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学教育 >> 教內佛学教育 >>

论当代中国僧青年之走向——宏亮(2)

分享到:

如果说任职于寺院,那么就整天从早忙到晚的整理寺务,或是修建殿宇。如此奔波数十年,是否还记得当初的发心,几时又认真思考过出家的真正意义?如果说走上讲台,或者是面向信众弘法,也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事,对自己也是很好的督促与提升,然而,欲化度他人,自身首先要具备一定的修行实践功夫,只是一味空谈理论,很难使人信服。于自身及他人的受益也不会很大。

又有一些参学各地者,进入一个较好的环境尚可,若走到一个以做佛事为主的道场,又很容易受环境影响,随波逐流。将一生的光阴虚度于经忏佛事中去。

更有一部分从事佛教的管理事业,久之名利挂心,把此做为毕生的追求目标。早已失去其出家的本怀,违背了当初的志愿。正如《六祖坛经》所说“波波度一生,到头还自懊”。这样的出家人生,又有什么意义呢!

当然,以上所举僧青年的几种走向并不是说全部是不可取的,是不正确的。关键在于心态的问题,如果有正确的人生观,从事这些工作,也同样是弘法利生所必须的途径。但若是以名利之心求之,则不仅违反工作的意义,同时也有违学佛出家之本意。这就是一个本末倒置的现象。

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首先是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这不是短时间内,或少数人的力量所能改变的。只能从自身做起。

其次,是佛教教育的问题,多谈理论而极少于修行实践的教育,缺少必要的观念引导,这直接影响僧青年的人生走向,让其在抉择时感到无所适从,无法从内心中找到一个支点。这是佛教自身教育的不健全。

再次,现今佛教管理组织的松散,各自为政,极少有人愿意宏观的从整个佛教着眼,更不能切实地解决僧众现实生活上的具体问题,无法令僧众少有所学、壮有所用、老有所养。生活于中的僧众无归属感,这也是直接原因之一。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年轻能干的僧众到处受欢迎,而一旦身体病、老时就有可能无人问津。

结语

以上种种问题,都有待于佛教有识之士深入地探究与解决。佛教迫切需要的是一大批真正发心立志从事振兴佛教事业并具有一定佛学水平与自身修行体验的佛教人才。所以,做为一个当代僧青年,如何确立自己的人生观念与价值取向,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