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学教育 >> 大学佛学教育 >>

中国宗教学"十五"期间学科研究展望与规划

分享到:

宗 教 学

咨询组负责人:卿希泰(四川大学宗教研究所)

 

一、“九五”期间本学科建设概况

  “六五”至“九五”二十年间,我国宗教学学科建设已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形成了老、中、青相结合的科研梯队,出版了一大批高质量的学术专著,发表了一大批优秀的学术论文,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宗教学理论体系。在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少数民族宗教等研究领域都取得了可喜成果。二十年来的进步是很大的,成绩是显著的。宗教学科研机构已成为中央和地方党政部门制定宗教政策和处理宗教问题的重要咨询单位。这表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宗教学学科在20世纪末已基本建立。

  “九五”期间是我国宗教学学科建设承前启后、奠定21世纪宗教学研究方向的关键阶段,在此期间,本学科的研究状况总结起来有如下四个主要方面:

  1.对各大宗教的历史、经典、教理等方面的研究均取得了重要成果;在宗教现实问题调查研究方面亦取得了不少成果;“八五”转“九五”及“九五”的重大课题也大多结题。

  2.各大宗教都不同程度的加强了与港澳台及国外的学术交流和相互的实地考察,这对我国的宗教学研究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我国的宗教和宗教学研究均有着深远的影响和意义;对我国宗教学研究人才的培养和学科领域的开拓,也有着重要的贡献和积极的影响。

  3.宗教学研究为党政部门的政策决策提供咨询,为解决现实的宗教问题提供专业支持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4.“八五”规划中曾指出“高教系统广大从事人文学科的教师,是一支学科齐全、人数众多、地域广阔,有科研能力的重要科研力量,但多半是自发的、分散的,经费不足”,这一状况,“九五”以来有了很大改进。“九五”期间全国许多高校纷纷增设宗教学研究的系、所,宗教学的硕士点继续增多,博士点亦有所增加。特别是教育部建立了宗教学学科国家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如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理论研究所、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等,为21世纪我国宗教学研究腾飞创造了良好软环境。但如何围绕这些国家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组织、团结高教系统的同行师生齐心协力完成国家的重大课题,还有待于今后创造性地发挥高校人才辈出的优势。

 

二、“十五”期间本学科研究展望和规划

  “十五”规划是新世纪我国宗教学学科建设的重要指南,应在前二十年宗教学研究的基础上继往开来,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推动和繁荣具有中国特色的宗教学学科建设而努力奋斗。

  1.“九五”转“十五”的重大在研项目,多属宗教学学科基本建设的重要内容,应在“十五”期间继续立项;

  2.一些在“九五”期间已立项而未落实、对学科建设和现实均有重要意义的课题,在“十五”期间应继续立项研究;

  3.属于宗教学研究的薄弱环节或学术空白的某些课题,在“十五”规划中应予加强或填补;

  4.本学科领域中有些亟待加深和拓展的研究课题,在“十五”期间应予立项深入研究;

  5.当代社会中的现实宗教问题,特别是港澳台宗教问题,在“十五”规划中应放在重要地位,加强研究;

  6.为配合国家西部大开发这一战略布署,对我国西部地区的民族宗教问题及民间信仰亦应加强研究。

(一)宗教学理论问题研究

  “九五”期间,我国宗教学基本理论的研究有了突破性进展,基本上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宗教学理论体系。在理论体系和理论观点上都有了重要的和创造性的突破,在宗教的基本属性和宗教功能、宗教和伦理、宗教和社会主义等方面的研究显得尤其突出。由于国外没有高度概括和综合的宗教学理论方面的研究,一般都是通过宗教哲学、宗教社会学、宗教伦理学、宗教政治学、宗教文化学等分支学科来体现的,而我国在这些分支学科方面的研究却远远落后于西方,大部分还没有起步。根据这一情况,在“十五”期间,建议着重以下几方面的分支学科的起步性研究。?

  1.宗教伦理学。该课题在“八五”期间立项以来,还未见成果,现应继续立项。该项研究还可从基督教伦理、伊斯兰教伦理、佛教伦理、道教伦理等方面立项。

  2.邓小平理论与当代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研究。该课题可围绕邓小平理论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宗教问题的关系,着重就邓小平理论中的宗教思想进行系统探索和研究,阐明邓小平理论对当代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发展的独特贡献,为进一步处理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宗教现实问题提供理论指导。

  3.当代西方宗教理论研究。当代西方不论在神学或宗教学领域都发生了很多变化,马丁·布伯(Martin Buber)、尼布尔(Niebor)、汉思·昆(Hans Kong)等人的神学思想,默塞·伊利亚德(Mircea Eliade)、鲁道夫·奥托(Rudolph Otto)、威尔福雷德·史密斯(Wilfred Cantwell Smith)、瓦特·卡普斯(Walter Capps)、约拿森·史密斯(Jonathan Z.Smith)等人在宗教学领域的贡献在西方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应立项进行研究。

  4.比较宗教学。这是一门新兴的学科,英国人Eric.J.Sharp有《比较宗教学》一书,系统的中国比较宗教学尚待建立。“九五”期间有《中西宗教哲学比较研究》、《中西政教关系史比较研究》等著作出版,但还非常不够。中国宗教学与西方有着诸多不同的特色,建议“十五”期间从“中国传统文化与宗教”的研究入手, 不仅是比较宗教学问题,也是中西文化比较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它对于如何看待当今中国宗教现象和如何正确处理宗教问题均有现实意义。该课题也可从哲学、伦理学、社会学角度 ,结合中国现实进行研究。

  5.宗教社会学。 西方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著作颇多,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以概论性为主,一类是以具体社会调查为主。概论性的宗教社会学还有待于作进一步的研究;以调查为主的宗教社会学论文在我国发表不少,但具有体系性的调查研究的专著至今未有面世,故应加强,但这方面的经费需要颇大。这两类的宗教社会学研究仍可立项。

  6.宗教政治学。这方面可分两类:一类是概论性的,一类是具体性的。这两类宗教政治学,在国内还没有系统性的研究,建议立项。

  7.宗教心理学。西方有关这方面的著作不少,已经基本形成了一定的体系。我国在“六五”间曾立项,但一直没有完成。虽然这方面研究的难度较大,要求研究人员既要有宗教学的专业知识,又要有心理学的专业知识,但确属现实需要。建议在“十五”期间继续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