyaya, Lokayata. A Study In Ancient Indian Materialism.Trans. Wang shi' an.Beijing:The Commercial Press, 1996.]
   5 季羡林:《朗润琐言》。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
   [Ji Xianlin. Selections of Ji Xianlin.Shanghai:Shanghai Literature and Art Press, 1997.]
   6 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
   [Marx, Karl. "British Rule in India." Selections of K.Marx and F.Engels.Vol.2.Beijing: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1972.]
   7 李约瑟:“中国科学与文化”,《顺世论》,德•恰托巴底亚耶著,王世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
   [Needham, J."Chinese Science and Culture." A Study in Ancient Indian Materialism.By Debiprasad Chattopadhyaya. Trans. Wang Shi' an. Beijing:The Commercial Press, 1996.]
   8 宋书功编著:《中国古代房室养生集要》。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3年。
   [Song Shugong, ed. Ancient Chinese Writings On Sex and Health. Beijing:China Medical Science Press,1993.]
   9 《经集》,郭良鋆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
   [The Sutta-Nipata. Trans. Guo Liangyun. Bei-jing:China Social Sciences Press, 1991.]
   10 汶江:“试论道教对印度的影响”,载《南亚与东南亚资料》(内部资料)第二辑,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北京大学南亚研究所编,1982年。
   [Wen Jiang."Essay on the Impact of Taoism on India."Material of South and Southeast Asia Study.Vol. 2 Eds.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and Institute of South Asia of Peking University,1982.]


     一、道教是否影响了密宗
   密宗的出现是印度佛教发展史上一件非常重要且引起众多争议的大事,其争议之处主要表现为密宗将人之性爱引入了佛教的教义和宗教实践之中。早期佛教学说与性爱本来是水火不相容的,现在,密宗却不仅承认了性行为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而且进一步将人的性行为赋予了崇高而神圣的意义,性行为和性象征在密宗的修行仪式中占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佛教的教法和修习实践因此经历了一场相当巨大的变化。公元8世纪时,密宗已成为印度佛教发展中的主流。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按印度学者的看法,印度密宗(注:印度密宗有所谓佛教密宗和印度教密宗之分。前者主要指金刚乘或真言宗,后者主要指性力派,二者之间相互影响,一般来说,是佛教密宗出现在先,所以在此主要讨论密宗。)的出现,并不是当时印度正统文化的继续。德•恰托巴底亚耶说,尽管密宗也像“吠陀”一样有其咒术和仪式,“但很清楚密教是反吠陀的,起码在它的早期阶段是反对吠陀传统的”(60)。(注:参阅德•恰托巴底亚耶:《顺世论》,王世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400。)恰托巴底亚耶采纳印度和西方学者较为一致的看法,认为中国的道教对印度密宗的出现起到了外部影响的作用。公元7世纪时,印度已开始从事《道德经》的梵文翻译,这主要集中在印度东部的阿萨姆地区。再者,“中国”(即“支那”)在印度密宗文献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这条证据首先是由巴克奇提出的:“有一种称为支那行(cinacara)的修行法,学者们已经讨论得很多了。为印度教和佛教两方面都采纳了的《秘密地母经》说到支那地母(Cina Tara)的崇拜来自于大支那国家(即中国)。据说婆喜史多,最伟大的婆罗门圣者之一,曾去那个国家会晤佛陀,那个时候在印度或西藏是找不到佛陀的,婆喜史多(Vasistha)在那里接受佛陀的灌顶,学到支那行的秘密教义,后来回到印度宏扬此教”(转引自德•恰托巴底亚耶414)。但恰托巴底亚耶认为,尽管印度密宗中有外来成份,但密宗的出现与印度古老的非正统的民间文化有着更为密切的联系:“密教非常古老;有些权威学者猜想它比吠陀还要古老。数论和密教的基本范畴是阴(prakriti)和阳(purusa)。再者在数论和密教看来,至少就宇宙发展过程而论阴是基本的主要的”(转引自德•恰托巴底亚耶60)。所以,在恰托巴底亚看来,印度的密宗对阴性文化的强调并不是追随了道教,而是其本身固有的性质使其如此,换言之,印度密宗天然存在着吸收道教成份的民间文化基础。所以,密宗的出现是佛教在印度通俗化普及化的结果:一方面它是佛教的通俗化,另一方面它又是印度原始密教的崇高化。
   我国也有学者认为,印度佛教中的密宗,既不是来自印度教或是印度更为古老的民间文化传统,也不是来自佛教,而是来自道教。汶江认为,印度古代的迦摩缕波不仅很早就和中国有直接而频繁的交往,而且也是密宗的滥觞之地。他用以印证自己观点的材料主要有以下几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