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宗派 >> 中国天台宗 >>

浅谈天台宗的性格与价值

分享到:
   天台宗乃是东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以来,经过五百多年的辩证与理解,并逐渐“组织化”与“本土化”后,第一个成立的宗派。也是汉传佛教存在最久,而且影响最深远的汉传佛教宗派,到目前为止,仍有专人专处在弘扬且传承不辍,其教理与修持之契理与契机,由此可见一斑。

   所谓佛教的组织化与本土化,乃是指:透过中国祖师的思维、理解与修证所得(此是“契理”,最为重要),对传来的各类佛法,进行整体的扒梳、组织与总持、判摄(主要是“教判”的建立),从而形成一种适合中国人所了解并修持的,整体佛法思想体系(此为“契机”)而言。此一体系,虽然对于佛法的表述,与向来印度或西域等地所传的各个佛法思想系统,有不尽相同之处,但由于乃是透过宿具因缘的古大德之实修所得,因此并不影响到他的可信度与正确性。所谓“方便有多途,归元无二路”,毕竟能强固地流传到现在的各个宗派,大都是在教理思想上,或实修实证上,经过了时代的层层考验后,才能有今日的弘传。这也是因为能流传到今日的宗派,几乎都是立足在创宗者对佛法的综合性理解,及实修实证的基础上所致。尤其进者,修行的实证所得,是可以一代代重复验证的,这使得中国佛教的宗派,可以因此超越文字概念的差异,而被广泛且长久地信受著!尤其是天台宗的成立及其性格,更是具有这样的特质:教理思想上具有其“融合性”、教法内涵上具有其“实证性”、且在适应众生上具有其“适修性”。再加上本土化后的“亲和性”,这使得天台宗能以第一个中国化的佛教宗派之因缘,长期而深刻地影响著汉传佛教的各个层面。

   就历史的因缘看,佛教从西汉末年传入中国开始,一直到天台判教的成立为止,中国早期的佛弟子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不外以下三类:首先最迫切的,是在缺乏文字符号与概念基础的情况下,佛弟子要如何才能正确地理解佛法的真义?汉代所流传的佛教,正是因为文字与概念的隔阂,而被类比为中国的“方术”与“神道”;到了魏、晋以降,透过更多的翻译与解说,已使佛教逐渐脱离了“方术”与“神道”的色彩,但在解脱概念上,则仍与老、庄思想合流而形成了“格义佛教”,如此虽比前代稍有进步,但仍不免隔靴搔痒未能中的之憾。直到南北朝罗什大师出,因其善巧的解说与契机的翻译,方才真正地建构出一套完整、精确而又独立的汉传佛教语汇与概念,从而使汉传佛教得以完全摆脱“格义”的阴影,走向正确而深刻的理解之路。这是早期汉传佛教所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基本上已透过正确的翻译、解说及辨证,而得到了适当的解决。

   然而接著而来的两个问题是,透过对庞大经典的正确解读之后,我们将发现这些从不同地区、不同时代传来的佛法当中,他们彼此之间存在著许多(至少表面上看来如此)不同的概念与对立思想。我们要如何从这众多概念分歧,甚至看来相互矛盾的经、论当中,理出一个清晰而统一的思想脉络来,以便能总摄这一切传来的佛法内容,已成为“正确理解”佛法后,所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再者,实践与实证毕竟才是佛法最后的目的,因此要如何依于上来所说的统一佛法思想,去建构一个既能符合佛法本意,又能有次第地总摄一切修行内涵,而且适合中国人所理解与实践的佛法修持体系,即成了继总摄把握佛法之后,自然会产生的另一个问题。以上正是南北朝时代,汉传佛教界所要解决的两个主要时代课题,总的来说,亦即:如何无有对立地总持一切佛法(教门)?及如何圆满无缺地实践一切佛法(观门)?

   就契理的立场观之,成立于隋代初年的天台宗,长久以来之所以被教界誉为“教观双美”,正是因为他几乎圆满无缺地,解决了上来所说,当时汉传佛教的两大问题。“五时八教”的《法华》一佛乘观,统一了当时众说纷云、莫衷一是的各类判教思想,从而使佛陀一代时教的方便(权)与究竟(实)、显说与密意,相契合而总摄无遗。在此开权显实、《法华》一佛乘观的佛教最高原理之下,各类、各系佛法的分歧与矛盾已不复存在,对于佛法高低的虚妄检择,也失去其实义,因而表现出佛法的整体性、融合性与圆满性来。此外如“次第禅门”与“圆顿止观”等实修思想的提出,分别照顾到渐修与悟顿的各类修持法门,并将之统一会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